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芳
摘 要: 在課堂教學過程中,一個很好的導入能夠將學生的注意力很快地吸引到所學的內容中去,集中精力完成一節(jié)課的學習任務。本文就如何有效地進行導入教學進行了探究,更好地為教學服務。
關鍵詞: 語文課堂 有效導入 導入策略
隨著科技的進步,教育變得尤為重要,教育方法的有效與否關系著學生未來成長的好與壞。在語文課堂上,如何有效地將學生的注意力吸引到課堂上是一項值得研究的問題。導入教學是在整個課堂的基礎,發(fā)揮著十分重要的作用。如果有一個良好的導入設計,那么就會給一節(jié)課的學習準備一個十分完美的基調。好的導入,能夠影響課堂節(jié)奏的穩(wěn)定并且能夠幫助老師很好地完成一節(jié)課的教學工作。良好的導入策略能夠達到一個完美教學的開端。
1.導入的重要性
1.1盡快進入學習狀態(tài)
每節(jié)課的開始,學生剛剛從下課時放松的狀態(tài)轉換到認真學習的狀態(tài),如果不能夠很快地安定下來,那么很有可能一堂課學生都沉浸在課下游離的狀態(tài)中,為了盡快安定學生的情緒,將學生的注意力很快轉到學習中,老師就必須吸引學生的注意。良好的導入能夠幫助老師。一個巧妙的導入設計,能夠讓學生的興奮點直接轉移到老師教授的內容中,讓學生主動對學習內容產生興趣,這樣,教學才能夠在學生的積極參與下達到良好的效果。
1.2明確教學目的
課堂,不僅是老師的或者學生的,而且是兩者共同參與共同學習的場所。老師和學生對于每一節(jié)課要求講授的內容和學習的內容必須有清楚的認識。那么,在正式講授之前,教師應該有能力讓學生了解每節(jié)課需要學習的內容。讓學生了解了教學的目的,才能夠讓學生在課堂上積極尋找需要學習的知識。通過導入,能夠自覺地以教學目的約束教師的教授進度,也能夠幫助學生學會怎樣學習,并且學會對自己的學習生活進行反思和提醒。
1.3教學內容的承上啟下
導入的目的,不僅要導入新的知識,還要做到對以往知識的啟發(fā)。在引導學生學習新的內容的同時,能夠做到聯(lián)系舊的知識,將難以理解和沒有太多聯(lián)系的內容,通過舊知識由表入里,趣味性的導入,幫助學生理解,激發(fā)學習興趣。這樣不僅能夠很簡單地將新的內容呈現(xiàn)在學生眼前,還能夠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以前的舊知識,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和接受新知識的能力。
2.中學課堂導入設計原則
導入已經(jīng)成為課堂教學不可缺少的一部分,靈活有效的導入能夠幫助教師掌握教學節(jié)奏,這不是簡單的規(guī)范式的應用,而是需要根據(jù)實際情況進行設計的環(huán)節(jié)。中學語文課堂有自己的特點,中學生相對于小學生有了很大的不同,因此,中學的導入設計必須有自己的特點。
2.1結合學生實際情況
青春期的中學生處于一個迅速成長的階段,這個階段的他們敏感自尊,但又是學習緊張的特殊時期。高中語文的學習是一個素質提高的學習階段,需要大量的積累和刻苦的學習,所以,語文教學必須能夠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滿足探索的欲望并且激發(fā)他們的興趣。中學語文課堂導入設計必須以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為目標,減輕學生的學習壓力,讓學生能夠主動學,主動掌握知識。
2.2導入設計要有針對性
課堂教學的目的是快速傳授知識,在教學過程中的每一項活動都是為了這一目的服務的,所以,導入設計時要對這一目的進行針對性的加強。主要做到三個方面:第一,要針對教學課文的內容進行設計。第二,要針對教授的對象進行專門的優(yōu)化。第三,導入設計要針對教學的實際情況靈活設計。
2.3導入設計要有啟發(fā)性
啟發(fā)性要使得學生對未知的知識有學習的欲望,通過相關的事情激發(fā)他們的聯(lián)想和想象,以發(fā)散性的思維對待出現(xiàn)的問題和新的知識,開拓學生的思路。這種振奮的學習狀態(tài),是老師幫助學生更好地學習的一種行之有效的方法。積極的思維活動能夠幫助學生獲得更多的知識,也能夠幫助老師更多地傳授知識。為了達到導入的啟發(fā)性,在導入設計的時候,要給學生留下適當?shù)目臻g去想象,舉一反三地學習,達到教學目的。
2.4導入設計要有簡潔性
作為課堂的起始部分,導入設計是作為課堂大餐的開胃菜,不能夠喧賓奪主,因此簡介的導入才符合一個完美的教學計劃中的一環(huán)。簡潔才是智慧的靈魂,導入設計雖然重要,但它只是教學環(huán)節(jié)的一環(huán),在設計時要注意用最簡潔的語言傳達生動的意思,不可長篇大論,影響課堂節(jié)奏。
3.課堂導入策略
3.1趣味導入法
學生的注意力很容易被有趣的事情吸引,在語文教學中,用有關教學內容的奇聞逸事,或者神話傳說之類的小故事能十分有效地吸引學生對課堂的注意力。以下幾種方法可以有效達到吸引注意力的目的:
第一,故事導入。雖然中學生處于迅速成長的階段,但是還是殘留著童年的一些心態(tài),更多的時候他們還是傾向于玩耍,用生動的故事誘發(fā)學生的想象力,對教學內容產生探究的欲望,就會達到導入的目的。
第二,視頻導入。語文教學很容易就會變成枯燥無味的說教,很難提高學生的學習欲望。使用多媒體教學過程中,利用好資源,比如相關視頻,生動直觀地展示教學內容,能夠創(chuàng)造良好的學習氛圍。
比如學習《鴻門宴》時,因為許多同學對長篇的文言文沒有興趣,所以我們可以讓孩子們看一段鴻門宴的影視材料,從影視作品中觀察項羽、劉邦、范增、樊噲和項莊等主要人物的行為表現(xiàn),這樣不但可以激發(fā)學生興趣,還可以讓學生了解前因后果,對全文有詳細的把握和深入的了解。
3.2疑問導入法
學而不思則罔,思考在學習過程中是一項不可或缺的環(huán)節(jié)。通過設置疑問的導入,比如提問、相互比較等,引發(fā)學生對內容的聯(lián)想,積極主動地參與到思考討論中,在課堂開始的時候就將學生的注意力引入到課堂中。師生一起去探究,去思考,去學習。
導入環(huán)節(jié)設置懸念,讓學生猜測老師講解的內容,在一定程度上激發(fā)學生學習和求知的欲望。通過懸念的設置,能夠創(chuàng)造積極主動共同學習的氛圍,抓住學生的注意力,解開懸念的過程也就是學習的過程,在輕松自由地氛圍中就學習了知識。
這里以先秦散文《燭之武退秦師》為例。諸多同學都對文言文望而生畏,往往產生厭學心理。本節(jié)課我們就要結合教學內容設置懸念,吸引學生深入探索。我們可以提出問題:春秋時期,秦晉兩個大國提虎狼之師要合力滅掉鄭國,鄭國無力為戰(zhàn),在危亡之際,有一位傳奇人物燭之武憑借三寸不爛之舌讓鄭國化險為夷。同學們想知道燭之武是怎樣承口舌之利,化解百萬雄兵的嗎?……這樣通過簡單的鋪設和懸疑設置,能有效激發(fā)學生的學習欲望,為高效課堂奠定基礎。
3.3感染導入法
語文,學習的不僅是語言應用的知識,而且是一種情感。情感,能夠營造氛圍,將學生帶入到情境之中,根據(jù)不同的教學內容可以創(chuàng)設不同的情境,這樣的導入方法能夠取得不錯的效果。通過一定的語言或者音樂都能夠達到這樣的目的。
感染導入法比較適合情感濃厚的詩歌和散文。比如《蜀道難》是一首古風,比其他唐詩長,而且許多陌生的詞匯,同學們相對不好理解和記憶。為了加深學生的印象,我們可以先播放音頻作品,讓同學們一遍觀看蜀道奇觀,一遍傾聽名家朗讀《蜀道難》,這樣便于同學們形象理解蜀道之難,感受作者對祖國山河強烈的熱愛之情,揭示出當時太平景象后潛在的危機,透露作者對國事的憂慮和關切。
4.結語
作為課堂教學的第一項內容,導入的設置可以多種多樣,根據(jù)不同的教學內容、不同的教授對象可以采取不同的方法。一個精彩的導入,是一堂完美的教學內容最重要的開始。教師應當掌握好導入設計的方法,用到實際教學中去,讓學習更加輕松。
參考文獻:
[1]吳江.未成曲調,情已在先——例談語文課堂導語[J].文教資料,2010.36.
[2]王輔昌.淺探中學語文課堂的有效導入[J].現(xiàn)代語文:中旬.教學研究,2012.4.
[3]李超.淺談中學語文課堂導入的有效性[J].新課程·中旬,20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