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科技浪潮的不斷推進,人類社會正在大踏步地走入全新的信息時代,發(fā)展迅猛新媒體作為新時期思想政治教育的一個重要載體,人們在運用其深入開展思想政治教育的同時,也逐步面臨一些新的困境。本文對思想政治教育新媒體載體做了基本概述,著重研究了思想政治教育新媒體載體的運用現狀,提出了運用新媒體開展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原則,并總結歸納出運用新媒體開展思想政治教育的策略。
【關鍵詞】思想政治教育;新媒體;困境與出路
一、新媒體和思想政治教育新媒體載體的含義
1.新媒體的定義
大多數專家學者認為新媒體(New Media)是一個相對的概念,是報刊、廣播、電視等傳統(tǒng)媒體以后發(fā)展起來的新的媒體形態(tài),是利用數字技術,網絡技術,移動技術,通過互聯網,無線通信網,有線網絡等渠道以及電腦、手機、數字電視機等終端,向用戶提供信息和娛樂的傳播形態(tài)和媒體形態(tài)。
2.思想政治教育新媒體載體的含義
思想政治教育載體,是指在思想政治教育過程中承載并傳遞思想政治教育信息,能為思想政治教育主體所操作并與思想政治教育客體發(fā)生聯系的一種物質存在方式或活動方式。
二、思想政治教育新媒體載體的運用現狀
1.新媒體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運用
(一)新媒體的運用調動了受教育者的積極性
新媒體作為一種新興的技術,對于人們的生活息息相關,深得人們的喜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可以借助新媒體技術豐富多彩的信息表現形式,以聲音、文字、圖像等生動地表達思想政治教育內容,調動受教育者的積極性,并在最短的時間內快速地將思想政治教育信息傳達給受教育者,增強了思想政治教育的輻射力,進一步拓展了思想政治教育。
(二)為受教育者和教育者提供了充分交流的平臺
新媒體為受教育者和教育者提供了一個新的平臺,在這一個平臺中,教育主客體雙方,不存在身份上的差距,在新媒體這一載體之后,所有的交流雙方是隱藏起來的。
2.思想政治教育運用新媒體存在的問題
(一)不良信息泛濫,思想政治教育環(huán)境受到污染
新媒體以其強大的傳播態(tài)勢,為人們提供了認識社會的信息環(huán)境,并在潛移默化中傳播了不同的認知價值。然而,虛假、不良信息的泛濫卻已成為一個非常嚴重的問題。一方面,造成意識形態(tài)領域的文化解構危機。另一方面,垃圾信息如垃圾郵件、網絡色情、網絡暴力、網絡欺詐等嚴重污染了思想政治教育的網絡環(huán)境。
(二)思想政治教育新媒體載體建設遲緩
一方面,新媒體的產生和發(fā)展,受社會環(huán)境和社會條件的制約,尤其受社會生產力發(fā)展的制約。另一方面,有關思想政治教育新媒體載體建設的立法比較滯后。思想政治教育新媒體載體建設起步較晚,雖然行政機關對互聯網的管理出臺了一些限制性的行政法規(guī),但是思想政治教育新媒體載體如何建設、如何管理仍然缺乏系統(tǒng)性的法律和規(guī)定,這在一定程度上也制約了思想政治教育新媒體載體的發(fā)展。
(三)思想政治教育主體運用新媒體的能力和素質亟待提高
目前來看,部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還存在新媒體技術意識淡薄、網絡技術水平不高、觀念更新不夠等不足之處。一是教育觀念轉變的滯后導致對思想政治教育新媒體載體運用的意識淡薄。二是思想政治教育主體對思想政治教育新媒體載體掌握和使用的熟練程度不高。
三、運用新媒體開展思想政治教育的策略1.提高思想政治教育新媒體載體的吸引力
發(fā)揮思想政治教育新媒體載體的優(yōu)勢,增強其吸引力,以更好的開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就必須要做到:第一,增強對新媒體信息傳播內容的可控性。第二,發(fā)揮新媒體進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優(yōu)勢。利用新媒體進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過程中,要充分發(fā)揮其互動性強的特點,豐富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和手段,增強對思想政治教育客體的吸引力。
2.健全思想政治教育新媒體載體的管理體制
在現代技術背景下,思想政治教育需要依托政府支持,通過技術、行政和法律手段促進思想政治教育新媒體載體的建設。首先,各級領導要高度重視思想政治教育新媒體載體建設。其次,要加大技術開發(fā)力度,提高新媒體技術的發(fā)展水平和覆蓋率。最后,制定相關法律法規(guī),保障思想政治教育新媒體載體的正常有序運行。
3.增強思想政治教育客體運用思想政治教育新媒體載體的積極性
增強思想政治教育客體主動接受新媒體形式下的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識,以及其主動運用新媒體進行自我教育的意識,可以采取以下策略。首先,要增強思想政治教育新媒體載體的吸引力。其次,要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客體的媒介素養(yǎng)。
【參考文獻】
[1]何海兵.思想政治教育載體的特征探析[J].理論與改革,2003(5).95-96.
[2]王海峰.淺析新媒體環(huán)境下思想政治教育的創(chuàng)新[J].黑龍江教育,2011(2).54-55.
[3]賴雪梅.思想政治教育現代傳媒載體研究[D].重慶:西南大學,2006.
[4]杜亮.3G背景下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載體研究[D].濟南:山東大學管理學院,2010.
作者簡介:鄧士杰(1990.11—)男,漢,安徽省渦陽縣,碩士研究生,重慶工商大學,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理論與實踐創(chuàng)新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