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 瑩
?
心理干預對造血干細胞移植患者隔離期間身心狀態(tài)的影響
付 瑩
目的:探討心理護理干預對造血干細胞移植患者隔離期間身心狀態(tài)的影響。方法:將我院2014年2月~2015年2月收治的30例需要行造血干細胞移植的患者隨機等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對照組采用常規(guī)護理,觀察組在對照組的基礎上加強心理干預,比較兩組的身心狀態(tài)及護理滿意度。結果: 觀察組干預后的SAS、SDS評分低于對照組,心率、呼吸頻率慢于對照組(P<0.05),在心理呵護、健康教育、服務態(tài)度、溝通技巧、溫馨提示、護理效果等方面的護理滿意度均高于對照組(P<0.05)。結論:心理干預能夠減輕造血干細胞移植患者的不良心理狀態(tài),穩(wěn)定患者的生命體征,提高護理滿意度。
心理干預;造血干細胞移植;隔離;身心狀態(tài)
造血干細胞移植即骨髓移植,是指通過靜脈輸注造血干、祖細胞的方式,幫助患者重建造血與免疫系統(tǒng)[1]。為降低感染率,對接受移植的患者往往需要在無菌層流病房度過2周左右的隔離期。造血干細胞移植患者隔離期間在陌生、狹小的環(huán)境容易產(chǎn)生孤獨、不安、焦慮甚至恐懼的心理。因此,了解造血干細胞移植患者隔離期間的生命體征、心理狀態(tài)及影響心理狀態(tài)的相關因素,采取有效的護理干預措施,將有助于降低和緩解患者的各種不良反應,使患者能積極配合手術。心理護理是整體護理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指通過心理學的方法及時改變護理對象的不良心理狀態(tài)和行為,以保持健康,有利于治療的過程。我院2014年2月~2015年2月對15例造血干細胞移植患者隔離期間加強心理護理干預,有效改善了患者的身心狀態(tài),現(xiàn)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擇2014年2月~2015年2月需要進行造血干細胞移植患者30例,納入標準:(1)所有患者均經(jīng)骨髓穿刺以及骨髓切片檢查確診,均符合《血液病診斷及療效標準》中診斷標準[2]。(2)均為初次治療的患者。(3)均簽署知情同意書。(4)文化程度初中以上,能夠配合完成研究。(5)年齡<75歲。(6)既往均無高血壓、嚴重心血管疾病史,近1年內(nèi)無酗酒史、無重大精神創(chuàng)傷史、智力正常、無重大復雜的醫(yī)療事件。排除標準:(1)昏迷者。(2)合并其他嚴重軀體疾病。(3)明顯失語和認知功能、交流障礙。(4)用過抗精神病的藥物。(5)既往有腦器質(zhì)性疾病。(6)有藥物、毒物或酒精等依賴或濫用史。(7)合并有精神疾病及自殺傾向。將患者隨機等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觀察組中男7例,女8例;年齡23~61歲,平均(34.5±12.5)歲;自體造血干細胞移植12例,異體造血干細胞移植2例。對照組中男5例,女10例;年齡22~60歲,平均(35.2±13.5)歲;自體造血干細胞移植12例,異體造血干細胞移植3例。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對照組采用常規(guī)護理,觀察組在對照組的基礎上由責任護士加強與患者的溝通,了解患者的心理狀態(tài),強化心理干預,具體方法如下:
1.2.1 糾正不良認知 結合患者的性格特點、文化層次以及理解能力,講解造血干細胞移植的相關知識,包括移植流程、術中注意事項以及配合要點[3],介紹給患者治療醫(yī)師、麻醉醫(yī)師以及護理人員的技術水平、等級資歷以及先進的設備,增強患者的治療信心。介紹成功治療的相關病例,通過手機或ipad播放康復患者經(jīng)驗介紹和祝福的相關視頻,使患者對手術形成正確的認知和期待,能夠從容的應對手術。
1.2.2 有效的溝通 盡量多與患者溝通,采用提問、鼓勵、勸說以及安慰等多種心理學手段疏導患者的不良心理,每天保證有30 min的有效溝通時間,鼓勵患者說出內(nèi)心的想法,盡量滿足患者的合理要求。鼓勵患者的家屬、親友、同事通過探視窗、電話等加強與患者的溝通和交流,減少患者的孤獨感,使患者樹立與疾病作斗爭的信心,積極配合治療。護理人員注意觀察患者的情緒變化,除了語言溝通以外,還可利用眼神、微笑、點頭等非語言溝通方式表達自己的理解和支持,幫助患者調(diào)節(jié)不良情緒[4]。
1.2.3 放松訓練 向患者講解放松訓練的目的、意義、方法以及注意事項,取得患者的配合。放松訓練時播放舒緩的音樂,以50~60 dB,60~80拍/min與人體心率接近的旋律,循環(huán)播放,讓患者心理放松,全身肌肉處于舒適狀態(tài),引導患者從雙手放松開始,吸氣5 s握緊雙拳,呼氣5 s放松雙拳。然后采用類似的方法依次放松前臂、頭面部、頸、肩、背、腹及下肢[5],每次放松1個肌肉群并保持30 s左右。每晚入睡前進行1次放松訓練。
1.3 觀察指標 (1)心理狀態(tài)。采用Zung氏焦慮量表(SAS)和 抑郁量表(SDS)對患者的焦慮和抑郁情況進行評估,兩個量表各包括20個條目,自評量表按照4 級評分法加以評價,分別為沒有會很少時間、小部分時間、相當多時間、絕大部分和全部時間。20個條目得分相加總分為80分,標準分為總分×1.25后所得的整數(shù)部分,SAS評分>50分為存在焦慮,SDS評分>53分為存在抑郁。評分越高表明越焦慮或越抑郁。于干預前和干預后對患者進行評價。(2)生理應激情況。監(jiān)測患者的心率、呼吸頻率的變化。于干預前和干預后對患者進行調(diào)查。(3)護理滿意度。采用我院自制的護理滿意度調(diào)查問卷,內(nèi)容包括:心理呵護、健康教育、服務態(tài)度、溝通技巧、溫馨提示、護理效果6項內(nèi)容,每項滿分為100分,由患者根據(jù)護士的表現(xiàn)進行評定。以上量表和調(diào)查問卷均由專人組織填寫,統(tǒng)一指導語,回收調(diào)查問卷后進行檢查,及時指導患者補充漏項。
1.4 統(tǒng)計學處理 采用SPSS 15.0統(tǒng)計學軟件,計量資料組間比較均采用t檢驗或重復測量資料設計的方差分析,檢驗水準α=0.05。
2.1 兩組患者干預前后SAS、SDS評分及心率、呼吸頻率比較(表1)
表1 兩組患者干預前后SAS、SDS評分及心率、呼吸頻率比較±s)
注:兩組患者干預前后SAS、SDS評分及心率、呼吸頻率比較,組間、不同時間點、組間與不同時間點交互作用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2.2 兩組患者護理滿意度比較(表2)
表2 兩組患者護理滿意度比較(分,±s)
注:1)為t值,2)為t′值
進行造血干細胞移植的患者往往合并有較為嚴重的血液系統(tǒng)疾病,患者受長期慢性消耗、惡病質(zhì)和化療毒副作用的影響,心理上和生理上都承受著巨大的壓力,容易出現(xiàn)心理障礙和不良心理行為[6]?;颊咴诟綦x期間的心理體驗有可能直接影響移植的效果,而且這種不良情緒體驗也有可能影響移植后的身體康復,影響移植的效果。因此,在造血干細胞移植患者隔離期間對患者進行心理干預顯得十分必要。應積極解決造血干細胞移植患者隔離期間的心理問題,以促進康復[7]。本研究通過對造血干細胞移植患者在隔離期間加強心理干預,結果發(fā)現(xiàn),相對于對照組的患者,觀察組的患者心理狀態(tài)較好,生命體征較穩(wěn)定,而且護理滿意度也高。這說明心理干預有利于幫助患者以較佳的身心狀態(tài)迎接移植手術的到來。心理干預是以人為本護理理念的重要體現(xiàn),適時、有效的心理干預對于控制患者情緒、增強療效、降低并發(fā)癥具有積極意義[8]。在本研究中借助糾正不良認知、有效溝通、放松訓練幫助患者達到生理-心理-社會層次的整體性滿足,最大程度的幫助患者宣泄了自己的不良情感,增強了手術的自信心。其中放松訓練能夠抑制交感神經(jīng)的興奮性,進而使心率減緩、血壓逐漸恢復平穩(wěn);另一方面,也加強了護患之間的溝通,增加了患者對護理人員的依賴感和信賴感,這對于提高護理滿意度也具有積極意義。
綜上所述,心理干預能夠減輕造血干細胞移植患者的不良心理狀態(tài),穩(wěn)定患者的生命體征,提高護理滿意度。
[1] 李風鈴,王曉芳,潘慶華. 背景音樂對子宮肌瘤手術患者等待期焦慮的影響 [J].國際護理學雜志,2014,33(6):1469-1471.
[2] 宋善?。籽M].武漢:湖北科技出版社,2004:83-90.
[3] 解文君,馬新娟,王 蓓,等.惡性血液病造血干細胞移植患者心理體驗的質(zhì)性研究[J].護理研究,2013,27(33):3736-3739.
[4] 劉佳麗,王曼蕾.系統(tǒng)化心理干預對造血干細胞移植患者情緒狀態(tài)的影響[J].實用臨床醫(yī)藥雜志,2015,19(8):46-48.
[5] 耿麗萍. 異基因外周血造血干細胞移植患者的心理體驗[J].解放軍護理雜志,2014,31(14):22-24.
[6] 董麗麗,唐菊英,杜中艷.對造血干細胞移植術后患者實施心理干預的方法與體會[J].中國美容醫(yī)學,2014,23(3):23-34.
[7] 賈博軍,莫 敘,趙瑞青.綜合心理護理干預對造血干細胞移植患者預處理前焦慮的影響[J].國際護理學雜志,2012,31(12):2328-2330.
[8] 李瑛珊.自體外周造血干細胞移植患者不同階段心理特征及干預[J].當代護士(學術版),2013(4):148-149.
(本文編輯 崔蘭英)
450003 鄭州市 鄭州大學河南省人民醫(yī)院造血干細胞移植病區(qū)
付瑩:女,本科,主管護師
2015-11-21)
10.3969/j.issn.1672-9676.2016.12.0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