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銀 蒲雪松
【摘 要】提問是一門藝術,高效的語文課堂離不開提問。提問是教學過程中教師和學生之間常用的一種相互交流的教學技能,是通過師生相互作用,檢查學習、促進思維、鞏固知識、運用知識、實現(xiàn)教學目標的一種教學行為方式。語文課堂提問的目的,在于激活學生思維,引導學生帶著問題走向文本、走進文本,在文本探索中激發(fā)興趣,培養(yǎng)語言感知能力,積累語文知識,提高語文素養(yǎng)。本文中筆者結合自身教學實踐簡單闡述了語文教學中的提問教學。
【關鍵詞】小學語文;提問;重點;藝術性;策略
愛因斯坦說過:提出一個問題往往比解決一個問題更重要。發(fā)明千千萬,關鍵是一問。一個好的問題會點燃學生思維的火花,激發(fā)學生創(chuàng)造的萌芽,達到培養(yǎng)學生好問善思的目的。老師要使自己提出的問題有價值、有思考性,就必須對文本進行細細地解讀,弄清文章的要旨。因此,課堂提問時要把握好提問的“點”。沒有疑問,就不會思考,就沒有收獲。疑問是激發(fā)思維的火花,思維應從解決疑問開始。好的提問像磁石一樣吸引著學生,能激發(fā)他們強烈的學習欲望。下面就小學語文課堂中的提問談幾點有效的做法。
一、課堂提問要緊扣教材重難點
一篇課文的重點是課堂教學的“課眼”之所在,學生抓住并理解了重點,也就讀懂了課文。因此,教師要緊扣課文的重點設計問題。
如我在教學《小蝌蚪找媽媽》一課時,抓住文本中間三段對話的寫法大致相同這一重點,設計了如下問題: “小蝌蚪見到鯉魚、烏龜、青蛙時,它們的做法有什么不同?你覺得這是一群怎樣的小蝌蚪?”正因為我抓住“三段對話寫法大致相同”這一“課眼”,巧妙設計問題,把學生的注意力轉移到本課的重點上,學生緊繞“課眼”理解、掌握課文內容,迅速、高效地完成了教學任務。當然,教師提問時還要把重點集中在課文的難點上。課文的難點學生一般不容易理解,這就要求授課教師在闡明教材重點的基礎上,進一步以提問的方式交代清楚攻克難關的突破口,進而詢問、誘導,引領學生集中精力攻克難關。
二、課堂提問要聯(lián)系學生實際
巧妙的課堂提問是“學”與“思”的最佳結合點,孔子云: “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苯處煈浞掷谜n堂提問這一有效手段巧妙地打開學生的思維?!熬珕枴本褪侵附處熥⒅靥釂柕乃囆g性和科學性的完美結合,能聯(lián)系學生實際,精心設計和提煉一些富有啟發(fā)性、變通性、挑戰(zhàn)性的問題,提高學生的思考層次。
如在初讀《太空生活趣事多》時,我讓學生在讀準生字、讀通課文的基礎上思考:“課文介紹了太空生活的哪幾件趣事?”這一問題并不難,我請一位中下水平的學生回答,他對答如流。接著,我又問:“快速讀讀課文的第一個和最后一個自然段,說說自己發(fā)現(xiàn)了什么?”這一回,我請的是中上水平的學生回答。通過比較、引導,學生們明白了什么叫首尾呼應,什么叫點題,思維真正得到了訓練。教師在課堂提問時注意聯(lián)系學生實際,提問符合學生的“最近發(fā)展區(qū)”,讓所有學生都能“跳一跳摘到桃子”,并形成“我能學好,我能學得更好”的良好心態(tài),真正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興趣。
三、課堂提問要巧妙創(chuàng)設情境
課堂提問不但是一門科學,更是一門藝術。課堂環(huán)境的實時變化,使我們的課堂提問表現(xiàn)出更多的獨特性和靈敏性。引人入勝的提問,能讓學生身臨其境,陶醉其中,很快地悟出問題的真諦。如一位教師在引入《撈月亮》一文的課題時,先教生字“撈”。教師從地上撿起一根粉筆問學生:“這能說撈嗎?”學生說:“這叫拾或撿,不能說撈。”于是,教師問:“‘撈字怎么解釋?”學生回答:“從水里取東西叫撈。”教師這才在“撈”字后面寫上“月亮”一詞。這時,學生的思維進入了絕佳狀態(tài),問道:“月亮是掛在天上的,怎么能從水中撈呢?”抓住這個關鍵問題,教師就能自然而然地引導學生去閱讀分析??梢?,學生能發(fā)現(xiàn)問題,正是因為教師創(chuàng)設了問題情境,設置了懸念,打開了封閉學生思考的心鎖,從而達到了“釋其所疑,長其心智”的目的。
四、課堂提問力求新穎有趣
新穎有趣的問題,能激發(fā)學生探討問題的興趣,也能有效地點燃學生智慧的火花。要做到提問新穎有趣,必須注意三點:一是發(fā)問視角新;二是發(fā)問語言妙;三是發(fā)問方式獨特。《狐貍和烏鴉》一課的課堂教學片斷就是很好的范例。教師問:“大烏鴉非常愛孩子們,找到好東西不舍得獨自吃掉。有一天,它找到了一片肉,就叼了回來,站在窩旁邊的樹上,內心高興極了啦。你們認為它的孩子這次一定能大飽口福了吧?你錯了!它的孩子根本沒有吃到肉——它把肉送給樹洞里住著的那只狐貍了。烏鴉為什么把肉給了狐貍呢?”等學生基本了解了課文內容以后,教師繼續(xù)追問:“狐貍的兩次問候,烏鴉都沒上當,為什么第三次就上當了呢?”教師的趣問,使學生的定向探究反射持續(xù)而活躍,學生們不但增長了知識,開發(fā)智能,還產生了其樂無窮、知難而進的獨特體驗。
《學記》中寫道:“道而弗牽則和,強而弗抑則易,開而弗達則思?!逼鋵嵾@也是我們小學語文教學應努力堅持的方向。在新課程不斷改革的今天,小學一線教師對于課堂提問也應精心設計,探求妙法,讓學生的思維在我們的課堂提問中迸射出奇妙的創(chuàng)造性火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