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東文
【摘要】高中物理難度加大,很多學生都認為物理難學難懂,在學習過程中不但物理學習難度大,還會引起學生思想負擔加重,本文針對如何有效的減輕學生學習物理的負擔進行探討。
【關鍵詞】高中物理 教學 減輕 負擔
【中圖分類號】G633.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6)10-0134-02
一、注重能力培養(yǎng)
我國傳統(tǒng)的教學制度是以分定位的,平時不管你學的怎么樣,一次考試就讓孩子定在了一個特定的位置,這無形中加大了學生的精神壓力,這種無休止的精神壓力給本來應該很有朝氣的孩子壓迫得死氣沉沉,不但使孩子們的興趣偏離了軌道,還產生了一些“高分低能”的怪現(xiàn)象。新課標的推行在一定程度上改革了原來的教學模式,使以教為主的教學方式轉換了以學生的學習為主的教學方式,能力的培養(yǎng)也成為現(xiàn)代高中物理教學的主思路。首先,提高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因為物理課中有很多抽象的概念,可以先要求學生在自主學習之后,對概念有一定印象之后,利用每節(jié)課的前十分鐘時間進行開卷考試,這是一種促進學生自主學習的方式,也可以考察學生是否提前進行自學,為下一步的學習打下基礎,這種開卷要求與學生的正式考試并行。開鄭考試的模式可以查閱資料、相互研討、師生共同講評,同時需要面向全班學生,所有學生積極主動探究,每個人都能積極開動思維,為下一步學習打下基礎。而對于培養(yǎng)能力,和基本概念的問題需要進行筆試,但是不能讓學生一下子就接觸特別難的物理題,題目的設置要有一定的梯度。推動學生在開鄭和閉卷中達到共同進步的目標。
二、以實驗教學為重點輔助
物理學有別于其他課程的不同之處在于,它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學科,養(yǎng)成仔細觀察的好習慣和掌握正確的實驗技巧是學好物理的基礎。注重學生在進行物理實驗過程中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因為物理教學中,實驗是最基礎的教學手段,通過實驗完成教學目的。同時在實驗教學過程中要以小組為單位,按照以優(yōu)帶差的原則將學生進行分組,讓每個學生都有被重視的感覺,都能夠積極參與到實驗中來,從而能夠有效的提高物理教學質量。
三、多做課后訓練
學生在課堂上將知識弄懂了,對需要學習的內容也學會了,同時通過有效的、有即定目標的實驗得到了相應的訓練,這時學生需要的是加一點點和課后作業(yè)來鞏固課堂上的知識,所以課后作業(yè)不需要多留,但是也不能不留。這時可以將作業(yè)分為幾個不等的層次,學生可以根據(jù)自已的學習程度來進行選擇。如有的學生需要加強鞏固基礎知識的學習,針對這部分學生多留一些課后題來鞏固所學知識的知識點;還有一部分學生因為已經(jīng)將基礎知識掌握了,就不需要再進行重復,可以對這部分學生進行一下拓展,老師從課外挑選一些比課后練習稍難一點的習題進行練習,這樣還可以增加學生靈活運用知識的能力;還有一部分學生可能這些做法都無法滿足他們的學習,這樣就可以引導這部分學生尋找一些他們有興趣的習題進行練習,這樣不但開闊了學生的眼界,也達到了學生學習的目的。
四、多開展以物理內容為主題的活動
物理有很多抽象的概念和理論,使很多學生在學習的時候都會覺得頭痛,其中物理中出現(xiàn)的討論題、證明題和設計題更讓學生們退避三舍。如果我們不能找對教學的正確的方法,會使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出現(xiàn)消級的情緒,學生不會積極的尋求物理的規(guī)律,而是被動地窮應付。高中課程多,課業(yè)壓力大,很多時候都使學生有應付不過來的感覺。新課標推行后,我們高中的教學也改變了原來的節(jié)節(jié)灌,堂堂壓的高壓式教學模式。尤其是物理課堂,我們開展多種實踐活動,讓學生學得生動活潑,有趣有味,知識掌握得更加扎實,從要我學轉變成我要學。例如講完彈簧測力計的使用原理后,號召學生開展試制小桿秤活動,雖然學生們制作的測力計千奇百怪,但是確實是自己親手制作,不但使學生在動手過程中增加了對力矩原理的認識,更加強了學生的參與能力,使學生對學習物理知識的興趣也加強了。一般在進行物理知識教學中,我們都是第一課堂打基礎,第二課堂搞活動,使第一課堂和第二課堂能夠有機的結合起來,增加了學生的實踐能力。例如定期舉辦一些有關物理的知識競賽,內容可以是基礎知識,更可以是規(guī)律猜迷,也可以利用基礎知識向外延伸進行一些根據(jù)物理學原理進行的制作比賽,使學生能夠在這些比賽中成功激情趣,減輕學生心理負但。
五、優(yōu)化課堂結構,提高效益
課堂教學是學生接受知識的主戰(zhàn)場,根據(jù)親朋課標的指導,我們將課堂改為以學生為主導以教師輔導為主的模式,思為主攻,練為主線,把學生完全推向教學,讓學生能夠在學習中真正的意識到自己才是學習的主人,在教師的指導下讓學生在知識、方法、能力方面并駕齊驅。同時教師備課時也需要以學生的領會、理解、記憶為核心指導,以提高學生的物理能力為主線進行教學的主導。在課堂上爭取把知識落到實處,多給學生方法,多指點學法,從能力上、素質上、根本上解決問題,提高效益,從而減輕學生課業(yè)負擔。
六、結論
提高課堂教學質量和減輕學生學習負擔一直是物理教師研究的課題。新課標教學實施后,促進了基礎教育改革的推進和教學方式的轉變,也進一步解放了學生學習物理的負擔。
參考文獻
[1]楊佐民.嘗試在物理教學中減輕學生負擔;新作文‘教育教學研究;2008年20期.
[2] 宋一瑛;物理教學對學生心理素質和要求[J];中學物理(初中版),1998年07期.
[3] 唐克明.淺談高中物理教學中如何實施創(chuàng)新教育[A].湖北省物理學會、武漢物理學會成立70周年慶典暨2002年學術年會論文集[C];2002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