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四兵
摘 要:初中學生年齡大多在12-14歲之間,這個年齡段的學生已經(jīng)具備一定基礎的學習能力以及理解能力。在初中語文課程的學習中,初中語文教師應當因材施教,充分把握好這個年齡階段的初中生的性格特點以及學習特點,采取不同的教學方式,不斷優(yōu)化初中語文教育教學方式,更新初中語文教學理念,一切從學生的角度出發(fā),使初中生得到全面發(fā)展。
關鍵詞:初中;語文;教學;方式
一、初中語文教師應當筑造自身的人格魅力
初中生處于12-14歲之間的年齡,正當情竇初開的年齡段,精彩的電影背后肯定會有一個非常優(yōu)秀的導演,精彩的一堂課背后肯定有一個才華橫溢的語文老師在支撐。作為一個青春期的仰視者,必須讓學生喜歡上你的課,喜歡你這個人,要用語文教師自身的人格魅力去征服課堂上的每一位學生,讓每一位初中生喜歡上你的這門語文課,愛屋及烏,學生才會更加喜歡語文這門課程。所以,塑造語文教師自身的人格魅力,這是非常重要的,課堂才會發(fā)光發(fā)亮,學生才會從語文課堂上汲取更多的語文知識。
二、在教學方式上勇于創(chuàng)新
初中生對任何新事物都感到十分好奇,正是對美好事物與人物產(chǎn)生崇拜心理的年齡,當一個初中語文教師勇于創(chuàng)新,無論是教學方式、教學手段、教學內(nèi)容,都在不斷創(chuàng)新的時候,就能吸引更多初中生的目光,就能讓更多的初中生為了創(chuàng)新而學習,為了學習而創(chuàng)新,這都是一個相輔相成的過程。所以,初中語文教師必須創(chuàng)新,更要勇于創(chuàng)新,要打破陳舊的語文教學方式,突破“我講你聽”的傳統(tǒng)教學模式。這樣,才能培養(yǎng)出新時代的創(chuàng)新型人才。讓創(chuàng)新的教學方式與實際生活相結(jié)合,充分激發(fā)初中生的學習積極性與主觀能動性,最大限度地激發(fā)初中生的創(chuàng)造潛能與學習
潛能。
三、推行體驗式教學方式
現(xiàn)在是網(wǎng)絡發(fā)達的時代,各種穿越劇與穿越小說層出不窮,大大吸引了初中生的眼球,甚至更有新聞報道,有個別人群想要穿越回某某朝代。當然,這都是戲談,事實上,這可能嗎?我認為,這完全有可能!能在語文課堂上發(fā)生!初中語文開始接觸各種文言文,為了能讓學生更好、更深層次地理解文言文所表達的含義,初中語文教師便可帶著學生集體穿越至古文所描述的年代。以《鄒忌諷齊王納諫》為例,初中語文教師便可找上幾個學生客串此文中的幾個主要角色,然后讓學生背“臺詞”,然后根據(jù)“劇本”進行演出,這樣不就成了一部穿越劇嗎?采用這樣的教學方式,既能讓學生熟讀課文,又能讓學生身臨其境地感覺到文中所要表述的氛圍與情感。同時,更能讓語文課堂“活”起來,更能讓語文課堂“熱”起來,讓學生愿意學語文,愿意學古文,喜歡上初中語文這門學科,何樂而不為呢?
四、積極引入現(xiàn)代化科技等多媒體技術
21世紀是科技的時代,無論是社會的哪個行業(yè),哪個人群,都離不開信息科技,教育也不例外。初中生正處于對網(wǎng)絡充滿著好奇的年齡,如果語文教師能在課堂上使用多媒體技術,相信很多初中生的目光,就再也離不開多媒體了,語文自然就能將教學內(nèi)容完美全面地呈現(xiàn)在學生面前,學生也會充滿好奇心,去接受新興事物所帶來的語文知識。同時,教師也在學生面前宣揚了多媒體技術的正確使用之道,這也是初中語文對初中生的素質(zhì)培養(yǎng)作出的貢獻。
五、學習新課文時,可以將課文延伸至課外閱讀
初中語文教師在教授課文時,并不一定要局限于書本上的課文,可以為學生推薦其他的課外文章甚至影視劇。學習了新的課文后,效果并不顯著。這時,教師可以采取迂回戰(zhàn)略,找一篇相近的文章,鼓勵學生進行閱讀。這樣,對書本上的知識有著抵觸心理的學生,便會嘗試著接受課文以外的相似文章知識。例如,在學習《邊城》時,語文教師可以向?qū)W生推薦《活著》這部小說,甚至是影視劇。這樣,學生能在課內(nèi)閱讀的學習上,延伸到課外閱讀的學習,更能通過課外閱讀回顧到課內(nèi)閱讀,這樣有何不好呢?
初中語文教師很有可能成為學生的崇拜者。因此,在課堂上,語文教師可以用活潑生動的語氣,俏皮的表情,讓學生親近老師,親近語文課堂,融入語文課堂中。綜上所述,其實初中語文的教學策略有很多種,但是教師可以根據(jù)自身的實際情況,選擇最符合自己的那一種,這樣才是最正確的初中語文教學方式,這樣才能成就老師自身的人格魅力,又能讓學生學得快樂,讓學生為了以后的發(fā)展奠定一定的基礎。成功的課堂,便成就了成功的老師,才是真正的一切為了學生,為了學生的一切。
參考文獻:
[1]楊楷位.淺議初中語文教學研究性學習[J].四川科技報,2013(8).
[2]楊玉潔.探索有效教學策略在初中語文教學中的應用[J].才智,2014(14).
[3]陸雯妍.初中語文教學中滲透人文教育理念的教學策略分析[J].吉林教育,2014(31).
編輯 孫玲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