宋忠康
摘要:地理學科是一門領域寬廣、內容豐富、學科思維綜合能力強的課程,在教學中引入多媒體,能用動態(tài)模擬地理現(xiàn)象、化繁為簡、調動學生情緒。同時,多媒體的引入還實現(xiàn)了地理教學由一支粉筆、一塊黑板的傳統(tǒng)地理教學方式向開放的、立體的、多向的教學方式的轉變,真正實現(xiàn)了社會化的資源共享。
關鍵詞:多媒體;高中地理;作用
中圖分類號:G633.5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672-1578(2016)11-0301-02
高中地理教學包括三個必修模塊和三個選修模塊,教材重點比較多,不僅要求學生牢記知識點,還需要不斷提高自身的理性思維能力。對于高中生來說,很多知識點都很抽象難懂。網絡時代的到來為高中地理教學提供了新的教育平臺,開發(fā)了網絡教育的科研成果,本文將系統(tǒng)分析網絡時代對高中地理教學的影響,并探索網絡時代下高中地理教學的新出路,希望對地理教育有所幫助。
1.多媒體在高中地理教學中的作用
1.1能夠激發(fā)學生地理學習的興趣,提高教學效率。利用多媒體技術進入地理課堂進行教學,通過制作地理教學軟件,使講授的知識具有動態(tài)感,圖文并茂,更加容易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使學生把注意力集中到地理知識的學習上來,這對地理教學是非常有幫助的。例如,在講授到"地殼運動"時,我們把"向斜成山,背斜成谷"做成動畫,先把畫面做成水平巖層,在內力作用下,巖層慢慢發(fā)生變形彎曲,形成相應的向斜,背斜,這時顯示的圖像是"向斜成谷,背斜成山";然后,顯示背斜軸部在張力作用下容易發(fā)生張裂,遭受外力侵蝕的速度較快;相反,在向斜軸部產生局部壓力,抵抗風化侵蝕能力較強,遭受外力侵蝕和速度較慢,差異性的侵蝕繼續(xù)發(fā)展,使背斜部位成為谷地,向斜部位轉為山峰,即"向斜成山,背斜成谷"。這一動畫的模擬顯示,使學生難以理解的地形倒置現(xiàn)象變得形象直觀、印象深刻,提高了學習地理的興趣。
1.2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讀圖、用圖的能力。地理教學中,讀圖能力的培養(yǎng)是學生貫于始終的基本技能。地理教學的一大特點是要求學生把地理事物的位置落實到地圖上。教材中的一些圖形、運動過程等內容的主要設計意圖是讓學生理解知識的形成過程。但是這些內容在圖片設計中是靜止的,學生不容易理解和掌握。因此要充分利用多媒體的優(yōu)勢,把圖片情境由靜態(tài)變動態(tài),把知識形成的全過程呈現(xiàn)在學生的眼前。例如,在講授到"洋流"的課程中,借助多媒體手段把海水的這種大規(guī)模周期性的運動真實狀況展示出來,海水在地球表面不斷流動,流動方向和變化規(guī)律,用動畫的形式表現(xiàn)出來,同學們一看就明白和理解了,并且記憶時間長,在圖上就能標出來,再遇見地圖就能夠活學活用,把知識與地圖結合,把靜態(tài)變?yōu)閯討B(tài)表示出來,大大提高了學生讀圖和用圖的能力。
1.3有利于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地理學科中許多地理過程無法直接觀察,用傳統(tǒng)的教學方法講述,學生很難理解。在教學過程中,利用多媒體輔助可以打破時間、空間限制,通過時空、大小虛實等的變換手段,明晰地把眾多地理現(xiàn)象、事物及其變化的過程和規(guī)律再現(xiàn)于課堂上,不僅可以化靜為動、化繁為簡、化抽象為具體,而且可以更好地突出重點、突破難點,使學生主動學習,為學生素質的全面提高和個性的健康發(fā)展創(chuàng)造必要的空間和時間。例如,在講授到"地球的運動-公轉和自轉"時,如果教師平鋪直敘地講解,學生就根本想象不到地球是怎么運動的,而通過多媒體教學,教師不僅可以很直觀形象地將地球的運動展現(xiàn)給學生,而且可以在展現(xiàn)的過程中向學生提出疑問:"為什么地球的自轉產生了晝夜交替現(xiàn)象,而地球的公轉卻產生了四季的變化""如果地球只有自轉而沒有公轉,那么地球上會出現(xiàn)什么樣的情況""反之,如果地球只有公轉而沒有自轉,那么地球上又會出現(xiàn)什么情況呢"通過設問條件的變化,把看似無疑的結論問題化,從而激發(fā)學生思考和參與課堂活動的欲望,使學生能夠更加深刻地理解地球的運動。
1.4優(yōu)化教學方法,引導學生自主學習。多媒體提供的信息非常多,也很復雜,教師在利用多媒體備課的時候,要刪繁就簡,選擇合適的信息資源。而且,教師要優(yōu)化教學方法,在課堂上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另一方面,網絡技術是一把雙刃劍,學生可以利用網絡探索知識,但是也會養(yǎng)成一遇到問題就搜答案的不良習慣,因此老師要輔導學生合理運用網絡,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自我探索的精神。
2.高中地理多媒體教學應注意的問題
多媒體在高中地理教學中顯現(xiàn)出的強大功能備受廣大師生的青睞。然而,我們在看到多媒體教學的優(yōu)點的同時,應該清楚地認識到多媒體在高中地理教學中仍然居于輔助地位,而不是主導地位。因此,在多媒體教學沖擊傳統(tǒng)教學的浪潮中,我們不應該忽略多媒體在高中地理教學運用中的問題。
2.1多媒體教學要與傳統(tǒng)的地理教學有機結合。應用多媒體教學是現(xiàn)代化中學教育的必然趨勢,但其終究只是一種先進的輔助教學媒體和手段,人才是教育媒體的駕馭者。教育畢竟是一個將自然人培養(yǎng)為社會人的過程,而傳統(tǒng)教學中的人與人、面對面的心靈交流是程序化多媒體教學無法取代的,因此多媒體只是輔助教學,在實踐中將傳統(tǒng)教學中優(yōu)良的教學方法和現(xiàn)代化的教學手段有機地結合起來,會使課堂教學更加完美。只有正確認識到這一點,我們才能充分發(fā)揮教師的主觀能動性,借助現(xiàn)代教育媒體的作用,在為高中地理教學注入生機活力的同時,使高中地理教學沿著更健康的軌道走向現(xiàn)代化。
2.2多媒體教學要與地理教學的目標和要求緊密結合。多媒體教學課件是為進行教學活動而設計開發(fā)的計算機軟件,是教學內容和教學策略以計算機作為教學媒體的體現(xiàn),其特點是在教學上通過采用這種更為靈活、更易接受的方調動學和教的積極性,在不加重教師和學生負擔下,高質量完成教學工作。因此,教師制作多媒體課件時不能過分追求視覺的圖像、聲音和色彩,否則學生易將注意力集中于屏幕,學習興趣難持久。多彩的畫面和逼真的三維動畫等雖然能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但容易使學生忽視教師在課堂上的言行、舉止等形態(tài),分散學生的注意力。因此多媒體課件的制作應源于課本又高于課本,緊扣高中地理教學目標和要求,突出教學重點、難點,擴充課本之外并且對學生有用的知識。
3.結語
綜上所述,高中地理是高中教育的重要課程之一,學生普遍認為地理課程的知識點抽象難懂,將多媒體技術應用到高中地理教育中,有效提高了學生對知識點的理解與掌握能力,有效活躍了課堂氣氛,使地理教學達到立體化與生動化,加強了師生之間的交流,擴大了學生的知識面,提高了教師的專業(yè)水平。開展多媒體時代下高中地理教學的新出路,教師需要發(fā)揮多媒體技術的優(yōu)勢,充分利用教學資源;優(yōu)化教學方法,引導學生自主學習;不過分依賴網絡技術,這樣才能不斷完善教學模式,提高地理教育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