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雙燕
摘 要:作文作為高層次的語言學習活動,是學生語言理解與表達能力的體現(xiàn),也是培養(yǎng)學生想象力和邏輯思維能力的重要的手段。本文從教師在小學語文作文教學中的自我定位、學生寫作興趣的培養(yǎng)、學生知識和經驗的積累三個方面剖析了新課程小學語文作文教學的方法。
關鍵詞:新課程 小學語文作文 教學 教師
作文作為高層次的語言學習活動,是學生語言理解與表達能力的體現(xiàn),也是培養(yǎng)學生想象力和邏輯思維能力的重要的手段,然而,作文教學的成效不容樂觀,學生難寫,教師難改的現(xiàn)象仍然普遍存在,甚至有學生在作文時無話可說,難以下筆。面對如此難題,教師在選擇作文教學的方式方法時就應該更加謹慎,要以新課標的理論結合課堂實踐,用全新的觀念去認識小學語文作文的課堂教學,從而達到提高學生寫作水平的目的。[1]
一、教師在小學語文作文教學中的自我定位是搞好語文作文教學的前提
教師的自我定位,有助于調整師生在教學活動中的各自位置,從而使師生關系更加和諧,有利于開展教學活動。那么,教師怎樣的才能合理地在小學語文作文教學中進行自我定位呢?
首先,要分清楚小學語文作文教學活動的主體。作為新課標的實施者,教師應該清楚地知道,小學語文作文教學是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活動,教師在教學活動中只是處于客體的地位,學生才是教學的主體。只有認識到了這一點,教師才會把一切教學計劃的重心都轉移到學生身上,所以,在擬定小學語文作文教學計劃的時候,教師才會站在學生的立場上,制定適合學生的教學方案,包括合適的作文選題,基于學生寫作水平的作文要求,有利于學生積極向上的作文評價等等。其次,教師要明確教學目標的難易程度。分清教學目標的高低,有助于幫助教師實時調整自己的教學位置。當教學目標偏高的時候,可能“教”就會成為整堂課的重頭戲,教師可能會花很大一部分時間引導學生進入寫作狀態(tài),而當教學目標比較低的時候,教師的引導作用將顯得多余,那活動的對象又主要是學生本身了,教師在整堂課中的角色可能就是簡單的引導和監(jiān)督了。
最后,充分認識到教育者的重要性。作為教師,不管所授之課是一堂以學生為主體的課還是一堂以教師為主體的課,其作為教育者本身的角色是不變的。所以,要做好一名優(yōu)秀的教育者,就要學會引導學生學習,監(jiān)督學生學習,特別是在小學語文作文課堂上,要充分發(fā)揮教育者的作用,積極引導學生進入寫作狀態(tài),幫助學生開拓思維,監(jiān)督學生完成寫作任務。[2]
只有分清教學主體,明確教學目標,充分認識到教師作為教育者的重要性,才能在小學語文作文教學中完成正確的自我定位,營造和諧的作文教學環(huán)境。
二、學生寫作興趣的培養(yǎng)是關鍵
興趣是孩子最好的老師,古人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知者不如樂之者”。要培養(yǎng)學生的寫作興趣,作為教師,不僅要制定合適教學目標,正確的激勵方式,還要制定合適的教學方式。所謂合適的教學目標,就是符合學生認知水平和心理特點的教學目標。比如,可以根據不同的學習階段規(guī)定不同的寫作字數(shù),根據男女生不同的心理特點擬定不同的作文題目,比如,男生的動手能力比較強,女生對生活比較感興趣,那么教師就可以根據男女生不同的心理特點來布置不同的作為題目,比如男生的題目是《有趣的實驗》,而女同學的則是《當媽媽不在家的時候》,充分調動學生的想象力和記憶力,讓其有話可說。
作文題目力求新穎,切忌千篇一律,能激發(fā)學生的想象能力為最佳。對于作文字數(shù)的要求,教師可以根據學生自身的情況而定,切不可因為學生作文沒有達到規(guī)定字數(shù)而否定學生的作文。新課程改革倡導評價應“立足過程,走向發(fā)展”。“寫作評價要根據各學段的目標,綜合考察學生作文水平的發(fā)展狀況應重視對寫作的過程與方法、情感與態(tài)度的評價?!币簿褪钦f,應該重視學生在作文寫作中進步,哪怕是很小的進步,都不容忽視,學生的寫作方法,寫作投入的情感,都應該列入評價的對象中去,也許學生的整篇文章的質量不夠樂觀,可是當中有那么一兩個句子一兩個詞語,教師在進行作文評價的時候,也不能忽視。
而教學方式的制定,也應該以學生的認知水平和心理特征為基礎。一般而言,寫作教學包括三個過程:引入話題(安排任務)—— 進行任務并完成 —— 教師評價。引入話題時,教師應該注意到小學生的想象能力比較強,而邏輯思維能力有待提高。教師可以通過游戲和大家一起故事等來培養(yǎng)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再通過復訴的方式來強化思維,加強記憶力。幫助學生進入任務。比如:任務是寫一篇讀后感,教師可以讓學生以復述的方式講述所讀文章,幫助其完成基本的記憶過程,然后圍繞文章內容、結構、寫作方式等來引導學生進行更深層次的思考。在學生進行任務時,教師應隨時關注學生任務的完成情況,對于不能自己完成任務的學生,教師應該試著激發(fā)其想象力,幫助其完成寫作任務。而對于任務的布置,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的情況和教學目標的高低來確定??梢宰寣W生單獨完成任務,也可以讓分組完成任務,還可以讓學生扮演教師的角色互相改作文,讓學生在新奇寬松的環(huán)境下獲得寫作的靈感和快樂。
三、知識和經驗的積累是基礎
寫作是一個知識輸出的過程,而輸出是以輸入為基礎的。輸入的過程就是知識和經驗積累的過程。要擴大學生的知識積累量,閱讀不失為一個好方法。古人云: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讀多了,記多了,自然就會有話可說,有東西可寫。所以,為學生擬定一定的閱讀目標,幫助其培養(yǎng)良好的閱讀習慣,是有助于學生作文水平提高的。但是,古人亦云:讀萬卷書,行萬里路。只有書本知識的輸入是遠遠不夠的,有的作文需要學生在生活中獲得的真切體驗。比如說,作文《成長的煩惱》,就需要其對自己成長經歷有足夠深刻的體驗,那么,如果教師把有如《成長的煩惱》這樣的作文題目布置給低年級的學生就欠妥了,因為其不具備寫該作文的體驗,即生活經驗。而生活經驗的積累,則需要老師和家長的配合,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可以建議家長帶學生出去走走,多讓學生參加些課外活動,增長學生的見識,讓學生在生活中獲得豐富的成長經驗。
總之,由于小學生自覺性較差,邏輯思維能力和分析能力不強,語言表達能力正處于形成和發(fā)展的關鍵時期,其寫作興趣的培養(yǎng)及作文水平的提高對教師的依賴程度比較大,所以,新課程小學語文作文教學的教學活動就尤為關鍵,教師應該積極調整師生在教學活動中的位置,和諧師生關系,幫助學生培養(yǎng)良好的閱讀習慣,擴大學生的知識面,從而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
參考文獻
[1] 馬正平,《高等寫作思維訓練教程》,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2年第一版。
[2] 毛繼東,《作文三步法》,北京大學音像出版社,2006年第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