冶廷文
中圖分類號:G623.2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672-1578(2016)11-0135-01
“先學”,即在上新課之前,教師根據教學內容提出教學目標,提出學生自學的內容和要求,進行一定的學前指導,然后讓學生根據教師的任務進行相關內容的學習。學生自學的方法和形式多樣,如預習課文、學習生字、查閱字典、瀏覽書籍資料、網絡學習等,記錄預習中遇到的知識難點,在后面的課堂中進行有針對性的突破。"后教",即在上新課的預習檢測環(huán)節(jié)中,教師針對學生學習中暴露的問題與檢測題中反映出的普遍性錯誤,進行集中的學習強化和補充。需要指出的是,"后教"并不是毫無目標地進行教學,而是學生在自學后,教師發(fā)動學生進行質疑、討論與分析交流,將學生自學環(huán)節(jié)的問題進行展示,開展合作學習,讓學會的學生教不會的學生,實現"兵教兵"的目的。
1."先學后教"模式對教師的要求
教學觀念的轉變是教學方式提高的前提,教師是教學模式改變的關鍵,教師自身的提高則是重點。教師要指導、放手讓學生進行自主學習,在學生主動、自主學習的過程中,也要讓學生充分認識到自主學習的意義和重要性;教師要當學生的"拐杖",絕不能"撒手不管",讓學生放任自流地去發(fā)揮。因為小學生的自律性和自我管制能力相對比較差。這樣,既無目標又揮霍時間的教學行為會毫無教學成效的;教師要深刻學習課程內容,對每一個課程都應該進行深入的研究。在教學中,與學生、同事在合作中,共同發(fā)現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這樣一方面,可以有效解決小學語文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另一方面,在問題尋找和解決的過程中,能夠實現教學和研究的相互促進;教師要成為反思者。通過反思,能夠深化對自我、學生和教育的認識與理解。這樣對自己的思想觀念、教學實踐等方面進行深刻思考和批判反思,還可以不斷提高自身素質。
2.利用小組討論學習,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交流習慣
學生在充分掌握自學方法之后,仍會有許多疑難問題存在。教學者可以讓學生相互討論,進行合作交流學習,讓學生之間的學習實現優(yōu)勢互補,提高學習效率。教師要給出學生充足的討論時間,筆者將學生分成多個討論小組,讓他們根據各自的問題選擇同學進行合作,筆者再根據每個小組的問題分配學習任務,讓小組合作討論、分析、解決問題。在問題的討論過程中,學生一方面可以各取所需,取長補短,在輕松的合作學習中了解課文的思想;另一方面,課堂中的"生生合作""師生合作"等多種合作形式讓學生的個性得到發(fā)展,讓課堂呈現多元化。小學討論學習模式的開展,讓教學可以更全面的面向學生,讓學生的主體作用得到更大發(fā)揮。學生對學習的主動性與積極性得到大大提高,其教學容量也會擴大。開展小組討論學習,教師要培養(yǎng)學生成員之間的合作意識,讓學生之間的協作與交流順利進行,在合作交流中實現學習的自主探索獲得知識,讓學生在交流合作中體驗到相互幫助的快樂。小組學習的過程中,學生才是主體,教師作為活動主導,各方面利用自己的長處進行合作。教師在與小組合作交流的過程中,要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人文素養(yǎng),教導學生對于同學的發(fā)言要認真對待,對于與自己想法不同的意見要認真思考,善于吸收其中對自己有用的部分,以彌補和修正自己缺陷。在發(fā)表自己意見之時,要以理服人,讓交流的內容得以擴展,深化對問題的理解。
3.語文"先學后教當堂訓練"案例示范及評價
課例點擊:"桂林山水"第一課時
(1)聯系一些桂林山水的內容,寫板書課題
(2)確定學習目標
a.學生自己閱讀課文,對于那些不認識的字要查字典,會讀會寫課后成語及字詞,圈出重點的詞語,理解這些詞語的意思。
b.用簡潔的語言概括課文主要內容。
(3)教師指導自學
a.老師仔細通讀課文,對于那些帶拼音的字詞要多讀幾遍,然后要求學生開始讀課文,聲音要響亮,對于一些不認識的字詞要舉手問。
b.用你喜歡的方式讀課文,說一說你感受到了桂林山水哪些與眾不同的特點?看誰說得簡明扼要。
(4)比讀字詞,看誰讀得準(第一次先學后教)教師要求學生讀字詞,然后對不認識的字詞進行自學。
a.學生自己學習。
b.教師指名叫學生讀生字詞,要先找差生后找優(yōu)生,這樣能夠保證學習效果。
c.對于讀錯的音要進行糾正。
(5)學生自己書寫字詞(第二次先學后教)
a.學生互相交流認識生字的學習方式。
b.可以找學生去黑板上默寫,其他同學自己寫。
c.同桌互批互改,指名上臺糾正錯誤。
d.個別難寫的字詞老師進行書寫。
(6)比賽讀課文教師要求學生讀課文,然后組織讀課文比賽,看誰讀得準確響亮。
我們作為小學語文教學人員,應該積極探索打造小學語文高效課堂的有效方法,為學生養(yǎng)成良好學習習慣,達到教學最終目的而做出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