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凱怡
【摘要】文章探討閱讀教學中從題入手,充分利用題目,幫助學生進行閱讀:抓住題目,了解大意;緊扣題目,提出問題;剖析題目,理清脈絡;展開題目,歸納主要內容;深挖題目,明確中心。以題目為依據,指導學生一一完成閱讀任務。從而使題目在閱讀教學中起畫龍點睛的作用。
【關鍵詞】從題入手;充分利用;幫助閱讀
【中圖分類號】G622 【文獻標識碼】A
閱讀教學,在語文教學中非常重要,占了80%的比例。蘇霍姆林斯基說過:“學生的智力發(fā)展取決于良好的閱讀能力?!币虼?,掌握閱讀教學的重要方法,解決好閱讀教學的問題顯得至關重要。
一部分年輕教師在閱讀教學中總是把課文分解得支離破碎,讓學生提出問題就是隨意的問題;就主要內容通篇撒手讓學生歸納主要內容;就課文結構讓學生讀書幾遍就去理清脈絡;課文理解中指導學生就詞語問詞語,就句子問句子;板書也是找出幾個關鍵詞就完成了。他們的教學缺乏了一種整體的概念,交給學生的也只是零碎的閱讀方法。學生的閱讀能力必然提高較慢。
要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前提是教師提高閱讀教學的水平,掌握閱讀教學的有效方法。從題入手,解決閱讀問題就是重要的方法之一。
根據課文的寫作規(guī)律,被閱讀的對象都是一個整體,在題目的統(tǒng)領下一一呈現(xiàn),不可分割。根據學生的認知規(guī)律,完成閱讀大致按以下順序:了解大意、提出問題、理清脈絡、歸納主要內容、明確中心。閱讀也是一個以題目為核心的整體。從題入手,一一完成閱讀任務。
題目是課文的眼睛,是課文的靈魂。閱讀教學中要充分發(fā)揮題目的作用:抓住題目、緊扣題目、剖析題目、展開題目、深挖題目。從題入手,指導學生進行閱讀,解決問題,提高能力。
一、抓住題目,了解大意
題目是眼睛,觀察眼睛就能看見內容。讀文先讀題,一篇課文簡短的題目往往就能透視課文的大意。閱讀教學中我們要引導學生從題入手,先讀懂題目,抓住題目去了解課文的大意。題目反映課文大意,大概分為幾類:1.有些題目一讀就知道了課文的主人翁,課文是講述誰的故事,介紹了誰的情況。如《畫家和牧童》《珍珠鳥》《蝙蝠和雷達》《卡羅爾和她的小貓》《三個兒子》《普羅米修斯》《趙州橋》等。還有一部分題目加入了修飾補充的成分,具體介紹課文的主角。如《爬山虎的腳》《蟋蟀的住宅》《巨人的花園》《秋天的圖畫》《小鹿的玫瑰花》《最大的“書”》《數(shù)星星的孩子》等。這類題目占一定的比例。2.有些題目介紹了人物和事情,一讀就知道了課文講述誰干什么、怎么樣。如《恐龍的滅絕》《愛迪生救媽媽》《女媧補天》《盤古開天地》《孔子拜師》等。3.有些題目說明了地點和人物,一讀就知道課文所描述內容的地點、情形。如《地震中的父與子》《狼牙山五壯士》《鄉(xiāng)下人家》《黃山奇石》等。4.還有些題目就是課文的中心詞或中心句,讀后對課文中心一目了然。如《兩個鐵球同時著地》《全神貫注》《魚游到了紙上》《富饒的西沙群島》《她是我的朋友》《鳥的天堂》《我們成功了》等。這類題目也為數(shù)不少,是最能透視課文中心的一類。
閱讀一篇課文,先指導學生抓住題目,細讀分析,很快就能了解課文的大意,順利完成閱讀的第一步。
二、緊扣題目,提出問題
了解課文大意后,就要引發(fā)學生對課文的整體思考。蘇霍姆林斯基說:“只有當教師給學生帶來思考,在思考中表現(xiàn)自己,用思考來指揮學生……我們依靠思考,也只有依靠思考,才能駕馭年輕的心靈?!蔽覀兛梢詮念}入手,引導學生緊扣題目去質疑。緊扣題目質疑可以有兩種方法:1.根據題目內容質疑。如《盤古開天地》一課,就題目內容,可以提出幾個有思考價值的問題:盤古為什么要開天地?怎么樣去開天地?結果如何?又如《黃山奇石》一課,可以質疑:有幾種?什么樣子?有什么特點?引導學生從題目內容質疑,很快就能引發(fā)對文章的結構、內容的思考。2.抓住題目關鍵字詞質疑。如《富饒的西沙群島》一課,就題目關鍵詞“富饒”可以提出以下問題:“富饒”字面什么意思?在文中怎樣理解?課文如何描寫“富饒”?又如《魚游到了紙上》一課,針對關鍵字眼“游”字就可以提出好幾個能引發(fā)深思的問題:魚怎能“游”到紙上?“游”是否用得準確?為什么作者說“魚游到了紙上”……
緊扣題目,無論是就題目內容還是關鍵字詞質疑,都能激發(fā)起學生學習課文的興趣,引發(fā)學生對課文的思考。第二次利用題目幫助學生進行閱讀。
三、剖析題目,理清脈絡
閱讀的第三步是分析文章的結構,理清課文的脈絡。我們依然可以從題入手,剖析題目,理清脈絡。一篇課文的題目不但可以反映文章的大意,還可以剖析文章的結構,幫助我們理清文章的脈絡。不同類型的文章結構不同,先從題目入手,仔細剖析,分清課文類別,很快就能弄清作者寫作的思路,理順課文的脈絡。剖析題目類型,大致分為以下幾種:
1.寫事類,一般按事情發(fā)展順序寫。如《盤古開天地》一課的課題,從事情發(fā)展的順序進行剖析,就得出了盤古開天地的起因、經過、結果三個部分。對應課文內容,也很快理清課文的脈絡。這類課文還有《蜜蜂引路》《找駱駝》《畫楊桃》《爭吵》等,占較大的比例。
2.寫物類,一般按事物特性寫。如《鯨》一課,一看題目就知道是寫鯨魚這種巨大動物的。再一分析,鯨的特性不外乎就是外形、種類、生活習性等,課文也大概就按這樣的順序寫。類似的課文還有《新型玻璃》《趙州橋》《爬山虎的腳》《貓》等等。
3.寫景類,一般按游覽或時間順序寫。寫景類的課文題目也是一目了然的?!额U和園》《美麗的小興安嶺》《觀潮》《日月潭》《雷雨》等,課題就揭示了文章的類型。如《雷雨》和《觀潮》一課的課題,從時間入手剖析,很快就能弄清課文按雷雨和潮水來臨的前、中、后的順序描寫,課文脈絡一下子就變得十分清晰。
4.散文類,形散而神不散。這類課文本來較難從題入手去理清脈絡,但只要抓住題目中關鍵的詞語,對應課文中的重點詞句的理解,也不難。如《落花生》一課,就是圍繞課題由表及里進行描寫,由種花生、收花生到談花生、談做人。圍繞著落花生的主題一一展開描述,借物喻人。文章的脈絡也能從抓住關鍵詞,剖析課題中理清。這類課文還有《找春天》,抓住課題中的“找”字,一一羅列發(fā)現(xiàn)了表示春天的事物就是課文的寫作順序?!逗蜁r間賽跑》,抓題目中的“賽跑”,從字面意思到深刻含義也就是課文表達的順序。但很多散文我們并不強求一定要把文章脈絡理清。只要抓住中心,重點詞句的理解就能可。
剖析題目,可以理清脈絡的同時還可借此設計板書。把作者的寫作思路與課文的骨骼一一呈現(xiàn),使題目的作用進一步發(fā)揮。如:
四、展開題目,歸納主要內容
閱讀課文,一個很關鍵的任務就是歸納課文的主要內容。從中年級開始,我們就進行這方面的訓練。指導學生歸納主要內容也是閱讀教學的重點和難點。一直以來,我們交給學生歸納的方法有二:一是各段段意串聯(lián)法;二是問答法。但這兩種方法學生都不是太容易掌握。楊再隋教授說:“把復雜的內容變得簡單明了,使冗長拖沓的教學過程變得便捷,使復雜多樣的教學方法變得簡單易行,需要教師具有很高的教學素養(yǎng)?!痹陂L期的閱讀教學實踐中,本人發(fā)現(xiàn)還能通過展開題目來歸納主要內容。如六年級課文《跨越百年的美麗》,贊美了居里夫人的巨大貢獻和偉大精神。歸納課文的主要內容可從展開題目入手,先把“跨越百年”一詞展開,歸納出時間:居里夫人從1889年發(fā)現(xiàn)了鐳,至1998年,流傳百年。再把關鍵詞“美麗”展開:經過不懈的努力,她從一個外表美麗的夫人成為一座科學史上的里程碑,成就了終身的美麗。根據題目展開內容,在老師的指導下,學生很快就概括出本文的主要內容:居里夫人從1889年發(fā)現(xiàn)了鐳,震驚物理學界,至1998年,流傳百年。經過不懈的努力,她從一個外表美麗的夫人成為一座科學史上的里程碑,成就了終身的美麗。展開題目,歸納主要內容的方法還可以用在《跨越海峽的生命橋》《呼風喚雨的世紀》《地震中的父與子》等題目較清楚詳細的課文中。利用題目,歸納主要內容。此法簡單,學生也較為容易掌握。題目又一次在閱讀教學中發(fā)揮重要作用。
五、深挖題目,明確中心
要真正學懂課文,還要知道作者寫作的意圖,明確中心。在此,仍可利用題目這一能透視靈魂的眼睛,深挖題目,明確中心,可以用在三處地方。1.初讀題目,抓核心詞,感知中心。蘇霍姆林斯基說:“要培養(yǎng)兒童對詞的感情色彩的敏感性,要使學生像對待音樂那樣對待詞的音響!”2.課文學習,對應題目,理解中心;3.總結全文,回應題目,畫龍點睛。以《鳥的天堂》一課為例,初讀課題,就要引導學生抓住最核心的詞語“天堂”,在讀題中讓學生對課文的中心做初步的感知;在課文的學習過程中,再以題目“鳥的天堂”為線索,先找出五次出現(xiàn)該詞的句子,讀后進而思考:為什么有的加了引號,有的沒加呢?這是引導學生對文章中心的深入理解和思考;最后總結全文,第三次回應題目“鳥的天堂”,學生懂得了真正的天堂是人鳥和諧共處的美好境界。題目在明確中心的過程在起到了畫龍點睛的作用。類似能揭示中心的課題還有很多,《富饒的西沙群島》《她是我的朋友》《全神貫注》等,都可以使用此法。
只要懂得在課文學習的前、中、后深入挖掘課題的內涵,時時處處以題目作為課文的核心和靈魂。課文的中心也就能一一揭示。
綜上所述,在閱讀教學中從題入手,充分利用題目,就能有效地幫助學生進行閱讀:抓住題目,了解大意;緊扣題目,提出問題;剖析題目,理清脈絡;展開題目,歸納主要內容;深挖題目,明確中心。以題目為核心,以題目為依據,指導學生一一完成閱讀任務。從題入手在閱讀教學中作用顯著,畫龍點睛。
參考文獻
[1]蘇霍姆林斯基.給教師的建議[M].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2000.
[2]楊再隋.語文本色和本色語文[J].語文教學通訊小學刊,2006(1).
[3]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11年版)[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2.
[4]廣州市教育局教學研究室.廣州市義務教育階段學科學業(yè)質量評價標準語文(1~6年級)[M].廣州:廣東教育出版社,2013.
[5]周一貫.“高耗低效”,語文教學呼喚“低碳”課堂[J].語文教學通訊,2010(33).
(編輯:陳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