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敏
一、學困生個例特點
王××同學,初二上學期從農村轉到我班,英語基礎特差,可以說一點都聽不懂、看不懂。尤其對英語學習態(tài)度不端正,課上不專心聽講,課下喜歡找成績落后的同學玩。但是他很喜歡物理,尤其喜歡打羽毛球。
二、原因分析
通過了解得知,他一直和爺爺一起生活,父母常年在外打工,很少有時間關心他,只是每個月給他寄生活費。他很少得到父母的關愛,膽小、內向、不敢開口說話。
三、轉化措施
基于對他的了解,我打算找他聊聊。機會不期而至,一天課外活動時,他又和其他幾個同學在教室門口“拼命”地打著羽毛球,沒有注意到正往教室去的我。也許由于慣性,一拍子正好砸到了我的臉上,額頭立刻腫了起來。他本以為我會借此機會好好地教訓他一頓,不過我不但沒有教訓他,還強作笑顏:“沒事,這是慣性。王××,你的物理學的不錯,能不能給我解釋一下什么是‘慣性呢?”此刻,他緊張的心稍稍放松了一些,面帶愧疚而又流利地說出了什么是“慣性”。經歷這件事之后,我在他心目中的地位有了極大的提高。也許是“親其師信其道”的緣故,他對英語學科的態(tài)度也有了極大的變化,這也給我對他的轉化帶來了契機。為了增強他學習英語的自信心和勇氣,課堂上,我設計一些簡單的問題讓他回答,并且經常鼓勵和表揚他。針對他在課堂上注意力不集中的現(xiàn)象,我總是想辦法吸引其注意力。比如在課堂上多提問他,讓他的神經緊張起來,并想方設法給他提供表現(xiàn)的機會。我還讓他擔任英語課代表,增強其自信心。在課外,我利用休息時間對他進行輔導。后來,他能主動地向我詢問如何擺脫困擾他生活、影響他學習的問題,這也說明他對我有了足夠的信任,并希望從我這里得到有力的幫助。我告訴他:不要責怪父母,他們不能陪伴在你身邊并不能代表他們不愛你。你現(xiàn)在最重要的任務是將精力集中在學習上,只有掌握知識、增強能力,才能成為學習的強者,生活的強者。漸漸地,他開始喜歡學習英語了,也逐漸變得服從班干部的管理。特別是這學期開學以來,他幾乎能做到認真地聽完每一堂課,成績也在不斷地提高,我為他的進步感到高興自豪。通過成功的轉化王××等學困生的實踐,我不僅收獲了快樂,更積累了寶貴的經驗,在這里我把自己的感悟拿來和大家一起分享
“每一個孩子都是一塊未經雕琢的璞玉,需要老師精心地去打磨?!备郀柣恼嬷埔娙缭诙稀J堑?,要想孩子由“璞玉”變成價值連城的“珠寶”,我們教師就要付出愛?!皭邸笔且环N情感,積極的情感,對英語學習會產生直接或間接的影響。在轉化英語學困生的過程中,我們就是要誘導、激發(fā)他們的積極情感。那么,我們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來喚起他們的積極情感:
1.親其師,信其道
中國古代教育文獻《學記》言:親其師,信其道。學生對教師的情感認同程度很大程度上影響著學生的學習成效。因此,教師要改變傳統(tǒng)課堂教學中一呼百應的知識權威的形象,要走下講臺與學生特別是學困生進行平等地交流,教師的言談舉止要對學困生產生一種“親和力”。走進他們的內心世界,了解他們成績差的真正原因。通過真誠地溝通,消除師生間的情感屏障,讓他們的積極情感得到啟迪和激發(fā)。當學生體驗到老師對自己的一片愛心和殷切期望時,他們就會變得“親其師而信其道”。
2.賞識教育——相信自己,超越夢想
賞識教育的圖案標志是豎起的大拇指,在大拇指里面有一張生動活潑的笑臉,仿佛孩子受到賞識后發(fā)出的會心一笑。一個賞識的微笑,就像陽光照在含苞欲放的花朵上。就像羅丹所說: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發(fā)現(xiàn)美的眼睛。同樣在孩子身上不是缺少優(yōu)點,而是缺少發(fā)現(xiàn)優(yōu)點的方法。賞識教育要求我們在日常生活中要善于發(fā)現(xiàn)孩子的優(yōu)點,我們老師要想法設法讓學生看清自己所擁有的“閃光點”,創(chuàng)設各種情境,使其為自己的優(yōu)越性而自信來。王寧宇就是因為看到了自己物理方面的優(yōu)勢,才有信心覺得自己并不是一無是處的,自己也有讓別人羨慕的優(yōu)點的。還有,在英語課堂上我總是設計一些很簡單而且很有趣的游戲讓王寧宇參加,他總是很樂意做。漸漸地,他嘗到了學習的樂趣,覺得自己也能像別人一樣棒,變“要我學”為“我要學”了,王寧宇已經慢慢地喜歡上英語,覺得學英語是一種享受。只要他堅持下去,成功一定屬于他。我們每一個教師都不要吝嗇自己的微笑,多發(fā)掘學生的長處,讓學生的活力得到張揚。
3.走進學生的情感世界
日記或周記是了解學生內心世界的最直接、最有效的方式,通過布置學生寫日記或周記,既了解了學困生的情感變化,又鍛煉了學困生的英文寫作能力。同時,教師通過批閱日記或周記,寫上表揚和激勵的評語,向學困生傳遞老師的真誠與關愛。學困生積極情感的激發(fā),將會大大增強他們戰(zhàn)勝困難、學好英語的信心和勇氣,英語學習的積極性也隨之得到提高,為最終徹底轉化他們打下了堅實的情感基礎。
陶行知先生曾說過:“誰不愛學生,誰就不能教育好學生?!笔堑?,沒有愛,就沒有教育,讓愛的陽光溫暖學困生的心靈,讓愛的雨露滋潤學困生的學習和成長。
參考文獻:
孫金星,劉愛琴.用愛點燃學生的自信[J].新課程學習:中旬,2013(5):1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