邸紅巖
(河北省保定市望都縣職業(yè)技術教育中心,河北 保定 072450)
?
比較法在高中地理教學中的應用研究
邸紅巖
(河北省保定市望都縣職業(yè)技術教育中心,河北 保定 072450)
摘要:高中地理教學的主要目的是通過課本內(nèi)容講解及拓寬,增加學生對祖國山河了解,而在地理教學過程中最常見且運用最廣泛的教學方法就是比較法教學。本文通過對地理比較法在教學過程中的積極作用進行分析,并對具體方法進行探討,充分體現(xiàn)出此類教學模式在高中學習中的重要地位。
關鍵詞:高中地理;比較法;作用;類別分析
高中階段的學生好奇心比較強且有些叛逆心理,這樣以來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過于枯燥乏味,就容易引起學生對本科學習的厭煩心理。在這種教學背景下,在進行高中地理課程講解過程中必須要立足于地理知識,在此基礎上加以比較。將比較法應用在高中地理教學過程中,充分尊重了學生的個性化需要,對優(yōu)化教學效果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教學的教學任務不僅是要傳授理論知識,更重要的是教會學生學習。新課改的要求明確提出要學生通過比較,掌握地理現(xiàn)象的本質(zhì)。而教會學生學習方法,能夠讓學生終生受益。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可根據(jù)學習的內(nèi)容,引導學生利用比較法進行歸納總結,可以引導學生選擇比較對象或者比較內(nèi)容,逐步培養(yǎng)學生利用比較法學習的能力。地理比較法是高中地理學習的重要思維方法,在教學中應用地理比較法,一方面可以傳授學生知識,另一方面可以在潛移默化中對學生產(chǎn)生影響,逐步讓學生掌握地理比較法,保證學生有效地利用比較法學習地理,從而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和創(chuàng)新能力。
(一)有利于知識鞏固。在高中地理教學中應用地理比較法可以幫助學生鞏固自己的基礎知識,與此同時還能夠在比較中獲取新的知識。學生將等高中的知識掌握之后,老師可以把這部分知識帶到等降水量線以及等溫線的學習中去,通過將這幾部分知識的異同進行對比分析,能夠讓學生輕松地掌握新的知識,與此同時還能夠鞏固之前學過的知識。
(二)有利于溫故知新。任何一門學科的知識都是相互聯(lián)系的,地理知識也是如此。高中地理知識是一個知識體系,每一節(jié)知識都是相互聯(lián)系的,這與地理事物和地理現(xiàn)象是一致的,都是相互制約、相互影響著發(fā)展的,建立知識之間的相互聯(lián)系對于學生掌握知識是很有幫助的。運用地理比較法教學能夠幫助學生建立知識之間的聯(lián)系,更好地記憶繁瑣復雜的知識點。
(三)有利于知識滲透。世間萬物都是在不斷發(fā)展變化著的,地理事物也是如此,而對于這些地理知識的相對靜止和絕對運動的狀態(tài),在教學中很難體現(xiàn)出來。這就需要老師將地理比較法進行應用,通過比較地理事物過去、現(xiàn)在和未來,讓學生發(fā)現(xiàn)其變化,可以是時間上的變化,也可以是空間上的變化。例如在進行《河流地貌發(fā)育》的教學時,可以將長江的不同部分水系的水文特點進行比較,讓學生看出其在空間上的變化和發(fā)展。
(四)有利于思維能力培養(yǎng)。地理比較方法是一種邏輯思維方法,是理解地理知識和發(fā)展地理邏輯思維能力的基礎和前提,將地理比較法運用到地理教學中去可以很好地培養(yǎng)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例如,將柴達木盆地和四川盆地的地理環(huán)境和氣候以及經(jīng)濟條件等進行比較式教學,就可以在潛移默化中培養(yǎng)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并將這種能力運用到以后的知識學習中去,發(fā)揮其優(yōu)勢。
(一)概念比較法。在高中地理教學過程中,對具體地理知識的教學,在很大程度上需要學生在理解之后再加以記憶,而許多地理知識具有相通性,概念較為相似,在對這些知識進行記憶的過程中,學生容易產(chǎn)生混淆。針對這一情況,教師應采用概念比較法進行教學,將容易混淆的地理知識加以比較,在了解概念之間的差異與關聯(lián)之后,對學生更好地掌握地理知識有著積極的促進作用。例如,在進行“地方時與區(qū)時”的教學時(對于地方時和區(qū)時,一直以來都是高中地理課堂的教學重難點)在學習過程中,不少學生容易將兩者混淆,難于理解,從而對整體學習效果產(chǎn)生不利影響。因此,在這一課的教學中,可以將概念比較法引入,將地方時與區(qū)時這兩個概念進行對比,使學生更好地掌握區(qū)時與地方時之間的區(qū)別及關聯(lián),有助于學生更好地學習。
(二)圖表比較法。在高中地理課程教學中,為使學生能夠更直觀的理解地理概念,就需要應用到圖表與地圖。當前,隨著信息技術的發(fā)展,教師除了課文中附帶的地理圖表以外,還能運用多媒體設施向學生展示圖形圖表,以此教授有關的地理概念知識,其相對于靜止的圖形更生動形象,并且不受制于課本,能更全面的展示相關地理活動。課前,教師可事先制作多媒體課件,然后在課堂上利用多媒體設施采取邊展示邊講解的方法進行授課。
(三)類別比較法。類別比較法根據(jù)對比的異同,可分為同類比較和異類比較。如在關于氣象、天氣和氣候的講解中,教師可以將我國同一經(jīng)度的地域進行比較,如長江三角地域和東北平原的地域。在相同經(jīng)度的條件限制下,學生對比兩個地域的地理條件以及其他因素進行對比,使學生在對比中了解兩者的不同,并形成直觀具體的記憶,幫助學生進行記憶和學習。
(四)專題比較法。專題比較法主要是在地理復習中運用的,將基本知識學習了之后,可以針對某一個國家的不同地區(qū)的地理環(huán)境和人文環(huán)境進行比較和總結,梳理知識脈絡,建立知識體系,并讓學生了解地理事物、地理現(xiàn)象相互制約發(fā)展的概況。例如可以將北美洲和南美洲進行系統(tǒng)的比較,總結歸納兩大洲的不同的地理環(huán)境和氣候環(huán)境等,這樣可以避免由于單個復習而出現(xiàn)的知識點重復的問題,節(jié)約了復習的時間,提高了復習的效率。
在高中地理教學中,教師應重視引導工作,幫助學生了解及掌握地理概念中傳達的信息。地理比較法作為地理教學中最為常見的教學方法,具有科學性強、邏輯性高、適用范圍廣及簡單明了等特點。通過在教學中使用地理比較法,能夠有效加深學生對地理概念的理解,提高學生的地理認知水平。
參考文獻:
[1]白瑞敏,徐寶芳.地理比較法在高中地理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內(nèi)蒙古師范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08,08:121-123.
[2]胡秀明.微課在高中地理教學中的應用研究[D].沈陽師范大學,2015.
[3]李楠.鄉(xiāng)土地理素材在高中地理教學中的應用研究[D].遼寧師范大學,2014.
[4]宋文園.地理比較法在高中地理教學中的應用分析[J].高中生學習(師者),2013,12:54.
[5]王君紅.地理比較法在高中地理教學中的應用[J].高考(綜合版),2015,09:22.
中圖分類號:G633.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864X(2016)01-028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