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麗麗 葉家薇
?
臨床實習護生核心能力的調查分析
孫麗麗 葉家薇
目的:明確臨床護生的教學目標。方法:2015年1~10月整群抽取某醫(yī)院臨床實習護生85人,通過中國注冊護士核心能力量表,評估其核心能力情況。結果:根據(jù)條目均分比較,實習護生的核心能力各維度評分由高至低,分別為法律/倫理實踐(3.48±0.41)分、人際關系(3.38±0.51)分、教育/咨詢(3.28±0.32)分、領導能力(3.28±0.47)分、專業(yè)發(fā)展(3.23±0.29)分、臨床護理能力(3.20±0.62)分、批判性思維/科研能力(3.05±0.45)分。結論:以“臨床護理能力”與“批判性思維/科研能力”為核心著重培養(yǎng)護生,激發(fā)護生的學習動機,有利于提高護理團隊的整體服務質量。
目標教學;實習護生;核心能力
護理是一門實用性很強的專業(yè),臨床實習是護理教育的深化和延續(xù),也是護理專業(yè)學生將理論應用于實際并在實踐中提升綜合能力、規(guī)范護理行為的關鍵時期。在現(xiàn)代教育理論的基礎上,臨床教學過程中根據(jù)護生不同的特征實施教學法,可增強護生及帶教老師的學習緊迫感與自覺性,有利于實用型人才的培養(yǎng)[1],護理核心能力的提高,關鍵在護生能力的培養(yǎng)。Wu CT等[2]也指出護生對護理有著強烈的興趣,而且她(他)們對臨床護理充滿好奇并熱衷嘗試,獲得護理專業(yè)知識和臨床實踐技能的潛力較大。因此,本次研究將通過調查剛出校門的實習護生的核心能力情況,從而明確臨床實習階段的帶教重點,使得臨床教學更具有針對性,激發(fā)護生的學習動機,從而進一步提高學習的欲望和興趣,提高護理團隊的整體服務質量。
1.1 調查對象 2015年1月~10月,采用整群抽樣方法抽取某醫(yī)院臨床實習護生85人為研究對象,男5人,女80人。年齡18~21歲,平均年齡(19±2.45)歲。學歷:中專12人,大專36人,本科及以上37人。
1.2 方法
1.2.1 數(shù)據(jù)采集方法 對納入的85人進行問卷調查;核心能力量表則運用劉明等[3]編制的中國注冊護士核心能力量表(CIRN),共7個維度58個條目,分別是批判性思維、科研能力10條目,臨床護理能力9條目,領導能力10條目,人際關系8條目,法律、倫理實踐8條目,專業(yè)發(fā)展6條目,教育、咨詢7條目,各條目采用Likert Scale 5點計分法,0分代表完全沒有能力,1分代表沒有能力,2分代表低能力,3分代表中等能力,4分代表很有能力。得分越高,說明護士具有的護士核心能力越強。該量表總體信度Cronbach′s α系數(shù)值0.89, 7個維度Cronbach′s α值為0.79~0.86,效標效度r=0.44 (P<0.05)[3]。
1.2.2 數(shù)據(jù)處理方法 將問卷調查的數(shù)據(jù)資料輸入SPSS17.0統(tǒng)計軟件做一般描述性分析。
表1 護生核心能力得分(分,±s)
注:由于量表中各層面所涵蓋的條目不一樣,因而用條目均分來比較具有實質意義[4]
3.1 分析護生的核心能力,了解臨床教學目標 “核心能力”是其它對手很難達到或者無法具備的一種能力, 具有價值性 、 獨特性、延展性、難以模仿及不可替代性、長期性等特點,表現(xiàn)在對某件事物或個體的洞察預見能力和一線執(zhí)行能力。由表1可以看出,本次研究對實習護生核心能力評價的七個維度中,條目均分由高到低分別為:法律/倫理實踐、人際關系、教育/咨詢、領導能力、專業(yè)發(fā)展、臨床護理能力、批判性思維/科研能力。此結果可以看出評判性思維和臨床護理能力均較差。一方面因為剛走出校門,長期接受“填鴨”式教學,被動接受知識,系統(tǒng)地再組織知識的能力較差。臨床護生評判性思維情感傾向較弱[5],忽視了思維能力的發(fā)展;另一方面可能由于長期習慣于按照傳統(tǒng)的教學思想與教學模式,過于強調操作的規(guī)范、嚴謹,而且對臨床護理工作缺乏經(jīng)驗。因此,以“批判性思維/科研能力”與“臨床護理能力”為實習護生培養(yǎng)目標,激發(fā)護生的學習動機,提高護理團隊的整體服務質量。
3.2 分層帶教,注重批判性思維/科研能力培養(yǎng) 進入臨床實習是護生將理論應用于實際、是護理技能不斷提高和強化護理職能的重要階段,也是確立正確職業(yè)價值觀、強化職業(yè)道德情操、融入護理崗位、是職業(yè)生涯發(fā)展和規(guī)劃的關鍵時期[6]。1名合格的護士,一定要具備臨床實踐能力和護理領域中的科學性思維[7],目前護理實踐已逐漸形成了一定的規(guī)模。然而,護理領域中的科學性思維卻未能充分表現(xiàn)出來,導致成果少、理論缺乏等局面。在本次研究中,護生的“批判性思維/科研能力”的條目均分僅有(3.05±0.45)分,表明來自校園的護生,并沒有獲得較好的思維能力培養(yǎng)。有研究顯示[8],我國護理教育比較注重理論知識和技術操作的培訓,而較忽視思維的訓練,而且評判性思維的開課率也不高。臨床護士對評判性思維的獲取僅僅來自在臨床實踐、個人經(jīng)歷和自學。護士的評判性思維能力培養(yǎng)是一項長期、系統(tǒng)的工程。有研究表明,應注重對護生評判性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從而使我國護士的整體評判性思維能力上升至一個新的高度[10]。
目前臨床實習護生可以來自各大高校,有中專、大專、本科和碩士,需要建立多層次的帶教團隊,明確護生學習需求,因材施教,不僅提高護生學習的動力而且有助于開發(fā)各層護生潛能,發(fā)揮其自主能動性。對于專科護生,應當鼓勵其繼續(xù)教育學習,廣泛閱讀,閱讀對護生的評判性思維有正性影響[9]??梢蚤_展各種活動來培養(yǎng)護生的閱讀興趣,比如撰寫讀書筆記、閱讀心得以及實習日記等,從而使得實習護生在臨床實習之余增大閱讀量,學會選擇和評判信息。對于本科護生,應當鼓勵充分運用知識,不斷學習新知識,通過組織PBL教學查房[10]、疾病查房[11]等活動,提高實習護生理論聯(lián)系實際,對臨床問題的分析、綜合、評判的能力。對于臨床護理碩士,應該鼓勵其參與管理、參與課題的設計、組織和實施,充分發(fā)揮其科研優(yōu)勢,在臨床帶教中引入以患者為導向的循證護理的教學模式[12],按照“確定問題—尋找實證—評價實證—應用證據(jù)—檢測結果”的過程帶教,從而培養(yǎng)護理碩士運用循證指導臨床實踐的能力。
3.3 提供實踐機會,提高臨床護理能力 臨床實習是實習護士走上護理崗位的實踐性學習過程,也是理論聯(lián)系實際、積累社會經(jīng)驗、走向獨立工作的第一步。本次研究結果可知,臨床護理能力的條目均分較低,由此也說明剛起步的實習護生,對護理的理解還停留在理論階層,實際的臨床護理能力尚需要不斷的實踐鍛煉。Morris TL等[14]指出帶教老師應該提高護生施展能力的意識,這樣才能真正提高護理服務質量。因此在臨床實習過程中應當積極組織護生進入社區(qū)、機構或家庭中作志愿者服務,不僅提升護生的社區(qū)護理知識,也提高溝通能力、動手能力以及應急能力,有利于改變臨床實習中被動的教學模式,通過主動學習和思考,有助于教導護生學會做人、做事,積累經(jīng)驗,從而培養(yǎng)護生的臨床思維能力以及理論聯(lián)系實際的能力[14]。另外,創(chuàng)建以學生為主角的實習帶教環(huán)境,如引入同伴輔學的教學方法[15],由受過技能訓練并在帶教老師督導下的學生,對需要幫助的同學提供支持和幫助,既能強化護生的臨床技能,又能增強團隊意識,有助于臨床實習護生成長。
綜上所述,臨床實習是護生從學校走向社會的重要轉折點,基于“目標教學”的理念,了解臨床實習護生亟需提高的核心能力,從而明確帶教重點,進一步激發(fā)護生學習的欲望與興趣,對提高護理的整體服務質量具有重要作用。
[1] 郭 茜. 目標教學法聯(lián)合階段性實習在手外科護理帶教中的應用價值評價[J].中國高等醫(yī)學教育,2015(7):117.
[2] Wu CT, Hsieh SI, Hsu LL. Self-evaluation of core competencies and related factors among baccalaureate nursing students[J].Hu Li Za Zhi.2013,60(1):48-59.
[3] 龐亞娟, 周蘭姝. 注冊護士核心能力量表的應用研究進展[J].護理研究.2015, 29(6):2064-2066.
[4] 劉雅玲, 李紅麗, 李青文.高職護理專業(yè)學生職業(yè)自我效能感和社會支持的相關性研究[J].中華護理教育,2015,12(1):21-24.
[5] 高桂秀, 孫連香, 杭寶明. 微信平臺在護生評判性思維能力培養(yǎng)中的應用[J].護理實踐與研究,2015, 12(5):122-124.
[6] 汪 澎. 臨床護理帶教改革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齊魯護理雜志,2015,21(6):118-119.
[7] 湯之明, 陳曉霞, 楊宇輝,等.基于崗位需求的護理臨床思維培養(yǎng)方法及其課程改革研究[J].中國高等醫(yī)學教育,2015, (11):58-59.
[8] 馬雙雙,田 敬,徐 辰,等. 急診科護士評判性思維現(xiàn)狀調查與分析[J].中國護理管理,2015,13(2):80-82.
[9] 羅 丹, 王海彥, 吳 萍, 等. 護生自身培養(yǎng)評判性思維能力的調查[J].昆明醫(yī)科大學學報,2015, 36(2):164-166.
[10]張建軍, 馬 雪, 佟子川,等.以問題為基礎的教學模式應用時機的研究[J].中國醫(yī)刊,2015,50(9):106-107.
[11]汪沁芳,阮亞飛,徐慧玲.新護士腦血管疾病病情觀察指引內容及培訓方案[J].齊魯護理雜志,2015,21(1):120-121.
[12]馬莉莉,高虹,姜林娣,等.UptoDate系統(tǒng)在以患者為導向的循證教學查房中的應用[J].中國高等醫(yī)學教育,2015(8):71-72.
[13]Morris TL,Hancock DR.Institute of Medicine core competencies as a foundation for nursing program evaluation[J].Nurs Educ Perspect,2013,34(1):29-33.
[14]黃海超, 高擎擎, 龐曉麗, 等. 理論實踐一體化教學模式對本科護生評判性思維能力影響的研究[J].天津護理,2015, 23(1):1-3.
[15]任明亮, 徐倫山, 周 椿, 等. 同伴互助學習在神經(jīng)系統(tǒng)查體教學中的應用[J].中國高等醫(yī)學教育,2015(12):80-81.
(本文編輯 馮曉倩)
Investigation and analysis of clinical interns' core competence
SUN Li-li (The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Zhejiang University, Hangzhou 310003) YE Jia-wei (HuzhouThe first people hospital,Huzhou 313000)
Objective:To specify the teaching objectives of clinical nursing. Methods: Selected 85 clinical nursing interns from one certain hospital from January to October in 2015 and estimated their core competence according to China Competency Inventory of Registered Nurse. Results: According to each item, made an equal comparison among each dimension of their competency inventory and then arranged them from higher score to lower score. They were law / ethic practice (3.48±0.41),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s (3.38±0.51), education / consultation (3.28±0.32), leadership (3.28±0.47),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3.23±0.29),clinical nursing ability(3.20±0.62), critical thinking / scientific ability (3.05±0.45)respectively. Conclusion: Regarding "clinical nursing ability" and "critical thinking/scientific ability" as the core point, cultivating nursing interns and stimulating their learning motivation can help to raise the overall service quality of the nursing team.
Target teaching; Clinical; Nursing students; Core competence
310003 杭州市 浙江大學醫(yī)學院附屬第一醫(yī)院肝膽胰外科(孫麗麗),湖州市第一人民醫(yī)院護理部(葉家薇)
孫麗麗:女,碩士,研究生,護士
2015-11-25)
10.3969/j.issn.1672-9676.2016.12.0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