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建芝
(河北省保定市滿城區(qū)滿城小學,河北 保定 072150)
?
隨心所“語”對寫作水平的影響
梁建芝
(河北省保定市滿城區(qū)滿城小學,河北 保定 072150)
摘要:寫作是語文教學中的一項重要組成部分,幾乎涵蓋了語文教學體系中的“聽說讀寫”各項技能,既是語文教學中的重點,同時也是一個難點。要讓學生達到隨心所欲的利用詞匯、典故、修辭等方式,達到隨心所“語”的境界,并進一步提高寫作水平,就需要在日常語文教學中做好相應地語言積累和技巧掌握。本文以下針對這一課題展開研究,并提出相應地建議和措施。
關(guān)鍵詞:寫作水平;語言積累;語文教學;寫作能力
如何讓學生提高寫作能力,是當前語文教學活動中的重點和難點。寫作能力不僅影響著學習活動中的考試考核,更影響到學生日后在工作學習中的表達。同樣一件事情的描述,如何才能更加出彩?一方面需要落實培養(yǎng)學生累計語言材料,另一方面要教會學生正確的表達。寫作的水平高低和語言材料積累的多寡是有密切關(guān)系的。
能夠隨心所“語”是一種很高的表達境界,表達作者可以信手拈來、揮灑自如,具有非常熟練的語言表達技巧。將這一理念進行轉(zhuǎn)化,事實上包括兩個主要的方面,即寫作素材的積累和寫作技巧的掌握。
(一)寫作素材的積累。言之有物,言之不盡,是寫作的基礎狀態(tài)。寫作和建筑一樣,都需要一定的材料堆砌,否則就是“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如果腦海中一片空白,想要表達言之無物,那么寫作的過程就如同是擠牙膏一樣,無論怎么去搜腸刮肚,最終也難免是湊字之嫌。而且寫出的東西也往往較為蒼白無力,缺乏生動性。
(二)寫作技巧的掌握。寫作技巧就如同是建筑的技術(shù),同樣的材料準備,在不同人的手中,所形成的內(nèi)容也不一樣。例如一些寫作能力較強的學生,同樣的材料寫作形式,可以旁征博引,左右逢源,寫出的文章行云流水,具有很強的可讀性。相反,如果寫作能力較差,就算給在完善的資料和寫作提綱,做出來的東西也索然無味。
寫作能力的提升,本質(zhì)上就是學生在寫作素材、寫作技巧方面的綜合掌控能力,是一種潛在的心理訓練。最高的境界就是,讓學生在潛移默化中得到很好的應用,不斷地提升自己的表達力駕馭能力,從而實現(xiàn)語文教育質(zhì)量的提升。
(一)掌握課本詞匯,注重日常積累。詞匯是語言表達的主要材料。通過積累詞匯,豐富學生的語言,對于提高學生的作文水平具有重大意義。所謂“胸藏萬匯憑吞吐?!蓖ㄟ^掌握課本詞匯積累語言,讓學生“胸藏萬匯”,把大量的詞匯識記在心,吞吐自由。語文詞匯,因其感情色彩、使用限制和詞語搭配關(guān)系的特殊性,必須學會運用,才能說掌握了該詞匯。在具體教學中,筆者經(jīng)常讓學生做連詞成一段話的訓練,利用詞語的特殊連貫性和具體的語言環(huán)境來積累運用詞匯,并從中發(fā)現(xiàn)錯誤,集中加以糾正,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同時,筆者還鼓勵學生在作文和講話中經(jīng)常使用學過的詞匯,對這樣的學生及時表揚,讓學生覺得課本上的詞語是聽得見、用得著、易理解、能運用的,從而加深詞語印象,化被動為主動,激發(fā)其掌握詞匯的信心和興趣。
(二)強化誦讀教育,積累語言應用。加強熟讀和背誦,是積累語言、提高作文水平的必由之路。這是因為:漢語詞匯豐富,運用靈活。學生如果能對語言文字做成千上萬次的重復,那么語言文字的規(guī)律、含義、情味就能在頭腦中固定下來,就能在大腦皮層的細胞之間,形成牢固的聯(lián)系系統(tǒng)。學生使用起來就能不假思索、得心應手。其次,課內(nèi)外的名家名篇,語言規(guī)范、用詞準確、文句優(yōu)美、行文暢達、通過背誦,可以培養(yǎng)語感。而熟讀、背誦的東西多了,腦海中貯存了豐富的字詞、句式、行文氣勢等知識,在有表達需要時,就會呼之即出,信手拈來,隨心所欲,左右逢源。
“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做詩也會吟”說的就是這個道理。相反,學生對精詞妙語、佳段名篇等不加積累,寫作時,腦子里就會一片空白,表達時就會語言干癟,言不由衷;因此,加強熟讀和背誦是語文教學走向成功的先決條件。
學生正處于記憶能力飛速發(fā)展時期,如果能在腦子里牢牢儲存二、三百篇古今美文,那么在平時的寫作中,就會少有“巧婦難為無米之炊”的尷尬了。因此,經(jīng)常舉辦詩歌朗誦比賽以促進課內(nèi)外詩歌的教學,激發(fā)學生熟讀和背誦的熱情。
(三) 擴大課外閱讀,擴展學生視野。從書本或教師處獲得的資源畢竟有限,而課外閱讀為學生提供了更加豐富的語言積累途徑。宋代教育家朱熹曾在《觀書有感》一詩中寫道:“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這句話的觀點就是,只有不斷地補充,才能保障水渠的質(zhì)量——清如許;而通過不斷地補充,才能豐富學生的知識體系,擴展自身的視野。閱讀是寫作“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源泉。教師應該依據(jù)教學大綱的要求,科學地給學生開列閱讀書目。
(四)強化寫作訓練,強調(diào)學以致用?!肮庹f不練假把式”,寫作也是一樣的,必須要通過大量的訓練,才能實現(xiàn)豐富語言的應用。有的學生積累語言量多,但人的記憶力是有限的,素材的記憶時間并不是永久性的。加上語言信息理解不充分,并且運用機會少。而大量的寫作可以在頭腦中建立起多方面的語言信息聯(lián)系,并進一步加強對庫存語言的理解、記憶與運用,就像把“無數(shù)的點構(gòu)成線一樣”。久而久之,自然會把別人的東西變成自己的東西,把收進的語言內(nèi)化為自己的語言。
“好記性不如爛筆頭”。大量的練筆,還可以促使學生大腦內(nèi)的語言信息系統(tǒng)靈活自如地運轉(zhuǎn),從而加大語言周轉(zhuǎn)的密度,促使學生的寫作語言由量變到質(zhì)變。
寫作是一項重要的語言鍛煉,在開展的過程中,除了注意日常的積累和靈活的運用之外,同樣也需要教師的指導和幫助。教師應該站在學生的角度進行考量,不能過分要求或強調(diào)某一類形式,不斷地激發(fā)學生的語言表達,提高寫作興趣和能力,這樣進一步地開闊學生的思維,激活本身所沉淀的語言魅力。
參考文獻:
[1]耿紅衛(wèi),張麗娟.中學語文寫作教學的理性思考[J].河北師范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09,02:113-115.
[2]姚林群.中小學生語文寫作能力:要素、水平及指標[J].課程·教材·教法,2013,03:69-75.
[3]王淑蘭.妙筆生花 靈動生動寫作——再探小學語文寫作教學策略[J].赤子(上中旬),2014,21:121.
[4]王靜.對初中語文寫作訓練的思考[J].語文教學通訊·D刊(學術(shù)刊),2015,02:19-20.
[5]董蓓菲.“全語文”教學研究[J].全球教育展望,2005,07:53-56+17.
中圖分類號:G62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864X(2016)01-011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