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 辰
(吉林省吉林省吉林職工醫(yī)科大學 吉林吉林 132011)
慕課教學模式在提高臨床護理教學質量中的作用
秦 辰
(吉林省吉林省吉林職工醫(yī)科大學 吉林吉林 132011)
目的:對慕課教學模式進行分析,探究其在提高臨床護理教學質量中的主要作用。方法:選取2015年在吉林省吉林衛(wèi)生學校實習的護生100為研究對象,將其隨機分為兩組,一組為觀察組,另一組為對照組,每組各50名護生。讓他們統(tǒng)一學習中醫(yī)理論基礎知識,在教學方式上,對照組采用傳統(tǒng)課堂模式來開展教學,而觀察組則采用慕課教學模式來開展教學,最后讓護生撰寫反思。在8周后,將兩組的學習成績進行對比。結果:兩組護生的學習成績都有所提升,并且觀察組要優(yōu)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1)。在教學評價量表的認知、精神運動領域能力的提升方面,與對照組相比,觀察組選擇“同意”項的人數要更多,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1)。結論:在臨床護理教學中,采用慕課教學模式能夠提高學生的理論成績,提高學生的多種能力。應該將該教學模式大力推廣于臨床護理教學中。
慕課教學模式最新涌現的一種在線課程開發(fā)模式,所謂“慕課”就是MOOC的音譯詞,M代表Massive(大規(guī)模),第二個字母“ O”代表 Open,也就是開放的意思,第三個字母“O”代表Online(在線),C代表Course(課程)[1]。由此可知,慕課就是大規(guī)模的開放性的在線學習課程,與傳統(tǒng)的課程不同,慕課的學生人數較多,有時甚至幾十萬人。而且慕課的學習是開放性的,只要你感興趣,就可以不分種族與國籍,只需要在網上注冊一個賬號就可以參與進去[2]。本文通過對慕課教學模式在提高臨床護理教學質量中的作用進行研究,現報告如下。
選取2015年在吉林省吉林衛(wèi)生學校實習的護生100為研究對象,將其隨機分為兩組,一組為觀察組,另一組為對照組,每組各50名護生。在觀察組中,男護生2名,女護生48名,年齡在18~23歲,平均(21.4±0.7)歲;在對照組中,男護生4名,女護生46名,年齡在18~22歲,平均(21.1±1.3)歲。在培訓實施之前,在中醫(yī)理論培訓考核的成績對比上,兩組學生的成績較為接近。兩組護生在年齡、中醫(yī)基礎方面的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具有可比性。
①實驗前準備
(1)以教學大綱為基礎,再充分結合臨床案例作為教學內容,制定脈管病科8周的??普n程計劃。(2)教師準備。教師要對教學內容有著充分的了解,包括教學方法、背景知識等,能夠熟練的運用慕課教學方式。在教學方法的運用上,對照組采用傳統(tǒng)教學模式進行教學,而觀察組則采用慕課教學模式,分章節(jié)制作大概8分鐘左右的8個小視頻,教師在制作視頻時,要充分運用多媒體技術,將趣味性與知識性融為一體,主要形式有以下幾種:(1)理論知識、(2)真實案例、(3)實際操作演示等。并且在中間會插入一些小問題,只有當學生回答了所有的問題之后,才能夠去觀看下一個課程視頻的播放。
②實施干預方法
(1)觀察組
教師采用慕課的教學模式,主要分四個部分,第一,讓學生查看學習指南,下載相關的視頻,讓學生在完成課后作業(yè)時,對于不懂的部分,可以通過網上搜索,或者是通過qq在線討論,隨著問題的不斷解決,再加上新問題的不斷產生,讓學生將不能夠解決的問題進行記錄。第二,讓學生參加分組討論,讓學生圍繞疑難問題進行討論,發(fā)表自己的見解,最終得出解決方案。第三,參加統(tǒng)一考試,來檢測學習的有效性,了解學生對知識的掌握情況。第四,填寫學習檢閱表,通過后期的反思與總結,為教師不斷的完善課件打下基礎。
(2)對照組
教師采用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讓學生進行課前的預習,然后教師再對知識進行講解,最后布置作業(yè)。主要涵蓋基礎知識,功能鍛煉以及并發(fā)癥護理等內容。在完成作業(yè)之后,在第二次上課時來進行解疑答惑,最后通過統(tǒng)一考試,來檢驗學習的有效性。兩組學習的時間均為8周,每周兩個課時。
③統(tǒng)計學處理
采用SPSS 22.0統(tǒng)計軟件,用均數和標準差(x±s)表示計量數據,通過t進行檢驗,用卡方對計數數據進行予以檢驗,P<0.05表示存在差異,有統(tǒng)計意義。
該量表由護生進行填寫,每人一份,主要反映學生對自身收獲的評價,結果顯示,通過教學顯示,觀察組無人選擇“不同意”項,其中在認知領域,觀察組的比例為82%,對照組為58%。在情感領域,觀察組為90%,對照組為62%,在精神運動領域,觀察組為78%,對照組為52%。在以上幾個領域之中,觀察組選擇“同意”項的人數要更多,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對照組 29(58.00) 6(12.00) 14(28.00) 1(2.00) 31(62.00) 11(22.00) 5(10.00) 3(6.00) 26(52.00) 10(20.00) 13(26.00) 1(2.00)觀察組 41(82.00) 7(14.00) 2(4.00) 0 45(90.00) 1(2.00) 4(8.00) 0 39(78.00) 8(18.00) 2(4.00) 0 u 6.847 10.735 7.430 P <0.01 <0.01 <0.01
結果顯示,與對照組相比,觀察組的學生在理論考試的平均成績要更高,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1)
護理學科是一門實踐性較強學科,它需要學生具有扎實的理論基礎,還需要學生具有一定的實踐體驗。在教學過程中,采用慕課教學模式更強調學生的主動參與,通過制作微視頻課件,供學生下載學習,并且組織學生進行交流,對學生的疑惑進行解答,這樣就加強了極大的提高了護理教學的效率[3]。通過研究,與傳統(tǒng)教學模式相比,慕課教學方式不但可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還可以提高學生的各方面能力,對學生今后的學習有著重要的影響。故此,在今后的臨床護理教學中,可以大力推廣慕課教學模式。
[1]周紅蔚,馮靜,龔文靜,樂文蔚.慕課教學模式在提高臨床護理教學質量中的作用[J].解放軍護理雜志,2015,11:67-71.
[2]王曼琪.“慕課”教學模式評析及實施建議[D].內蒙古師范大學,2015.
[3]趙勇,焦銳,常佳婧,李春蓮,趙興梅,賀燕平,楊引弟.引入“慕課”教學理念改革中醫(yī)護理實訓教學[J].中國中醫(yī)藥現代遠程教育,2016,05:115-116.
*本文系中國關心下一代十三五國家教科研規(guī)劃重點課題““慕課”在護理教學中的應用研究”【ZGKYX014】研究成果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