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潔云
【中圖分類號】G633.4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6)21-0011-01
首先《普通高中英語課程標準》在情感態(tài)度方面,要求高中學生能保持學習英語的愿望和興趣,主動參與有助于提高英語能力的活動,有正確的英語學習動機,明確英語學習的目的是為了溝通和表達,敢于用英語進行交流;在學習中有較強的合作精神,愿意與他人分享各種學習資源。其次,《 普通高中英語課程標準》對學生在閱讀量方面的“六級”要求是:詞匯量累計達20萬詞以上;“七級”要求是:詞匯量累計達30萬詞以上。顯然,要達到《普通高中英語課程標準》的要求,只靠課堂上的輸入量是遠遠不夠。且實際教育中人們過于強調大腦的理性和認知因素,忽視情感因素對語言學習的影響,造成“情感空白”,由此導致相當部分學生英語學習的失敗。課堂教學時間有限,導致語言輸入量有限,就無法保證一定的輸出量。于是我們得開展課外活動——培養(yǎng)學生對英語學習的積極態(tài)度與開展課外閱讀,來提高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增加語言的輸入量,近而提高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
一、培養(yǎng)學生對英語學習的積極態(tài)度
(1)提倡課外分層分組,培養(yǎng)學生自賞能力
為了盡量給學生提供培養(yǎng)自信、享受成功的學習環(huán)境、條件和機會,我在教學過程中,對我班學生進行了如下分層分組:根據每個學生的不同興趣、特長、性格進行分組。
A 組:有組織才能的學生,可以負責活動的安排及開展;
B 組;性格內向、善于寫作的學生,可以負責書面作業(yè);
C組:性格活潑、大膽的學生,可以負責口頭作業(yè);
D組:擅長美術的學生,可以進行美術設計。
當然,在很多場合都可以組織這類合作小組。如教完JEFC BI后,要求學生分組設計自己的機器人,并要求在設計圖旁邊作簡潔的語言描述。作品完成后,交換作品,在班級宣傳欄中展出。每組選派一個代表在一周一次的英語課外活動中,加以口頭描述,并評出“最佳創(chuàng)意獎”、“最佳口才獎”、最佳描述獎”等。
這種分組法主要給學生提供一個展現(xiàn)自我的舞臺,使每個學生都能發(fā)揮其特長,都有成就感,從而激發(fā)學習興趣,增強自信。
(2)在課外也可運用賞識教育激發(fā)學生最大的 學習興趣
教師應多在課外開展講故事、朗誦、吟唱、課文場景表演等活動。這樣就能及時有效地賞識學生。教師也就因此發(fā)掘了學生的優(yōu)點并加以發(fā)揚光大。使學生在獲得語言知識的同時鍛煉自己的思維能力,體驗成功的喜悅,變“要我學”為“我要學”;從“學會”到“會學”,同時培養(yǎng)起自信,激發(fā)其活力,讓學生找到良好感覺,最大限度地調動自覺性、求知欲、上進心、創(chuàng)造性。英語的閱讀理解能力也就相應得到提高了。
二、開展課外閱讀
根據《普通高中英語課程標準》對學生策略的目標描述,我們通過開展課外閱讀主要培養(yǎng)學生如下能力:
1.學生能根據自身的基礎制定適合自己的英語學習計劃。其中包括有完成計劃的具體步驟和方法。如三個“一”:每月一本書(簡易讀物),每月一首歌,每月一部英文原聲影片欣賞。
2.學生能適時地與教師或同學交流英語學習體會和閱讀心得,如探討所讀文章的題材和體裁及作者寫作的獨特之處。
3.學生可以通過評價自己學習的效果,總結有效的學習方法,并遵循自己的記憶規(guī)律,提高記憶效果。學生定期復習回顧自己做出的閱讀記錄。
4.學生能依據自己所訂計劃,為完成任務而主動拓寬英語學習渠道,如合理并有效地利用圖書館、計算機網絡等資源獲得更廣泛的英語學習資源。首先,我們可以定期從圖書館借閱英文原版小說,憑借圖書館借閱期限的制約,要求學生以一定的閱讀速度完成所借閱書籍。其次,可以從因特網下載英語國家報紙或雜志上的時事新聞。最后,可以利用多媒體看原版DVD。尤其是結合教科書每個單元的主題觀看相應的DVD。如學習Note of One Million Pound時,我們看了《百萬英鎊》;學Frightening Nature時,我們看了《后天》;Science Fiction時,我們看了《海底兩萬里》。
5.在學習過程中,學生學會抓住重點,做好筆記,并能對所學內容進行整理和歸納。
在中學階段就應該采用課外活動的形式對學生進行課外閱讀教學。因有足夠的可理解性語言輸入,才會有高質量的語言輸出。故在英語學習的過程中教師應對學生加以課外指導,努力使他們達到《普通高中英語課程標準》所要求的閱讀標準。
參考文獻:
[1]陳 琳 王薔 程曉堂 《英語課程標準解讀》[J].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2年
[2]教育部 《基礎教育英語教學評價研究與探索(一)》,[M].北京教育出版社,2001年
[3]教育部 《普通英語課程標準解讀》,[M].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2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