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經(jīng)國+林海寧
摘 要:思維品質(zhì)作為英語課程核心素養(yǎng)的主要內(nèi)容,在中小學閱讀教學中有很大的改進與探究空間。學會區(qū)分事實與觀點可以培養(yǎng)思維中的辨別能力,在閱讀中提出問題可以看到思維的活動,歸納與概括是通過思維重新建構語言的過程,積極的心理品質(zhì)是思維品質(zhì)的關鍵。
關鍵詞:思維品質(zhì);閱讀教學;初中英語
“思維品質(zhì)”這一概念最早源于蘇聯(lián)的心理學界,20世紀60年代開始引入中國。思維品質(zhì)是思維發(fā)生和發(fā)展中的個性差異,也可以叫作思維的智力品質(zhì)。因此,思維品質(zhì)具有深刻性、敏捷性、批判性和創(chuàng)造性等特征[1]。思維品質(zhì)表現(xiàn)為一個人的思維在學習過程中,以辨析、分類、概括、推斷、分析等方式呈現(xiàn)并體現(xiàn)其在邏輯性、批判性、創(chuàng)造性等方面的水平和特點[2]。思維品質(zhì)包括較低層次的思維能力和高層次思維能力。低層次思維能力,如跟讀、復述、背誦等記憶類;高層次思維能力,包括批判性思維、創(chuàng)造性思維等[3]2。
但是,基礎教育階段的英語閱讀教學中,對學生思維品質(zhì)的培養(yǎng)有待提高。教學中,英語教師主要是以教授語法等涉及語言系統(tǒng)的內(nèi)容,而較少涉及思維的訓練[4],過分強調(diào)語言的交際功能,弱化語言的信息功能和思維功能[5],更多的是關注語言知識的傳授、語言能力的提高、學習策略的培養(yǎng)。因此,在當前基礎教育階段的英語教學中,把思維品質(zhì)的培養(yǎng)作為英語課程目標的一個維度,既是課程改革的需要,也是對英語教學實踐的引領。因為我們目前過分強調(diào)學生的知識世界,缺少關注學生的內(nèi)心世界。在英語閱讀教學中,筆者一直關注學生思維品質(zhì)的培養(yǎng),并從以下幾方面進行了嘗試。
一、通過思維辨別:區(qū)分事實與觀點
“推理”是思維的一個重要智力維度,是我們在日常生活中使用最多的一個詞。閱讀教學中,基于獲得語言信息的推理無處不在。在推理過程中,信息來源是通過事實、數(shù)據(jù)或經(jīng)驗支持的[6]。推理的依據(jù)與根源是要辨別閱讀文本中的事實與觀點,這是培養(yǎng)學生思維品質(zhì)的基本方式。
在學習上海教育出版社版(以下簡稱上教版)義務教育教材《英語》8B Unit 6 Head to Head時,筆者讓學生嘗試區(qū)分哪些是事實,哪些是觀點。
首先,讓學生明白什么是事實,什么是觀點。
Opinions: views; what the writer thinks, believes
Facts: true statements, true things that can be seen, heard
接下來,從文章中找出以下信息,讓學生判斷哪些是事實,哪些是觀點。
Keeping a pet makes you happy.
A pet needs food to eat.
A pet needs a bed to sleep on.
Pets have bad smell.
Raising a pet makes a person patient and kind.
Raising a pet costs lots of money.
這個活動也可以改變一下形式,讓學生從文本信息中直接找尋事實與觀點。
通過在文本中收集、辨別、判斷事實與觀點的信息,學生會認識到觀點需要事實支撐,才能更有說服力。
二、通過思維發(fā)現(xiàn):提出問題
“提出問題是批判性思維的重要內(nèi)容”[3]3。英語課堂教學中,最常見的情形就是教師向?qū)W生提出問題,學生回答,以此引導學生思考,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能力。在筆者的閱讀教學中,不僅有教師的發(fā)問,還有學生問、學生答。兒童是天生的好問者,鼓勵他們提出好的問題,是思維培養(yǎng)的有效策略[7]。
學生在提出問題的過程中,會對文本進行深入閱讀理解,他們可能會提出一些淺層次問題,也可能提出一些讓教師意想不到的深層次問題。提出問題的過程,是一個主動思考、對文本開展反思的過程。
讓學生提出恰當?shù)膯栴},需要經(jīng)過長時間的訓練和培養(yǎng)。為此,筆者引導學生把問題分為兩大類:一類是淺層次問題,是一些事實信息,可以在閱讀文本中直接搜索到的信息,它們能幫助鞏固對文本的理解和認知,這類問題基本屬于封閉性問題;還有一類就是深層次問題,這是一些基于文本信息,但需要經(jīng)過思考、給出不同觀點意見或態(tài)度的問題,答案往往是非確定性的。這類問題大部分是開放性問題,也有半封閉性問題,屬于高層次思維問題。
在明確這兩大類問題的基礎上,幫助學生梳理5W1H提問法,并增加常用的一般疑問句。下面是筆者在教完上教版義務教育教材《英語》7B Electricity一文后,學生提出的一些問題(問題未做任何修改)。
1.“Does anyone want anything?”這個句子的肯定回答是什么?是“Yes, I do”嗎?
2.針對句子“The chemicals inside produce electricity”學生提問:How do chemicals produce electricity?
3.針對句子“You cant buy electricity in packets like sweets!”學生提問:為什么上下文其他句子中是Daisy或者she,而這里不是she呢?
4.為什么在“Can you get me a packet of electricity, please?”中packet用單數(shù),而在“You cant buy electricity in packets ...”中packet用復數(shù)?
5.在“Can you get me a packet of electricity, please?”中能否用give替換g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