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冬梅
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改革過程中,需要在正確的科學理念和策略的引導下來進行,注重閱讀教學過程的巧妙鏈接,引導學生進行正確的閱讀,利用好各種閱讀資源,注重課內(nèi)閱讀和課外閱讀的銜接。這樣學生可以自由選擇自己的閱讀材料,閱讀過程會更加開放與自由。
一、氛圍的巧妙鏈接,營造良好的閱讀環(huán)境
小學生的閱讀過程,應該在一個輕松的氛圍中,因此就需要家庭、學校共同營造出一個良好的閱讀氛圍,在這種氛圍的鏈接過程中促進學生的健康成長;學校要不斷對學校的閱讀條件進行優(yōu)化,對圖書館的書籍進行更新,創(chuàng)設良好的人文環(huán)境,讓學生受到潛移默化的影響;教師也可以讓在班級中進行交換閱讀書的活動,讓學生推薦自己喜歡的書籍,然后在班級里面進行輪流閱讀,建立班級圖書角,這樣就能讓每一個學生親近書本,也會更熱愛讀書。
比如在學習《普羅米修斯盜火》這篇文章以后,許多學生開始對古希臘的神話產(chǎn)生了興趣,教師可以置辦《古希臘神話故事》這本書,讓學生學習古詩中的童話,了解西方神話的起源,然后和中國的文化進行對比,了解這兩種文化對中西方現(xiàn)代文明的發(fā)展起到怎樣的作用。為了拓展學生的閱讀,教師還可以推薦學生閱讀《一千零一夜》《伊索寓言》《格林童話》等,讓學生了解不同地區(qū)的文化。
二、素材的巧妙鏈接,拓寬學生的閱讀面
小學語文教材中的文章都是經(jīng)過專家精挑細選以后選出的優(yōu)秀作品,凝聚了中外名人的智慧,具有很強的可讀性,也有很大的拓展空間。在學生的閱讀過程中,就需要注重這些內(nèi)容的拓展,從文字、圖片、音像等方面進行拓展鏈接,讓學生了解教材中沒有展示出來的寫作背景、作者生平等,學生在進行課外資料的查閱過程中,就會對教材內(nèi)容有更深、更廣以及更全的了解。
比如在學習《我和祖父的園子》這篇文章的時候,教師就可以提出一系列的問題讓學生進行思考:《我和祖父的園子》的寫作背景是什么?作者蕭紅的生平又是怎樣的?文章中對景色的描寫反映了什么?這樣學生在查閱資料的時候,就會按照這些問題來進行查閱,學生了解了這些寫作背景以后,再進行閱讀的時候,就會發(fā)現(xiàn)每一個句子、每一個詞語都充滿了力量。
三、體驗的巧妙鏈接,激發(fā)學生快樂閱讀
定期開展閱讀拓展活動,讓學生在彼此之間進行交流,交流自己看了什么好書,自己在觀看過程中又會有怎樣的心得。引導學生注重自己個性化看法的表達,進而給學生提供了一個表達自己思想和看法的平臺。此外,教師還可以在班級開設一些讀書體驗活動,例如讀書知識競賽、詩歌朗讀、講故事比賽等。
比如在學習《黃山奇松》這部分內(nèi)容的時候,教師讓學生針對這篇文章開展討論,如黃山奇松在哪里?然后學生再對文章進行仔細閱讀。為了讓學生深入到黃山奇松的那種奇、美的氛圍中,教師還可以在課堂上給學生播放音樂,讓學生的情緒受到音樂的感染,學生的情緒調(diào)動起來以后,在對文中的文字進行理解的時候,就更容易產(chǎn)生情感的共鳴,學生的領(lǐng)悟能力也會得到提升。
四、讀寫的巧妙鏈接,由讀者轉(zhuǎn)變?yōu)樽髡?/p>
閱讀內(nèi)容不僅是告訴學生某一個道理,也是告訴學生一種寫作的方式。在優(yōu)秀的文章中,不僅字、詞、句子值得學生積累學習,而且謀篇布局的技巧也值得學生學習。教師鼓勵學生只有真正有自己想法的時候可以寫,避免讀后感的寫作流于形式,沒有實質(zhì)內(nèi)容。學生寫好讀后感以后,可以鼓勵學生進行相互交流,在彼此學習中學生的思考深度、閱讀能力都會得到提升。
比如在學習了蘇教版小學語文六年級上冊《負荊請罪》這篇文章以后,教師就可以讓學生思考如果自己是文章中的廉頗,能夠做到負荊請罪嗎?自己平時在犯錯的時候,是否能夠主動承認錯誤呢?教師讓學生針對這篇文章寫一篇讀后感,學生在寫作的時候就會對文中廉頗、藺相如面臨的情形和自己平時面臨的情形進行對比,就會意識到自己在對待朋友的時候也應該懷著真誠的態(tài)度,只要是自己犯了錯就需要及時承認,這樣就能避免誤會的產(chǎn)生。
教師要利用各種教學手段,在素材、氛圍、體驗、讀寫等方面促進閱讀過程的巧妙銜接,幫助學生掌握正確的閱讀技巧,在不斷的訓練中提升學生的閱讀能力,從而為提升學生良好的文學素養(yǎng)打下基礎(chǔ)。
(作者單位:江蘇連云港市官河中心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