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玉華
摘 要:作文是語文教學的重中之重,想要擁有較高的寫作水平,素材的積累是首要的。教師在平時的教學過程中,要注意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思維方式以及語言表達能力,要引導學生從多種途徑進行寫作素材的積累,從而提升學生的寫作水平。文章從素材積累的重要性和素材積累的方法兩方面加以研究。
關鍵詞:初中語文;作文;積累素材;途徑
中圖分類號:G633.34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8-3561(2016)32-0023-01
初中語文教學中有著很多的重點和難點,作文作為其中一個比較特殊和關鍵的教學環(huán)節(jié),向來都是難點所在。太多的學生對于作文這個模塊有著一肚子的苦水,被迫寫出來的作文往往是千篇一律的流水文,有的學生甚至對寫作有一種恐懼感。從初中語文考試來看,學生普遍在寫作文時不知道如何下手,下手了又不知道寫什么,寫了半天連自己都不知道寫的是什么,這是學生普遍面臨的問題?,F(xiàn)在采用的教學方法普遍是用一些優(yōu)秀作文進行示范,意在讓學生進行學習,然而這種方法只能治標不治本。如果腦中沒有足夠的素材積累,問題就無法得到根本的解決。
一、素材積累的重要性
想要獲得寫作的成功,素材的積累是一個前提和基礎,就像是一棟大樓的地基。學生只有擁有豐富的素材作為基礎,才能寫出高質量的文章。積累寫作素材的過程不單單是為了讓學生寫出好的作文,還能在積累素材的過程中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閱讀習慣,在拓寬學生知識面的同時,還能豐富他們的閱歷,讓他們在不斷的閱讀過程中完善和提升自我,得到本質上的升華。積累素材的過程非一朝一夕可以完成,需要引起教師和學生共同關注,要有一顆恒心,使之成為一種習慣,久而久之,當素材積累到了一定的程度,寫作這道難關自然會被攻克,學生整體的寫作水平就會有一個大的提高。要讓學生懂得,寫作素材的積累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寫作素材具有比較零碎、寬泛無邊、多樣復雜等特點,它的來源廣泛,通過日常的生活觀察可以獲得,通過平時的閱讀瀏覽可以獲得。無論素材來源于哪里,都不能一概照搬,應有自己的思考和體會。教師要引導學生對積累的素材融入自己的感悟、進行加工和創(chuàng)造,還要引導學生在積累素材前進行深刻理解,有選擇性地進行積累。只有這樣,學生才能更好地積累寫作素材,才能真正掌握素材積累的方法。
二、素材積累的方法
(1)源于生活。有人說過,藝術源于生活。寫作又何嘗不是一門藝術。如果脫離了生活,那么任何一個作品都是沒有生命力的,也是毫無生氣的。因此,需要注重在日常生活中進行素材的積累。如班級中發(fā)生的事、生活中的趣聞、社會時事等等,都可以作為積累的素材。教師要加強對學生觀察能力的培養(yǎng),引導學生從平時生活中得到他們需要的信息、提煉他們所需要的素材,從而完成素材積累的過程??赡軐W生對每天所發(fā)生的事已經(jīng)司空見慣了,那么,就需要培養(yǎng)學生一種善于觀察的習慣。教師可以要求學生在每天放學前,對當天的所見所聞有一個記錄,可以是任何方面的。在堅持一段時間后,習慣便會養(yǎng)成了。
(2)源于閱讀。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閱讀和寫作相輔相成,要完成素材的積累,提高寫作水平,讀書就顯得尤為重要。多讀書,讀好書,勤于積累,就算是寫作基礎再差的學生,也有學會寫作的那一天。學生一旦掌握了積累素材的要領,那么寫作就會變得一點也不可怕了。很有可能還會偶爾來個神來之筆,一鳴驚人,抑或是使寫作如行云流水,揮灑自如。想要寫好作文,多讀書是必不可少的過程。寫作是一個輸出的過程,想要輸出就要吸收。教師需要對學生進行必要的引導,讓他們對中外文學名著、歷史典籍等產(chǎn)生興趣,從而進行深刻的閱讀。無論是什么題材的,只要有收獲都是可以讀的,都可以為寫作素材的積累提供幫助。
(3)源于寫作。生活與閱讀的素材積累完畢后,就該將其應用到寫作中了,正所謂“養(yǎng)兵千日,用兵一時”,只有真正嘗試過后,才會發(fā)現(xiàn)自己的不足之處。例如,在寫作《美麗的秋日》這一作文時,同樣的作文題目,不同的學生寫出來的作文肯定是有很大差異的。只要學生能運用不同的修辭手法,將平時積累的寫作素材加以合理運用,就能寫出好的作文,學生的寫作水平就會得到提升。此外,學生寫的優(yōu)秀作文就是好的素材,教師要引導學生互相借鑒、互相分享,這樣,可以激發(fā)學生的寫作興趣,讓他們對素材積累有一個更好的認識,能夠一舉兩得。
(4)源于新媒介。在當今信息時代,通過傳統(tǒng)書籍等渠道獲取的知識已經(jīng)遠不如通過新媒介獲取的多了。人們獲取知識的途徑更多了,可以通過電視、電腦、手機等工具來獲取信息和知識。這種快餐式的信息獲取方式,其特點是多而雜,需要學生進行記錄或運用其他方式牢記下來。
三、結束語
總之,語文中的作文教學始終是一個需要攻克的難關。語文教師要做到的是以學生為本,因學而定教,根據(jù)不同學生的實際情況制定相應的教學策略,通過多種方法引導學生進行素材的積累。教師在平時的教學過程中,要注意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思維方式以及語言表達能力,從而提升學生的寫作水平。
參考文獻:
[1]周燕.作文就是生活——學習葉圣陶作文教學思想札記[J].中學語文,2011(10).
[2]張旺平.積累寫作素材的有效途徑[J].成才之路,2012(31).
[3]劉仁生.試析如何引導初中生積累寫作素材[J].中學教學參考,2015(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