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榮華
[摘要]高中語文教師在實際教學過程中,加大了新媒體技術的應用力度。如教育博客,其包含經(jīng)典課例、教學設計與反思等內容,可作為教師備課的參考資料;微博平臺則憑借精悍、傳播迅速等特點,可作為口語課的話題或寫作素材等。同時,微博還具有非常強的交互性,可促進學生與教師之間的交流與互動。需要注意的是,新媒體的應用同樣存在許多非常嚴峻的的問題,阻礙了課堂教學的順利開展。因此,教師應遵循時代發(fā)展規(guī)律,提高自身的知識水平,同時還要制定全面的教學策略,重視對學生的監(jiān)管,以切實提高新媒體應用的有效性。
[關鍵詞]語文教學;新媒體;應用;有效性
在社會經(jīng)濟建設不斷深入,科技顯著發(fā)展的大背景下,電子書、手機以及數(shù)字電視等新媒體如雨后春筍般涌現(xiàn)出來,給傳統(tǒng)的紙質閱讀造成了不小的沖擊。除此之外,新媒體的發(fā)展也為教學提供了更加多樣化的手段,不少教師也加大了對教育博客及微課等的應用力度,促進了教學效率及質量的提高。與此同時,新媒體的廣泛應用也給師生帶來了一定的考驗。現(xiàn)階段,如何提高新媒體教學在高中語文教學中的應用有效性已成為一項重要課題。
一、高中語文教學中新媒體的應用
信息量大、傳播迅速為新媒體的主要特點。在教學過程中應用新媒體技術,可促進教學理念的更新,拓展教學資源,在強化師生互動的基礎上,充分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與創(chuàng)作的欲望,進一步促進其學習能力與批判能力的提升。如在《雨巷》這篇文章中,作者塑造了如同丁香般的,充滿幽怨的一個人物形象。這個丁香姑娘迷茫惆悵的同時,又飽含期待,指代對未來滿懷希望的人們。閱讀整篇文章后,可以感受到一種朦朧的美。教師在開展這一課的教學時,便可與文本內容相結合,從丁香生長的特質出發(fā),與姑娘的指代相結合,并與作者的具體身世背景聯(lián)系起來,創(chuàng)作出相應的微課視頻。通過在教學中應用新媒體,可將學生學習語文的熱情充分調動起來,在促進預習效果提升的基礎上,大大增強教師的媒介素養(yǎng)。
二、在高中語文教學中應用新媒體存在的問題
1.難以對學生上網(wǎng)的時間進行有效監(jiān)控
新媒體的內容十分豐富,且檢索功能強大,而高中生的自制力不強,難以抵制不良信息的吸引。在大量無關信息的滲透下,學生便會深深陷入到網(wǎng)絡中,并且忘記應用新媒體的初衷。此外,網(wǎng)絡中還存在與作業(yè)相關的大量內容,學生只需通過搜索便可找到作業(yè)的答案或模板,抄襲現(xiàn)象嚴重,對學生的自主學習及獨立思考造成了極為嚴重的影響。
2.微博或博客的更新速度逐漸下降
經(jīng)調查得知,學生與教師在微博教學的初始階段,均表現(xiàn)出了濃厚的興趣,熱情尤為高漲,大多數(shù)師生均開通了微博。但是,隨著新媒體教學的不斷深入,師生的熱情不斷消退,不僅教師更新微博的速度日益減慢,學生評論或跟帖的評論也不斷減少,其微博作業(yè)的完成速度及質量也呈現(xiàn)出連續(xù)下降的趨勢。究其原因,一是教師有著沉重的教學任務,缺乏足夠的時間與精力來堅持更新微博;二是對于學生而言,其同樣有著沉重的學業(yè)負擔,沒有足夠的上網(wǎng)學習時間。
3.存在盲目應用新媒體的情況
微課可指導學生展開個性化的學習,使他們在課前通過觀看教師提供的微視頻,從而對將要學習的課文內容進行自主預習,課后則通過觀看微視頻來對所學知識進行鞏固。但是實際上,微課在國內還未得到廣泛應用,更多的是應用在師范學生技能比賽或是教師教學技能競技大賽上,因此,微課的制作及應用水平不高。對當前教師制作的微課課件展開分析,發(fā)現(xiàn)教學內容的深度與信息技術水平間的融合還存在非常大的差距,微視頻的講解質量偏低,并且盲目建設及應用課件資源的現(xiàn)象十分普遍。
4.新媒體資源的利用效率不高
新媒體中包含了海量的教育方面的資源,可為教師設計、組織教學活動提供可靠參考依據(jù),一些意見可直接引用,還有一些需經(jīng)過一定的處理才可應用。但經(jīng)過調查分析得知,不少高中語文教師在應用新媒體時,存在利用效率不高的現(xiàn)象,對其教學作用的發(fā)揮產生了嚴重的制約作用。
三、提高新媒體在高中語文教學中應用有效性的策略
1.以科學發(fā)展的眼光看待新媒體技術
縱觀當前的形勢發(fā)現(xiàn),在高中語文教學中應用新媒體技術,既是一種必然選擇,也是促進教學形式多樣化的一項重要手段。但是,新媒體在我國的發(fā)展尚不成熟,在應用過程中不可避免會出現(xiàn)一些問題。在此種形勢下,我們應當將新媒體作為一種輔助教學手段,以科學發(fā)展的眼光看待它,意識到新媒體本身并不存在好與壞,其對教學活動的影響程度則由教師利用情況直接決定。微課的運用,充分改變了以往高中語文教學模式存在的不足之處。教師應當以客觀、冷靜的態(tài)度來面對這一現(xiàn)代化的教育模式,并科學、合理應用新媒體,緊跟時代的發(fā)展,全面促進自身教學水平的提升。需要注意的是,在任何時候,學生的學情以及教學內容均為語文課堂的核心與主體所在,教師切不可對創(chuàng)意形式過于重視,而忽視了主體。
2.加大對學生上網(wǎng)的監(jiān)管力度,制定科學的獎懲制度
可促進教師與學生之間的交流與互動是新媒體教學的一項明顯特點,如博客的傳閱以及微博的轉發(fā)與評論等,而上述行為均需要得到網(wǎng)絡的支持。在此種形勢下,為確保新媒體教學的有效實施,就需要為學生營造出積極健康的網(wǎng)絡學習環(huán)境。為實現(xiàn)這一目標,需要學校、家庭以及社會多方面的共同努力。
3.做好全面整合工作,對新媒體資源進行科學分類
目前,缺少適宜新媒體為大部分高中語文教師面臨的問題。在制作課件時,花費了比較多的時間與精力,而高中的課業(yè)比較繁重,這便對新媒體的有效應用造成了阻礙。這些問題的根本原因是教師整理資源的能力不高,不少教師在應用一次新媒體資源后,便棄之不用。為改善新媒體資源利用率不高的情況,教師需要深入分析教材內容及要求,并以此為依據(jù),加大整理新媒體資源的力度,對資源進行科學分類,選擇適合自己的教學視頻,進而開展個性化學習。如高中語文教師在建立博客教學的資源庫時,首要任務便是建立起資源庫目錄。具體來說,可將資源庫分為五類,分別是備課資源庫、語文小知識、作文資源庫、走進大師以及學生狀況。這些素材可通過教學實踐、網(wǎng)絡搜索或閱讀報刊雜志而獲得。通過采取上述方式建立起來的博客教學資源庫,可為教師調取教學材料提供便利,無需在網(wǎng)絡搜索上花費太多的時間與精力,從而促進語文教學效率的提高。
4.協(xié)同制作微課課件,進一步強化技能的培訓
優(yōu)秀的微課課件能夠有效解決實際教學問題,充分調動學習者學習的主動性。微課課件的制作需要以某個知識點為基礎,從而展開進一步的拓展。對于高中語文而言,其具有非常廣的覆蓋面,知識點繁多,為有效節(jié)省人力資源,促進新媒體應用有效性的提升,教師可采取與其他教師協(xié)同制作微課課件的方法。教師要根據(jù)高中語文的教學特點和教學目標的要求,制定相應的微課教學策略,注重知識要點的講解,以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為確保微課教學的順利進行,還應進一步強化語文教師專業(yè)化技能的培訓,使其能夠掌握全面性的教學內容和方法。通過積極鍛煉教師的計算機應用能力,從而改善制作課件的質量,最終促進語文課堂教學有效性的提高。
在高中語文教學中應用新媒體不僅是新課標的要求,更是時代發(fā)展的必然趨勢。應用新媒體時,除了可拓展教學資源,促進教學水平提高,還存在盲目應用等問題。基于此,高中語文教師應以科學發(fā)展的眼光看待新媒體技術,并與教學目標及內容有機結合,在提高自身計算機應用水平的基礎上,對新媒體展開科學、靈活的應用,從而促進應用有效性的全面提升。
參考文獻:
[1]蘇莉.現(xiàn)代媒體在高中語文教學中的作用[J].考試周刊,2013(11).
[2]邵代會.淺談電教媒體在高中語文教學中的有效應用[J].學周刊,2013(06).
[3]李群.高中語文教學中新媒體形式的分析[J].素質教育,2015(10).
[4]張楠,張秀梅.高中語文教學中新媒體形式的探討[J].中國信息技術教育,2014(08).
[5]夏曉云.對于新媒體在高中語文教學中應用的有效性研究[J].作文成功之路,2015(12).
(責任編輯 史玉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