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貴生
《義務(wù)教育語文課程標準》指出:重視語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學內(nèi)容的價值取向,同時也應(yīng)尊重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獨特體驗。這種獨特體驗是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結(jié)合自己不同的生活經(jīng)驗、個性特點、價值觀以及周圍不同的生活環(huán)境等個人情感因素,和作者所表達的情感、價值觀達成一致的產(chǎn)物。所以這種“獨特體驗”的產(chǎn)生,是多種因素綜合的結(jié)果,也是學生認知水平的產(chǎn)物。學生所獲得的體驗,可能是和作者所要表達的是一致的,也許不能完全表達作者的意圖,或者學生的感悟已經(jīng)超出作者所表達的范疇。
如,在小學六年級《慈母情深》一文中,作者通過對母親外貌、動作、語言等描寫,極力表達這位舊中國的母親的勤勞與善良。我便問學生:“我為什么會鼻子一酸?”學生在思考后回答:“這錢來之不易。”也有的回答:“從揉得皺皺的毛票可以看出母親為了攢這點錢已經(jīng)花費好長時間了。”還有的學生說:“母親不光善良,還對他的孩子非常疼愛?!苯?jīng)過一陣思考后,學生從文中找出了許多細節(jié)描寫。接著,我讓學生對這些細節(jié)描寫認真品讀、感悟后再來談?wù)剬Α拔覟槭裁磿亲右凰帷钡睦斫馀c感受。課堂氣氛開始活躍起來,學生的理解與感受不僅是對文中這位勤勞、善良、充滿慈愛母親的贊美,他們還和自己的母親聯(lián)系起來,和現(xiàn)在的生活聯(lián)系起來。其實,學生這時對文章的理解,已經(jīng)不只限于文章本身,他們和自己的情感、價值觀相融合,形成了獨特體驗。
那么怎樣才能使學生形成這樣的獨特體驗?zāi)兀?/p>
一、給學生充分的讀書時間
“書讀百遍,其義自見?!倍嘧x多看才是正確的方法,在課堂中,要多給孩子一些時間來閱讀,讓孩子從教師單純的講解之中解脫出來,讓孩子們通過各種方式來自己思考,自己理解,這樣才可以打開他們的思維,才會把自己原有經(jīng)驗結(jié)合起來形成自己對文章的理解。正如《義務(wù)教育語文課程標準》中所說,“在朗讀中體驗情感”“體味作品的內(nèi)容和情感”“提高自己欣賞品位和審美情趣”。
在進行《慈母情深》這篇文章的教學時,可以先讓學生默讀,將描寫母親外貌、語言、動作的詞句做勾畫和批注。然后讓學生讀出自己感受最深的句子,并說出自己的理解,并再次反復品讀。品讀過程中,我再問學生通過品讀所獲得的感受。由于多次的品讀,學生對這位母親的認識不斷升華,直到內(nèi)化。
二、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
學生“獨特體驗”形成是建立在自主學習,獨立思考,合作探究的基礎(chǔ)上的。在課堂中,教師要始終使學生處于主體地位,努力營造“自主、合作、探究”的良好學習氛圍,從而達到學習中不同個體差異的學習需求。如,在教學三年級古詩《舟夜書所見》時,我首先讓學生反復朗讀,接著讓學生通過合作學習,相互之間談一談對詩的理解,之后讓學生匯報學習成果。其實,這時學生的回答大多還是膚淺的,為了更好地引導學生實現(xiàn)探究性學習,我說:“老師覺得‘簇字用得好,‘簇不同于‘吹,它給人的感覺是小風吹起了小浪。而‘吹就會讓人覺得風吹起來的浪花非常大。”然后我又把這句詩有感情地朗讀了一遍。接著,我又問,“你覺得詩中還有哪些字用得好?”一石激起千層浪,學生紛紛舉手,踴躍回答,“我覺得‘散字特別好,一個字把‘一點螢變?yōu)椤疂M河星的動態(tài)描寫了出來,而且‘散和‘滿形成相互照應(yīng)?!薄拔矣X得‘孤字用得好。一個‘孤字,營造了一個平靜的氛圍,并且‘孤和‘一點相照應(yīng)?!薄?/p>
學生在一邊感悟一邊品讀的過程之中,不僅加深了對詩句的理解,也會對詩文中所描繪的美景贊嘆不已。通過探究性學習,他們在理解詩文的同時,也融入了自己的感情體驗,形成了自己的“獨特體驗”。
三、努力構(gòu)建開放的語文課堂
葉圣陶先生曾經(jīng)說過:“語文教材無非是個例子。”語文教材確實為教學提供了很好的范例,但教師決不能拘泥于教材,而要尋求與課外知識的聯(lián)系,從課內(nèi)走向課外,拓寬語文學習的領(lǐng)域。只讀課本是遠遠不夠的,其他的各種書籍、各種資料都可以拿來使用,只要是積極的、向上的、美好的,都可以拿來拓寬學生的眼界,打開他們的思維。
加大課外閱讀量,加強課外閱讀的指導。向?qū)W生推薦課外等優(yōu)秀讀物,并定期舉辦讀書講座、報告會、交流會,讓他們把目光投向更寬廣的知識海洋,獲得更多經(jīng)驗。緊密結(jié)合教材中的口語交際、閱讀鏈接、語文綜合實踐、閱讀欣賞等,開展豐富多彩的語文課外活動,使語文走向生活,走向社會。
總之,語文教學中,重視學生的“獨特體驗”,有利于學生創(chuàng)造性思維的形成,也有利于學生個性發(fā)展,更有利于學生語文能力的提高,并且最終達到全面提高學生語文素養(yǎng)的目標。
參考文獻:
王錫玉.重視語文學習過程中的“獨特體驗”[J].吉林教育:高教,2011(4):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