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長華
摘 要:“問題學生”是指那些在思想、學習、行為等方面存在嚴重不足的學生,比例雖小,但需要班主任投入很多精力,若不能有效地進行教育和管理,將會對家庭和社會造成嚴重的不良后果。因此,班主任要重視問題學生的轉化。該文從七方面入手對如何轉化問題學生進行了分析,以供參考。
關鍵詞:問題學生;轉化;措施
中圖分類號:G6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132(2016)20-0014-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6.20.006
2014年秋學期,根據學校的工作安排,我擔任八年級8班班主任職務。班里有一男生小亮,在教師眼里是一個“問題學生”,因為平時不遵守紀律、頂撞老師、穿著奇怪、拉幫結派、打架斗毆等,可謂學校一大“名人”,對教師來說是談“亮”色變。隨后一周的班級管理過程中,我通過其他同學及教師側面了解小亮的情況,大家都普遍反映小亮的紀律性差,行為習慣差,雖然家庭經濟富裕,但家庭關系不和睦,不過他與人交往比較講義氣,能團結幫助同學,本質不壞。在接下來的兩周時間里,我正面、側面更進一步地了解了小亮的情況,認定該生并非無藥可救,只要采取適當的方式方法還是可以教育好的。經過一學期的堅持和教育,小亮在學習方面有了一定的進步,在行為方面也有了極大的改變,他不再是班級的“麻煩制造者”。下面就談談我對他的教育采取的一些具體措施。
一、把好“脈”,下對“藥”
導致學生有“問題”而成為問題學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家庭因素、學校因素、社會因素,也有其個人因素。不同問題學生的形成原因不同,這就需要我們把好問題學生的“脈”。就小亮而言,其成為問題學生的主要原因是家庭因素,父母忙于做生意而疲于管教,在教育方式上父親對其是簡單粗暴,母親則是溺愛有加。父母在孩子的教育問題上常產生分歧、吵架,甚至打架,以至于該生感受不到太多的家庭溫暖,與社會上一些不良人員接觸,造就了他叛逆、自私的性格,暴力的傾向,無紀律性的行為。
針對小亮成為問題學生的原因,我在征求小亮同意的前提下把他的父母約到辦公室,共討教育方法。經過談話,其父母深刻認識到了自己在教育過程中的失誤與不足。同時,我對他們也提出了家庭教育的若干要求,如建立良好的家庭人際關系,改變對孩子的教育方式,做好孩子思想的引導工作等,并明確指出小亮是可以學好的。夫妻倆聽了我的一番話,喜出望外,表示在對小亮今后的教育上會保持一致,積極營造良好的家庭氛圍。而后我又通過多次的話訪及座談對其家庭教育方式進行了一定的指導。
二、以平常心對待“問題學生”
在教育問題學生時,要幫助他們樹立正確的學生觀。但樹立正確的學生觀并非易事,需要我們不斷學習、吸收新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理念,始終做到心中有學生,一切為學生的發(fā)展服務。以小亮同學為例,他身上雖有諸多的問題,但我自始至終都認為他的問題是可以糾正的,至于他以后在紀律和行為上犯這樣或那樣的錯誤,我也認為處于這個年齡階段的學生出現(xiàn)這些問題都是正常的,只是學生的是非觀、價值觀發(fā)生了偏離而已。只要樹立了正確的學生觀,就能以平常心與問題學生交流,建立平等、和諧的師生關系,取得學生的信任。正所謂“親其師,信其道”,若與教師關系融洽了,培養(yǎng)了一定的師生感情,他還會是你班里的“麻煩制造者”嗎?
三、多一份愛心,少一份指責
班主任的愛心教育是教育問題學生的基礎。假如班主任對學生不聞不問,就根本談不上教育,即使教育了,沒有一定的感情基礎,那也不會取得良好的效果。對于小亮這樣特殊的問題學生,我放下架子親近他,敞開心扉,以關愛之心觸動他的心弦,“動之以情,曉之于理”,促使他主動認識并改正了自己的錯誤。正所謂“一切的教育都必須基于愛,來自于愛,歸結于愛,這是教育的靈魂,這是教育的真諦?!?/p>
四、行為上規(guī)范,方法上指導
面對問題學生不能單純從思想和心理上進行教育,還必須結合具體“問題”著手解決。像小亮這樣一個是非判斷缺失的學生,就很有必要對他的行為加以規(guī)范,要求他上學期間穿校服、不留長發(fā),上課要遵守課堂紀律等,同時結合近期學校內發(fā)生的違紀違法事件,和他一起學習、分析、探討行為的危害,并假設事件的主人公是他,倡導他學會處理此類事件。
五、積極鼓勵,耐心期待
人們常說:“好孩子是夸出來的。”熱情的期望會產生積極的效應。孩子的自信很大程度上來源于父母和教師的鼓勵,教師和家長的期望是孩子前進的動力源泉。對于小亮出現(xiàn)的違紀情況,我不打擊挖苦,而是耐心傾聽,留一段空白,在期待中實現(xiàn)自我教育,過一個階段對他的表現(xiàn)做個肯定,雖然有違紀現(xiàn)象,但次數比前一階段少了,這就是進步,鼓勵他不斷修正自己,期待他的不斷進步。
六、多舉措,強化集體榮譽意識
集體榮譽感是一種強大的精神力量,是一個班級不斷發(fā)展、進步的動力。班主任一定要善于用集體榮譽感調動每一位學生的積極性,特別是問題學生,要讓他們知道為集體爭得榮譽是一種無尚的光榮。小亮在體育運動方面,責任心、為人處事等方面都是得到班級同學肯定的。因此,我抓住一切可以利用的機會,如體育運動會、青少年志愿者服務、班級自動化管理等活動充分發(fā)揮其長處,并對他為班集體所做的事及時給予肯定和贊揚,使他產生一定的成就感,感受到同學及老師的認可和肯定的,從而主動積極地融入到班集體之中。
七、抓反復,反復抓
問題學生的“問題”并非一朝一夕形成的。正所謂“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要糾正問題學生的“問題”是一個長期而又艱巨的任務。對于小亮這樣的學生,他的“問題”并非一兩天就能改正的,所以我在教育他的時候思想上是做好了打“持久戰(zhàn)”的準備的。比如課堂紀律,今天給他提醒了,今天的紀律就好,但明天又犯了。只有具備足夠的耐心和信心,反復抓,抓反復,才能取得成效。
要教育好問題學生,班主任必須付出艱辛的勞動,抓住成因,解決根本,堅持不懈,始終如一,不斷探索適合學生的新方法,把更多的愛心獻給他們,把更多的機會留給他們,把期待的目光投向他們,把贊許的語言送給他們,使問題學生感受到教師的關愛。這樣,學生才能產生不斷進步的勇氣,走上轉變的軌道。
參考文獻:
[1] 賓玲.淺談“問題學生”的轉化對策[J].科學咨詢:教育科研,2012(11).
[2] 張考星.“問題學生”轉化有感[A].廣西新時期班主任工作研討班論文集[C].2008.
[責任編輯 房曉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