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有英
摘 要:在數學教學中,練習是學生掌握知識的重要過程。尤其在新課程理念下,課堂練習是決定高效數學課堂的重要環(huán)節(jié)。對于教師來說,通過課堂練習就能了解上課的質量及學生的掌握情況,它是檢驗教師上課有效性的重要途徑。對于學生來說,它可以幫助學生加強對知識的理解與應用。
關鍵詞:課堂練習;高效數學課堂;遷移;教學策略
新課改理念下要求將課堂還給學生。與以往不同,數學課堂更要求“精講多練”,讓學生在練習中獲取知識、掌握知識??梢娬n堂練習在高效數學課堂中扮演著舉足輕重的角色。在短短的40分鐘內如何高效地完成一節(jié)課,這就要求教師把握好對課堂練習的處理。以下是我通過這幾年的教學工作總結出的一點經驗。
一、“過馬路”式策略
“過馬路”是一個大家都很熟悉的事件,首先看紅綠燈,確定是綠燈后,穿過馬路到達馬路對面,這跟我們平時的課堂練習設計有著極大的相似性。上課前老師先得把握課本內容的重難點以及教學目標,然后設計相應的課堂練習對學生進行訓練。該策略主要是對基本知識、基本能力的訓練。要求平穩(wěn)扎實,面向每一個學生。適用于新授課,尤其是概念課的練習。該策略的實施需要注意以下幾點:(1)教師要熟讀教材,了解與本節(jié)課相關聯(lián)的內容,在課前要明確本節(jié)課的重難點,這是每個老師上課前必須要做的。(2)設計與教學目標平行的練習題。教師在明確了教學重難點后,根據學生的情況設計相應的練習題。
“過馬路”式的教學策略,是理科每一節(jié)新授課課堂練習設計的一般模式。如:“橢圓的定義及標準方程”第一課時,我給我的學生設計的課堂練習僅僅圍繞定義和標準方程,讓學生能認識什么樣的圖形是橢圓?什么樣的方程表示橢圓?雖然這部分比較簡單,但是越簡單越是學生容易犯錯誤的地方。不要擔心你講得簡單,基礎打好了才會有上升的空間。沒有扎實的基礎,就更沒必要談能力了。
二、“蓋大樓”式策略
練習的設計應該嚴格圍繞教學目標,抓住重難點,分層設計。讓每個學生都得到發(fā)展。根據學生的認知特點,練習一般都要經過“感知—理解—掌握”這三個階段,設計練習也應該先基礎后變式,由簡單到綜合,由直觀到抽象,層層遞進。給不同層次的學生以提升的空間,注重學生的個體差異,使其有所提高。因此我們一般上課基本都采用的是“蓋大樓”式的練習策略,要求由淺入深,逐步強化。適合新授課的二、三課時及復習課,尤其是高三的專題復習。這類課堂練習策略一般有以下三個步驟:
1.“打地基”引入
這是一般課程設計的前提,課堂練習的設計也是一樣,跟上述“過馬路”式的策略一樣,在這只是通過一兩道簡單的基礎題給學生熱身。
2.“變式”鞏固
變式訓練是數學經久不衰的主題,它是在“打地基”的基礎題上,對題目進行變動,讓知識遷移,提升學生的變式思維能力,對知識進行鞏固。如:在“數列”中利用公式求通項和時只要滿足an-an-1=a,(a為常數)我們就可以很快知道它是等差數列,用公式解決。但是若將上式變?yōu)閍n-an-1=A(A為關于n的式子)怎么解?由此完成知識的遷移,累計相加求通項和的方法就誕生了。
3.“精裝修”強化
這一步是分層教學的關鍵,它是在前兩步的基礎上引進一些高考題目,讓有能力的學生進一步提升能力,也讓學生了解一下高考題型。這一步我們在課堂練習中都在做,高考鏈接是數學課堂的亮點,尤其對學習好點的學生是一個很好的提高。
三、“誘導”式策略
以實際生活中的相應實物、事件為素材,將其應用于課堂練習中。誘發(fā)學生的好奇心,加深其對知識的理解。如“獨立性檢驗”中,教師提出問題:性別是否與數學學習的好壞有關系?頓時教室里就會沸騰,借此契機將獨立性檢驗介紹給學生,他們會迫不及待地想知道這個問題的答案。學生學習興趣高漲,然后再選取相似的實際問題讓學生進一步鞏固。此策略也適用于三角函數、解三角形、概率統(tǒng)計的練習題設計。
四、“動手實踐”式策略
數學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讓學生在現(xiàn)實生活中感受數學的存在,數學的奇妙,從而不斷增強對數學的學習興趣。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從生活中獲取知識更是其樂無窮。例如,我在講解“三角形”這節(jié)課時,設計了讓學生自己動手測量學校宿舍樓高的練習。課前讓學生準備了測量工具、三腳架、量角器、卷尺。然后在第二天上課時,直接把學生帶到宿舍樓前,分成八組,共同合作分別測量,然后各組計算數據。每組測量計算的數據都不一樣,完了我給學生提供樓高的真實數據。有些組的學生測量計算的數據誤差很小,很接近實際數據,學生都很高興,頓時充滿成就感。
這個練習把學生從課堂帶到戶外,讓學生充分與大自然接觸。從學生的生活實際出發(fā),采用很貼近學生的實物為素材,增強真實感,讓學生體會到數學的無處不在。這樣的練習學生興趣十足,在學生的合作交流中愉快地解決了樓高問題。實踐練習充分發(fā)揮了學生的主觀能動性,讓學生在實踐中獲取知識。
參考文獻:
陸晨.高中數學課堂練習設計有效性的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11.
注:本文為甘肅省“十二五”規(guī)劃課題,課題批準號:GS[2015]GHB0563。
編輯 李建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