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娣
摘 要:隨著現代教育理念和技術的發(fā)展,多樣化的教學模式被廣泛應用到教學課堂中。微課作為一種科學教學模式,可以強化教學的靈活性和科學性。在初中物理教學過程中,強化微課的設計和應用,可以有效提升教學效率和學生學習水平。探索微課的有效應用方式,是初中物理學科發(fā)展的方向和要求。
關鍵詞:初中物理 物理焦旭 設計實踐
一、微課概念簡述
微課作為一種新興的教學方法,就是通過微型視頻或者PPT的方式,以課題的方式,將一個單元的知識點濃縮起來,進行8到10分鐘的講解,實現知識點的專項功課,具有較強的專業(yè)性和科學性。作為一種新興教學模式,微課被廣泛應用在現代教學課堂上,特別是在小學和初中教學中,取得了良好的教學效果[1]。一般看來,現在常用的微課都以短視頻為載體,圍繞具體一個知識內容,在視頻中融匯了知識背景、基礎概念、方法、體系等教學要素。在運用微課過程中,教師利用微型視頻作為切入點,打開教學局面,再配合自身的深度講解,實現知識點的融會貫通,是一種利用現代信息技術的高效教學方法,具有“短平快”的特點,經過實踐教學檢驗,具有較好的教學效果。
二、初中物理微課設計原則
在初中物理教學過程當中,由于知識具有一定的抽象性和復雜性,所以學生學習起來難度較大,很多學生也由此產生一定的抵觸心理。在初中物理教學中運用微課,可以逐個攻破疑難知識點,并且通過微課之間的有機銜接,幫助學生構建物理知識體系,強化提升物理學習水平。但是,由于缺乏系統(tǒng)的理論指導,在運用微課過程中不注重教學原理,很多教師微課運用水平并不高,無法取得預期的教學效果,因此,在教學實踐當中,秉持一定的微課設計和應用原則,直接關系到物理課堂教學的成敗。
1.突出微課教育性原則
在初中物理教學過程當中,進行微課設計和應用,要始終秉持微課的教育性原則。作為一種科學的新型教育模式,微課的運用要發(fā)揮其教學功能。很多物理教師在進行微課教學當中,過于注重形式性,強調新鮮元素的引入,忽視了教育的本真目的[2]。從表面來看,微課設計豐富多彩,其中內容卻不夠豐富,核心知識點和教學思路不清晰,直接影響微課的教學效果。學生普遍被微課的多樣形式所吸引,甚至分散了注意力。因此,在初中物理教學實踐中,要注重微課設計的教育性原則,任何技術手段的應用,都要服務于物理教學目標。
2.強化微課情境性原則
在進行初中物理微課設計當中,要注意微課的情境性原則,通過微課,可以更好的營造物理學習氛圍和環(huán)境。在微課中,可以融入視頻、思維導圖和圖表等多種教學元素。對于初中物理學科而言,由于知識具有一定的抽象性和復雜性,對于初中生而言不容易理解。因此,在進行初中物理微課設計過程當中,要注意創(chuàng)造教學情境,將物理學科內在規(guī)律和生活實踐有機結合,提升學生的參與度和代入感,提高微課利用效率和水平。
3.提升微課趣味性原則
在傳統(tǒng)的初中物理課堂上,由于知識較為抽象和枯燥,教師又不注重教學方法的改進,因此整個課堂死氣沉沉。運用微課教學,可以有效提升課堂教學的趣味性。因此,秉持趣味性原則,是微課能否在初中物理教學中取得實際效果的關鍵。微課作為一種濃縮的課堂形式,在短短的8到10分鐘時間內,要運用多樣化的教學元素和方法,因此在運用微課進行教學的過程中,要保持學生注意力高度集中,提升微課的趣味性,是保證學生集中注意力的關鍵[3]。
4.發(fā)揮微課指導性原則
在初中物理教學中,微課并不能完全取代傳統(tǒng)教學課堂,微課的運用,要具有針對性和指導性,教師要通過課程設計,對教學內容和學生特點有一個整體把握,找到教學關鍵節(jié)點。利用微課,發(fā)揮其知識整合功能,對疑難知識點進行專項功課,并將微課和日常教學有機結合,實現教學模式的提檔升級,更好的發(fā)揮微課的指導引領作用。
三、微課在初中物理教學中的實踐應用策略
1.巧用微課視頻,解析物理理論
在初中物理學科當中,運用微課教學最為重要的方式就是運用微課視頻。通過微課視頻展示,可以實現物理抽象概念的直觀化呈現,對于學生理解和掌握物理知識,構建自身物理知識體系,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對于初中學生而言,很多物理定律和原理都具有較強的抽象性,教師通過微課,結構物理原理及規(guī)律,可以幫助學生更好把握課堂脈絡,縷清知識體系。
舉例來說,在進行“大氣壓強”內容講解時候,由于“大氣壓強”雖然現實存在,但是卻無法通過肉眼感知,因此很多學生都不理解。通過微課,就可以將“大氣壓強”知識更科學的呈現給學生[4]。在“大氣壓強”知識當中,最為重要的就是“馬德堡半球實驗”,但是在現代課堂條件下,開展這樣的實驗教學并不現實。但是,通過微課設計,物理教師就可以完整還原和呈現這一實驗過程,提升教學效果,幫助學生掌握相關的知識。
2.搭建知識橋梁,驗證物理現象
在初中物理教學中運用微課進行教學,一個重要作用就是幫助學生構建了物理知識和現實生活中的橋梁,通過微課,可以對物理原理和物理現象進行驗證,提升學生對于物理知識的認知程度。比如說,在初中物理知識體系中,“聲音及其物理特性”是重要的教學內容,對于物體振動產生聲音,學生可以結合實際,比較容易理解,但是對于聲音的傳播需要介質,很多學生很難理解。對于這樣的知識難點,就是就可以通過微課的方式,向學生進行專項講解,通過微課視頻,學生既可以看到物體振動發(fā)生的基本現象,同時也能通過專業(yè)的課程解析,了解到聲音在介質中的傳播方式,強化對于知識點的深層次理解,進而提升物理學習水平。在初中物理教學中,開展微課教學設計,還要注意課程評價和知識交流環(huán)節(jié)的設計,為課程討論和課后交流留足時間,提升微課運用效率。
參考文獻
[1]江煥華.“實驗探究型”微課的設計與制作——以初中物理“校園托利拆利實驗”微課為例[J].教育信息技術,2013(6):34-36.
[2]金龍.淺析初中物理教學中的“微課”教學法[J].高考,2015(7):17-17,18.
[3]李峰.初中物理“微課”教學的特點及改進措施[J].文理導航(中旬),2014(11):42-42.
[4]陸麗莉.基于“互聯網+”的初中物理微課的設計原則[J].教育觀察(下半月),2016,5(7):88-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