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占超
【摘要】課堂導入是整堂課的最開始的環(huán)節(jié),對于激發(fā)學生興趣、提高課堂教學效率起著重要作用。本文對小學語文課堂導入進行了分析。
【關鍵詞】小學語文;課堂導入
【中圖分類號】G622 【文獻標識碼】A
課堂導入,就是課堂上教師在講授新課之前,按照本課的教學目標,根據(jù)教學內容的特點,精心設計的一個與課文內容相關的環(huán)節(jié),以便引起學生對課堂的注意,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的思維活動呈現(xiàn)出一種積極狀態(tài)?!昂玫拈_頭是成功的一半”,課堂導入是整堂課的最開始的環(huán)節(jié),對于激發(fā)學生興趣、提高課堂教學效率起著重要作用,導入的成功與否也直接影響到整堂課的秩序和效率,這雖然只是短短的幾分鐘,卻不容忽視。
一、影響小學語文課堂導入效果的因素
(一)忽視學生主體性
學生是在課堂上的主體,語文課堂效率的提高最為重要的是學生,沒有學生就沒有學習。學生的學習行為表現(xiàn)在學生的學習目的、學習興趣、對教師的情感。學生的學習目的、對學習內容的興趣、對教師的情感影響著課堂的導入效果,進而影響到學習效率的提高。部分教師在導入時,顛倒了師生在課堂上的地位,自己當主角,一味地為導入而導入,不注意與學生互動,學生在課堂上的主體性沒有得到體現(xiàn),學生處于被迫進入課堂的學習狀態(tài)。學生的思維沒有得到發(fā)揮,沒有與教師形成互動,被迫進入課堂的學習,使得師生在課堂上的和諧氣氛降低,導致課堂效率低下。
(二)不結合學生實際
由于小學生的年齡特點,形象思維較多,抽象思維較少。生動形象、聯(lián)系學生實際的導入,運用一些學生感興趣的實際事物或生活事件導入,就容易使學生的思維活躍起來,積極思考,印象也深刻。反之,則會使學生產(chǎn)生厭學傾向。
二、改進措施
(一)強化教師的心理學知識
對于教師來說,面臨著家庭、工作的壓力,要處理同家人、學生、同事的關系,而且思維轉換的角度非常大,這就需要善于控制和表現(xiàn)自己的情緒。無論在課外遇到什么不順心的事,情緒受到何種嚴重的沖擊,在走進教室之前,一定要使自己恢復常態(tài),決不能把自己不佳的情緒傳染給學生,更不能向學生流露,甚至發(fā)泄。掌握心理學知識,起碼有利于教師自身心理的調節(jié)。而教師掌握心理學知識,可以較好地識別學生的心理活動,并采取恰當?shù)氖侄螒獙?,這樣才能更好地導入課文。
(二)從學生實際出發(fā)
學生是課堂的主體,課堂上一切以學生為主,結合學生的生活實際、學習實際,充分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鼓勵學生積極參與,會讓學生感到親切,使得教師與學生的相處更融洽,有利于形成良好的課堂氣氛,提高課堂效率。
(三)講究趣味性
小學生具有一顆天真、好奇的心,對一切的事物都充滿著幻想。比如在上《推敲》的時候,請一個學生到教室門口做“推門”“敲門”的動作,然后讓其他學生評價,有趣味的導入能更快地將他們的注意力牽引到課堂。
三、如何更好地進行課堂導入
(一)舊知導入法
《新課標》明確提出:要正確處理基本素養(yǎng)與創(chuàng)新能力的關系。在教學中要注重語言的積累、感悟和運用,注重基本技能的訓練,給學生打下扎實的語文基礎。同時要注重開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造潛能,促進學生持續(xù)發(fā)展。因此在教學中不管采用哪一種導語設計,都要為全課的教學目的和教學重點服務,與講課的內容緊密相聯(lián),自然銜接??鬃釉疲骸皽毓识隆!币虼藦土曋R也是導入新課的常用方法。
如在教學《賣火柴的小女孩》(第二課時)時,以復習舊知識導入新課,具體導入可以是這樣:上節(jié)課我們一起學習了“賣火柴”這部分課文的內容,這個小女孩給你留下怎樣的印象?在學生回答之后,再用激情的語言引出問題:是啊,這個可憐的小女孩在大年夜只能蜷縮街頭,又冷又餓,那么她的命運會怎樣呢?我們接著學習課文。
(二)設置懸念法
古人云:“學貴于思,思源于疑?!薄耙伞笔屈c燃學生思維探索的火種,巧妙的導語中如果蘊含著問題,往往能喚起學生的注意力,讓學生處于想要回答問題卻不能清楚描述的狀態(tài),學生會急于用自己的努力來完成它。當然,這里問題的提出要遵循“跳一跳,摘個桃”的原則,問題無論是過易還是過難,如果不能激發(fā)學生探究的目的,會讓學生失去探究的欲望。
如果教師根據(jù)學生身心發(fā)展特點,運用生動形象、聯(lián)系學生生活實際的導入,學生容易被吸引,思維變得活躍,印象也深刻。如一年級課文《小壁虎借尾巴》的導入,根據(jù)小學生的身心年齡特點以及生活經(jīng)驗,教師可以從他們生活實際出發(fā):小朋友們,在我們的身邊呀有很多很多小動物,有些呢會飛,天空是他們的家,有些呢會游泳,湖泊海洋是他們的家,有些呢生活在陸地上,陸地是他們的家,今天呢,老師就帶大家認識一種爬在墻上的動物,它就是壁虎。可是啊,有一只小壁虎遇到一個大麻煩,遇到什么麻煩呢,今天我們就來一起學習這篇課文《小壁虎結尾巴》。這個導入語言生動形象,并且聯(lián)系到小學生的生活實際,激發(fā)小學生的好奇心,讓他們更好的投入到課堂的學習中。
(三)創(chuàng)設情境法
語文教材中的不少課文,或敘述了生動的故事,或描寫了美妙的景色,此類課文,可選其中精彩的畫面或精彩的情節(jié),通過具體形象、聲情并茂的表述,來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教師在上課前依據(jù)要講的內容、豐富的表情等形成一個情景、一個氛圍,以真實的環(huán)境把學生帶入文章描述的情境中去,引起學生共鳴。
例如:《桂林山水》可這樣導入新課:同學們,我們偉大的祖國是一個美麗的大花園,而桂林則是這個大花園中一顆璀璨的明珠。那里的山是那么奇,那么險,那么秀;那里的水是那么清,那么綠,那么靜。誰到了那兒,都會被那奇特的風景所陶醉,被那美妙的景色所感染。今天老師就帶大家去走一走,看一看。這樣導入,學生就會被桂林山水的美妙所吸引,同時也對桂林山水的主要特點有了初步的了解,他們就會全身心進入課文描述的境界中去,投入到課文的閱讀和景色的欣賞中去。
(編輯:龍賢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