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士娟
語文課程標準強調(diào):要為學生的自主寫作提供有利條件和廣闊空間,減少對學生的束縛,鼓勵自由和有創(chuàng)意的表達。學生以真實的生活和情感為題材,用真話寫出來的文章才是有價值的文章。
怎樣才能讓學生寫出好文章呢?下面我結(jié)合日常教學實踐,來談談自己的看法。
作文教學是一個日積月累的過程,在日常的語文教學工作中,時刻都存在著作文教學的契機。在課堂上,教師要充分利用現(xiàn)成的教學資源。每一篇課文都是極好的范文,如:《濟南的冬天》《背影》《走一步,再走一步》等。要讓學生認真學習這些經(jīng)典作品,欣賞這些美文的語言,體會作者的寫作思路,感悟作者的寫作心路。讓學生思考如果自己寫會怎樣來寫,理解作品的精彩內(nèi)容,誦讀積累,并找一些相關、相似的美文供學生欣賞、積累。
語言積累是寫好作文的基礎。巧婦難為無米之炊。要想寫好作文,單靠語文課堂上的知識積累是不夠的,所以,常規(guī)作業(yè)應要求學生每周達到一定的閱讀量,并且好詞好句、美文的摘抄也要達到一定的量。不僅摘抄,還要求背誦,并且能用摘抄來的字句寫成優(yōu)美短文。另外,還建議學生用自己的眼睛去發(fā)現(xiàn)生活中的美,在日常生活中多觀察身邊的人和事以及周圍的環(huán)境,把看到的、聽到的有意義的內(nèi)容記下來,寫出自己的感受。所見、所聞、所感積累多了,既充實了寫作素材,又豐富了孩子的感情,可以幫助孩子逐漸接觸社會,明白許多做人的道理。
多給學生展示的機會。表現(xiàn)自己是每個學生的內(nèi)心需求,教師可以在班級里給學生多種多樣的展示機會。每天可設上課后的前三分鐘為自我展示時間,內(nèi)容自定,全班同學輪流上臺,要求學生展示最好的一面。長期堅持下來,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提高了,寫作水平就會有進步。另外,還可以讓學生輪流值日,把班級的日常工作記錄在案,并在每周的班會上總結(jié),不僅要有口頭表述,還要形成文字,看誰能用最貼切的語言來描述生活,給每個孩子表現(xiàn)自己的機會,讓他們在班級舞臺上展現(xiàn)自我。在班級中,還可以時常進行習作評比,把好的習作張貼出來。每個學生都希望自己的作品被別人欣賞,于是都會努力寫好作文。
多給學生練筆的機會。每周的作文課,要給學生詳細講解寫作章法、文章結(jié)構。課堂上不定時的片斷練習,要求學生做到短而精。要求學生每天寫日記,日記內(nèi)容不能空洞無物,提倡有感而發(fā),自由作文。教師適時輔導,指點修改,并向報刊推薦優(yōu)秀作品,以提高學生的寫作興趣和自覺性。有了興趣又有自覺性,何愁學生寫不出好文章?
葉圣陶先生說過:生活猶如泉源,文章猶如溪流,泉源豐盈,溪流自然活潑地晝夜不息。我鼓勵學生讓生活走進作文,用自己手中的筆來描述生活。
當然,要讓學生寫好作文并非易事。滴水穿石非一日之功,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我相信,只要持之以恒,鼓勵學生多觀察、多思考、勤積累、多練筆,就一定能提高他們的寫作能力。
(責 編 曉 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