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初中英語寫作教學是英語教學的重點,也是難點。它是考察學生運用所學詞匯、語法、句型等,合理組織語言進行寫作的一種綜合能力,既要注重遣詞造句,又要注意語篇結構,與聽、說、讀是密不可分,是對英語語言知識的積極運用。本文從日常英語寫作教學實際出發(fā),通過分析英語寫作教學中存在的問題,提出相應的研究策略,以期提高英語寫作教學的有效性。
關鍵詞:初中英語;寫作教學;有效性
中圖分類號:G633.41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1-864X(2016)10-0 146 -01
英語寫作是考察學生綜合運用英語知識的能力,它要求學生根據(jù)題目要求,用自己的語言組織成一篇詞匯正確、句子連貫、內(nèi)容充實的作文。對初中生來說有一定的難度,主要表現(xiàn)在詞匯、語法、篇章修辭等方面。
一、初中英語寫作現(xiàn)狀及原因
(一)詞匯和語法錯誤。
詞匯是英語寫作的基本要素之一,語法是進行正確表達的必要條件。沒有詞匯,學生就無法表達想法;如果掌握不好語法,也就無法合理運用詞匯,無法得心應手地寫作。由于初中生普遍存在著詞匯量不足、詞匯用法掌握不好的情況,導致書面表達中出現(xiàn)拼寫錯誤、搭配錯誤、單復數(shù)錯誤和經(jīng)常用漢語的思維去表達英語句子,出現(xiàn)中式英語等,無法準確地表達自己的思想。從學生的作文情況來看,語法錯誤主要表現(xiàn)在句子結構混亂,“主系表”、“主謂賓”等常用結構出錯,對于稍微復雜一些的從句,往往不知所云。
(二)文章缺乏邏輯。
大部分學生在寫作時缺乏語篇意識,文章缺乏邏輯性。他們只是把一些句子機械的堆砌在一起,句型單調、單句多、句意不合邏輯、句與句之間缺少一些必要的銜接和過渡;缺少主題句、在段落未能體現(xiàn)前后呼應;在整篇文章中,不能圍繞一個中心去展開;更為突出的是部分學生的文章句意不明,內(nèi)容貧乏,結構松散,條理不清,缺乏思想性,最后只能是不倫不類。所以,好的文章,不僅要表達準確,還要邏輯嚴密、條理清晰[1]。
上述問題出現(xiàn)的原因主要有三點:1.老師在篇章教學時沒有從大局出發(fā),只注重知識點的羅列和講解,割裂了整體與部分的關系,導致學生缺乏整體意識、層次意識和基本的邏輯思維能力,在寫作時思維混亂,篇章結構差,缺少整體性和前后呼應。2.老師的課本教學,采取逐詞逐句翻譯的方法,只注重對大意的理解,雖然學生課后也背誦了一些相關的段落和句子,但在寫作時往往還是詞不達意、語病百出。3、老師在課堂教學中缺乏情景創(chuàng)設,只是按部就班地完成教材中的各個教學環(huán)節(jié),教學行為之間缺乏綜合性和聯(lián)系性,以提高寫作水平為目標而孤立地進行寫作教學,導致學生的作文缺乏語感、缺少英語思維,作文中更多出現(xiàn)的是中式英語的表達。
二、提高英語寫作教學的有效性途徑
(一)加強英語基礎訓練。
首先需要詞匯量的大量積累,并加強詞句的學習訓練。詞匯是寫作的最基本要素,學生只有在掌握充足詞匯量的基礎上,才能恰當選擇適合文章主旨和題型的詞匯去寫作。如果詞匯量偏少,寫作時可以用到的詞匯就有限,寫作水平就難以提高。老師在日常的教學中,可以幫助學生把詞匯根據(jù)某一主題進行分類,通過上下文理解詞匯,探究詞匯的習慣用法和搭配,掌握多種表達方法,為英語寫作奠定基礎。
其次,要求學生掌握好五種基本句型,如主謂賓、主系表等。英語中的所有句子基本上都是這五種句型的擴展和延伸,所以老師要在日常的教學中反復強調這五種句型的用法和需要注意的問題,讓學生多背誦經(jīng)典例句、多加練習。如果連這些基本句型都掌握不好,學生就會按照漢語語序自行組織句子,造成中式英語的出現(xiàn),直接影響了作文質量。
再次,加強聽力和閱讀訓練,培養(yǎng)語感。只有大量的聽、說、讀的日常訓練,才能自然而然的在書面上表達自己的想法和意見。聽力訓練的內(nèi)容可以是介紹風土人情、生活習慣及背景人物等;在口頭表達或訓練時,語速要由慢到快,循序漸進,發(fā)音要標準、有節(jié)奏感;同時擴大閱讀量,豐富學生的語言知識,加強學生理解和吸收書面信息的能力,擴大和鞏固學生的詞匯量。只有長期堅持下去,聽、說、讀能力有了增強,語感才能得到培養(yǎng),書面表達能力自然也就提高了。
(二)開展多種形式寫作實踐。
寫作能力的提升是一個循序漸進、慢慢積累的過程,需要老師長期指導及學生長期循序漸進的練習。初中英語寫作一般要求在80個詞左右,也就是八到九個句子。通過開展多種形式的寫作實踐,讓學生熟悉寫作要求、領悟寫作要領,提高學生寫作能力。具體主要包括通過聽寫作文,培養(yǎng)學生的語感以及書寫的準確性;通過查找錯誤,讓學生掌握有關的語法知識、短語及表達方法;通過排列句子的訓練,培養(yǎng)學生的英語語言組織能力;通過看圖說話、寫話,訓練學生的想象力;通過仿寫,訓練學生熟練運用所學語言材料的能力,提高學生對句型和段落靈活運用的能力;通過改編對話或短文,培養(yǎng)學生的寫作創(chuàng)造能力;通過訓練學生用自已的語言和恰當?shù)谋磉_方式復述課文,提高學生對同義詞的掌握和運用不同表達方式的能力;及時掌握學生的學習狀態(tài),不斷對他們的情況進行有效評估,因勢利導,充分調動他們的寫作積極性[2]。
(三)加強寫作技巧訓練。
開展寫作實踐的同時,老師還要教會學生一定的寫作技巧,比如如何切題、如何抓住要點等,力保做到不遺漏有用信息,不增加與主題無關的內(nèi)容。合適選用時態(tài)特點,如介紹性文體、書信體的表達常常以一般現(xiàn)在時為主,穿插對過去的回憶和對未來的展望;記敘文、日記等常以一般過去時為主,因為他們常常記述的是過去發(fā)生的事情;通知、便條等常以祈使句為主,用將來時態(tài)交代要做的事情等。另外,還要注意選用適當?shù)谋磉_方式,如在寫信時,就要考慮寫信的目的是什么,表達是否符合英語習慣,是否符合寫信人的身份等;寫作之前要打草稿,確定大體思路,并規(guī)范寫作。
初中英語寫作能力的提高,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必須需要老師和學生的共同努力,由淺入深、循序漸進的推進。因此。在教與學的關系上,老師要以學生為主,同時發(fā)揮老師的主導作用,精心設計寫作教學課程,開展多種形式寫作訓練,給予學生正確的引導和幫助,讓學生拓展視野,增強寫作能力,提高綜合運用英語的能力。
參考文獻:
[1]曹秋釵.初中英語寫作能力的現(xiàn)狀分析及教學對策[J].當代教育論壇(教學研究),2011(01).
[2]齊亞丹.論中學生英語寫作能力的加強和培養(yǎng)[J].中學生英語(高中版),2013(25).
作者簡介:王淑翠(1964—),女,漢族,寧夏回族自治區(qū)西吉縣回民中學英語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