郎咸信
【摘要】手球運動是一項難度較大、速度較高、對抗較強的體育運動項目,它對運動員的競技水平要求較高。近幾年來,隨著手球運動在世界范圍內的迅猛發(fā)展,手球運動越來越受到更多人的關注和喜愛。但由于我國在手球運動上起步較晚,相比于那些手球運動強國來說,目前我國的手球運動水平較低,其主要表現在手球運動的體能和訓練上。因此,本文筆者就我國手球運動及其訓練中應注意的問題進行深入的研究與分析,以期對提高我國手球運動員的競技水平和推進我國手球運動的發(fā)展有所作用。
【關鍵詞】手球 運動及訓練 注意問題
手球運動通過運動員運用手的傳球與接球,在運球技術和全隊人員的配合下,能夠快、準的將球射入對方球門為取勝方式的一項球類運動項目。隨著我國手球運動的逐漸完善,我國手球運動的發(fā)展也在開始邁向新的臺階。但目前我國的手球運動仍然存在較多問題,諸如運動員在進行技術和戰(zhàn)術配合的過程中需要更進一步,運動員的體能跟不上,以及在運動過程中容易受傷和訓練手段的不科學性等等。因此,本文針對這些問題進行了探討。
一、手球運動員運動損傷原因與預防
1.1造成手球運動員運動損傷的基本原因
在手球運動過程中,要求運動員全身各部位都需要參與到運動中,尤其是在對抗賽中,對運動員的全身活動和體能要求較高。在比賽中,運動員的上肢活動量較大,傳、接、搶、斷球以及射門等技術動作均要靠上肢去完成,當運動員在傳球的過程中由于激烈的爭球,雙方間難免不會產生牽拉碰撞,造成上肢的損傷。其次,守門員大多都是用手臂去完成守門這個過程,由于球門力量大,往往容易造成肘和手指的受傷,所以上臂的受傷在運動過程中是最多的。在手球對抗賽中,由于雙方間的碰撞和牽拉會在很大程度上對關節(jié)、韌帶和肌肉等軟組織的損傷。在進行射門時,需要運動員的引球動作幅度大,力量要強,所以,當射球員稍微受到外力的阻擋或者沖擊時,射球運動員又不能及時避開,就極易使關節(jié)、韌帶和肌肉扭傷、挫傷。體育運動項目在開展前,都需要運動員進行準備活動,準備活動的展開主要是通過對運動員身體的各個關節(jié)和肌肉的活動來加快血液的循環(huán),使身體得到足夠的能量,并增加肌肉的供血量和肺活量,以便在進行訓練或者比賽的過程中運動員的肌肉力量得到充分的發(fā)揮,避免在進行強運動時對肌肉和關節(jié)造成傷害。此外,通過各種準備活動的練習,還能夠有效的刺激中樞神經系統的興奮,以致在運動或比賽的過程中較好的發(fā)揮,同時還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運動員的緊張感,保持一個平和的心態(tài)。但在實際手球運動中,很多運動員及教練對準備活動的練習并不是很重視,只是簡單的走個過程,并沒有真正的完成這些準備活動。運動員不良的生理狀態(tài)也是造成其運動損傷的一大因素,運動員帶著疲勞或者患病的身體參與運動,會讓其在運動的過程中容易發(fā)生技術性上的錯誤而引起身體上的損傷。
1.2手球運動員運動損傷的預防
手球運動員在運動過程中怎樣做到預防措施,首先就需要正確的掌握在手球運動中的各項運動技能,并提高自我保護的意識。準備活動的練習是手球運動中的一項重要的基本運動技能,所以,手球運動員應當加以重視并認真做好各項準備活動。教練在讓運動員做熱身練習時,要選擇有效的練習形式,并積極主動的指導隊員進行練習,及時的糾正隊員的動作。其次,要加強運動員的自我保護意識,加強肌肉力量的訓練。教練在指導隊員進行準備活動時,需要更多的為其講解做準備活動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讓隊員真正的意識到準備活動對自身的重要和在運動中的關鍵。肢體的運動在手球運動中是最頻繁的,所以加強運動員的肢體肌肉力量的訓練尤為重要。運動員在運動的過程中通過肌肉的收縮力來帶動肢體進行位移,而肢體關節(jié)處又是最容易受傷的,關節(jié)周圍的肌肉和肌腱對關節(jié)有很大的穩(wěn)定性,它能夠對關節(jié)加以保護,是預防韌帶損傷的第一道關鍵防線。此外,運動員除了加強這些運動技術方面的預防以外,還需要不斷的調節(jié)與控制自身的情緒,保持穩(wěn)定的心理狀態(tài)。帶著情緒運動不僅會導致運動損傷,還會給整個運動氣氛帶來不好的影響。例如,急躁、焦慮的心理狀態(tài),運動員可以通過采取深呼吸的調節(jié)方式來調整自己的情緒,當不能自行調節(jié)時,可以尋求隊友,或者教練的幫助。外界干擾因素也會造成運動員運動損傷,所以要注意消除環(huán)境中的不良因素,避免這些消極因素對運動員的心理造成一定的影響。
二、注重手球技、戰(zhàn)術訓練與身體素質提高的相結合
手球運動不僅考驗運動員的競技,還考驗其身體素質。手球運動的特點決定著手球訓練的目的和任務,它要求運動員對手球基本知識要熟練的掌握,在技術、技能上要能夠運用自如,并且還要全面發(fā)展運動員的身體素質。所以,教練在對運動員進行訓練時,既要對訓練內容有一個合理的安排,又要科學的選擇訓練的方法。在以往的手球訓練中,手球技、戰(zhàn)術和身體素質訓練過于程序化,分開式的訓練雖然較為簡單,具有條理,但起不到訓練需要的效果,達不到訓練的目的,它大大的將手球技、戰(zhàn)術和身體素質之間的內在聯系給分隔開了,其必然會導致訓練內容的增多,訓練過程的繁瑣、復雜,進而導致運動員對訓練失去熱情,失去積極的心態(tài)。在手球訓練過程中,教練應當采用手球技、戰(zhàn)術、身體素質“三效合一”的訓練方法,有意識的將運動員的身體練習與技、戰(zhàn)術訓練相結合,并對運球和射門等進行有效的評定,對運球速度、射門速度等相關指標的實驗數據進行簡單的統計處理分析。例如,在進行傳球與接球這一基本練習時,讓運動員在原地對動作技術掌握之后,在進行較為困難的移動傳、接球,這樣既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運動員的傳接球技術的運用能力,又能進一步加強運動員的移動技術的練習和身體素質的全面訓練。
三、手球運動員運動智能訓練的重視
手球運動需要建立在智能訓練的基礎上,而智能的培養(yǎng)又依賴于知識的掌握。由于人類認知的方法蘊藏在知識的積累當中,所以,知識的積累和整理過程便是運動員智能發(fā)展的過程。手球的規(guī)則伴隨著新技術的發(fā)展也在發(fā)生著變化,知識在不斷的更新,科學技術也在不斷的更新著,先進的科學技術在手球訓練領域的應用加速了手球訓練的科學化和系統化。手球運動
訓練實質是在“訓”與“練”的過程中,教練使用科學、智能的訓練方法對運動員進行有效的訓練,而運動員運用自己掌握的知識和智能結合訓練方法去創(chuàng)造屬于自己的獨特的技術動作。過于陳舊的訓練方法既跟不上手球運動的發(fā)展,又難以達到手球訓練對運動員的要求,隨著手球運動的發(fā)展,手球越來越受人們的關注,而手球訓練觀念的轉變,訓練方法的的更新和科學的訓練體系的運用,是競技運動整體水平得以快速發(fā)展的重要保障。因此,手球運動員運動智能的訓練不僅要在知識傳授中培養(yǎng),還要在訓練過程中發(fā)展,這樣才能更大限度的提高我國手球運動員的競技能力。
四、結語
總言之,隨著手球運動在我國的的逐漸發(fā)展,對于手球運動及其訓練中應注意的問題需要有一個較為深刻的認識。首先,要對手球運動員在運動過程中造成損傷的原因加以尋找,并就這些原因進行科學、合理的預防,其次,要注重手球技、戰(zhàn)術訓練與身體素質提高的相結合,最后還有重視對手球運動員運動智能的訓練,這樣才能更好的促進我國手球運動運競技實力的發(fā)展。
【參考文獻】
[1]鄧玉明,劉書勇.我國手球運動員運動智能訓練探析[J].運動,2014,24:1-2.
[2]劉書勇,李野,高明,崔鍵,紀沙,劉愛書,肖寧寧,梅丹.我國女子手球運動員競技能力與心理技能的相關性研究[J].運動,2015,03:4-5.
[3]馬骉,劉超.手球初學者的手感及其訓練中應注意的問題[J].搏擊(體育論壇),2015,10:7-9.
[4]徐靜,蔣文溢.我國手球運動員體能訓練存在的問題[J].中國體育教練員,2014,02: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