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玲
摘 要:英語作為初中課程的重要組成部分,閱讀則是英語教學的難點同時也是重點。采用有效的教學方式和手段來提高初中英語閱讀的教學質量,對于提升學生自身的語言組織能力以及文本分析的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同時對于開拓學生自身的知識面和眼界也具有良好的幫助作用。以構建和運用有效的初中英語閱讀模式為研究對象,希望對于更好地提升學生的初中英語閱讀能力提供一定的理論幫助。
關鍵詞:有效閱讀;英語;現狀;措施
閱讀環(huán)節(jié)是初中英語教學當中的重要教學環(huán)節(jié),對于提升中學生的英語語言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幫助。作為初中學生的語法、理解能力以及詞匯的綜合體現,初中生的閱讀能力提升具有重要的意義。教師在英語閱讀課程教授過程中,要靈活地根據學生的情況以及教學任務來選擇教學方式以及內容,另外,在教學過程當中完成教學經驗的積累,從而逐漸地建成完善、高效的英語閱讀能力提升的教學模式,充分激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新性思維和意識。注重提升學生的合作探究以及自主學習的能力,從而更好地貼合當前素質教育的基本要求。
一、初中英語閱讀能力教學的基本現狀
在新課程改革日趨深入以及素質教育不斷推進的今天,教師、學校乃至整個教育部門都在以更加開放的姿態(tài)來進行教學方式的創(chuàng)新,通過多媒體設備的購置使用以及教學內容的不斷優(yōu)化,在很大程度上對于初中英語的教學效率和閱讀質量起到了提升的作用,但是當前在初中英語的閱讀教學當中依然存在一定問題,具體如下:
1.教學方式相對單調而且枯燥
傳統(tǒng)的英語課堂當中,占主導地位的是教師,學生只是被動地接受。閱讀的教學基本上以閱讀的材料作為基本載體,來進行單詞、生字以及語法等知識的教授,長期以來學生在枯燥而且單調的教學環(huán)境當中,失去了對閱讀學習的興趣和積極性,學習效率以及學習質量也相對低下,這對于閱讀教學的有效性造成極大限制。
2.教學重點不夠突出
目前初中英語教學的重點為對句法以及語法進行分析,明細文章的主旨以及解題技巧的教授三個方面,但是對于文章本身的內在邏輯以及情感的變化卻往往容易被忽視,怎樣更好地進行閱讀材料的構思模式以及表達方式的構建,從而幫助學生進行英語閱讀思維習慣的建立,進一步提升學生的審美能力以及鑒賞能力,逐步激發(fā)學生對英語學習的重點以及主動性。
3.學生在教學中的主體地位被忽視
當前初中英語的教學主體為教師,教師負責教授,學生只是被動地學,在此過程當中學生沒有進行思考教學、參與討論以及對于閱讀材料進行深入理解的實踐。對于激發(fā)學生閱讀的潛能具有較大的阻礙,最終讓學生成為素質教育當中的“犧牲品”,不利于平等、和諧且自主的教學課堂的建立和形成。
二、進行初中英語有效閱讀模式構建的具體方式
1.拓展教學內容,加強知識儲備
進行初中英語有效教學模式的構建不應該僅僅限制在進行主旨以及字詞的分析,應該想辦法來使初中英語教學模式有效性的最大化,以進行文章材料的閱讀為依托,進行教學內容的拓展,從而積極地提升閱讀教學的實際意義和價值。例如,在實際教學過程當中學生可以將凈化的語段作為早讀的閱讀材料,通過記憶以及背誦來幫助學生累計寫作的素材,從而為提升學生未來的英語寫作能力提供必要幫助。另外,還要鼓勵學生進行課外閱讀的拓展,組織學生進行廣泛的溝通和交流,從而構建起輕松、和諧且自由的課堂氛圍,保證課堂能夠充滿活力與生機。
2.采用激勵式的教學方法
學生在當前的英語閱讀教學環(huán)境下,普遍存在一定的恐懼感。作為教師應該及時地發(fā)現學生在此過程當中的進步,并且采取有效的激勵措施和必要的鼓勵,這對于提升學生的閱讀熱情和興趣具有重要的意義。作為教師在教學過程當中要采用激勵的方式來進行教學,正確地使用贊美的方式來幫助學生建立信心,從而讓學生充滿學習的興趣以及自信心。另外,教師可以定期組織“閱讀競賽”,通過這些互動的開展,幫助學生建立學習的意識,并且引導學生以更加積極而且富有興趣的態(tài)度投入到閱讀的學習過程當中去。
3.靈活地借助多媒體設備來提升教學的有效性
多媒體設備在教學活動中的不斷使用為創(chuàng)新教學的方式、豐富教學的相關內容以及活躍整體的課堂氣氛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同時對于激發(fā)學生英語閱讀學習的興趣也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在閱讀教學中,教師要提前制作PPT課件,以變換字形、更改字體顏色等方式凸顯閱讀重點與難點,設置閱讀流程,使學生逐漸掌握英語閱讀的技巧,從而引導學生主動參與到閱讀教學中來,建立自主閱讀能力與閱讀分析能力,提高初中英語閱讀教學效率。
總而言之,初中英語有效閱讀教學的合理實施是新課改發(fā)展下的必然產物,教師要進一步探索與尋找英語教學的新方式、新思路,促使初中英語閱讀教學始終充滿生命力與活力,加速構建高效英語閱讀模式的進程。
參考文獻:
王廣鵬.基于初中英語有效閱讀教學的幾點思考[J].華夏教師,2014(6).
編輯 謝尾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