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文
我校是一所半寄宿制學校,有三分之二的學生來自農村,學校學生出現(xiàn)了“三多三少”現(xiàn)象,“三多”即,留守兒童多,單親子女多,下崗子女多?!叭佟奔?,生源少,優(yōu)秀生少,合格生少。因此在數(shù)學學科上,學生厭學,不能主動學習,后進生比較多,針對這一學情,我校數(shù)學教師多次研討,達成共識,全力轉化后進生,提高及格率和優(yōu)秀率,確立“優(yōu)生名校,后進生養(yǎng)?!钡慕逃砟?。充分對后進生實施多元化發(fā)展性評價。把“一好”拆成“多好”,讓后進生也找到了一次做好學生的感覺,樹立后進生“每天進步一點點”“進步就優(yōu)秀”的學習理念,樹立教師“堅持激勵教育,賞識教育,綠色懲罰教育,嚴格中有愛,懲罰中有尊重”的管理理念,讓后進生在被愛中學會愛,在被尊重中學會尊重,真正實現(xiàn)對后進生的關愛、信任、寬容、理解、呵護和陽光般的關懷和幫助,讓后進生在數(shù)學學科學習中找到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和數(shù)學素養(yǎng)。下面談談我在數(shù)學教學中的幾點做法:
一、培養(yǎng)后進生良好的學習習慣
后進生之所以差的原因是不會學習和不能自主學習。因此,我改變以往的教學方式,每天給學生留預習作業(yè),發(fā)閱讀提綱,每天20分鐘引領學生從閱讀教材開始,教給學生如何預習,讓學生通過教師的指導,自主獲取知識,構建知識結構,每個后進生做好讀書筆記,他們經(jīng)過一段時間的訓練,學會了歸納整理知識要點,從最初的背定義、例題入手,逐漸在學習中體驗到自己能通過閱讀教材學會一些知識,有了初步成就感,樹立了自信心,便有了強烈的探究欲望和求知欲。學生在堅持中逐漸喜歡上數(shù)學,有了學習的興趣,實現(xiàn)了“先學后教”。學生在掌握并吃透教材知識上,獲得成就感,實現(xiàn)了“讓課堂充滿生命活力,讓每一個孩子在課堂上都有展示自己的機會,讓學生成為數(shù)學學習的主人”。
二、教會后進生記憶的方法
在學習上優(yōu)秀的學生與后進生的差別很大程度上就取決于記憶上的差別,因此要轉化后進生,就要授之以漁,加強學生對知識的掌握程度。例如“記憶數(shù)軸概念要記住它的三要素:原點、正方向、單位長度,再比如涉及切線問題時讓學生記住“有切點,連半徑證垂直”“無切點,作垂直,證半徑”,讓學生在和諧的氛圍中通過記憶比賽,強化記憶,不斷鞏固扎實記憶,有效訓練記憶內容,內化為自己的知識。
三、搭建展示平臺,促進學生有效參與
在教學中我采取“低起點、精講多練,小坡度,快反饋,勤矯正的教學原則,放低教學要求,由易到難,由點到面,以舊帶新,不僅鞏固了所學知識,還加強了學生對新內容的理解。我針對后進生設計一些問題,盡可能多給學生“消化”時間,給后進生展示的機會,激勵學生、賞識學生,讓學生在全體同學面前樹立自信。相信自己能夠學好數(shù)學,增加參與熱情。
四、階梯訓練,學后梳理、反思
在課后鞏固中,教師應設計好習題,注重基礎,注重層次性。先對教材知識習題進行理清,掃樓梯式訓練,由淺入深,用“慢”和“磨”的練習方式,達到學生對知識的準確把握,通過學生錯題糾錯和反思進一步提高解題的準確性和解題速度。
五、建立合作學習小組,互助互進,共同提高
在學生中形成兵教兵,比學趕幫的良好氛圍,幫助后進生樹立自信心,打好基礎知識,提高學習興趣和能力。針對學生自學中暴露出來的問題或訓練中存在的錯誤,教師引導學生討論,讓會的學生教不會的學生,教師只做評定,補充更正。“兵”教“兵”也體現(xiàn)在課后,對學習上的“困難戶”教師指定同學去幫,單獨輔導,優(yōu)秀生與“困難戶”搭配坐在一起,同住一個寢室。他們結成幫扶對子,成為朋友。事實證明,一幫一,“兵”教“兵”活動不但能解決困難生問題,也能促進學優(yōu)生的學習能力、表達能力、分析能力的提高,使學優(yōu)生自己能學習上有緊迫感,也把自己理解的東西表達出來,這本身就是一種提高,學者提出這就是“兵”教“兵”的魅力。
六、“做”中學
讓學生動起來,課堂上,每一個環(huán)節(jié)都讓學生“做”,邊看邊動手操作,動眼觀察,動口交流,學生能親身感悟知識產(chǎn)生和發(fā)展的過程。學生在做的過程中,不僅學會了知識,更重要的是學會學習、學會應用、學會提高,為可持續(xù)發(fā)展創(chuàng)造條件。只有學中做,做中學,才能形成自學習慣。只有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自學習慣,和做事的好習慣,才會不依賴別人,什么事都自己動手操作,養(yǎng)成勤快、愛活動的習慣。
我認為,后進生比優(yōu)秀生更需要關注、呵護,作為一名數(shù)學教師應該充滿愛和責任,只有這樣,才能真正轉化后進生,才能使其轉變思想,熱愛數(shù)學,熱愛學習,才能成就每一個學生,為學生一生奠基。
編輯 段麗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