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來生
摘 要:當前我國初中文言文教學存在一定弊端,主要表現(xiàn)在教學目的不明確,教學方法不對頭,基礎知識不扎實,能力提高有限制等一系列問題。隨著新課標教學改革的不斷深化,初中文言文教學面臨著更大的挑戰(zhàn)和困境。本文將針對初中文言文的教學策略研究淺述筆者的一點見解。
關鍵詞:初中文言文;教學方法;實踐
1.改變教學方法,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初中階段的學生在初次接觸文言文時會因為文言文的生澀難懂而對其產(chǎn)生畏懼和排斥心理,傳統(tǒng)的講授灌輸模式只會使學生產(chǎn)生文言文難學、文言文枯燥的印象。所以,在初中階段的文言文教學中,轉變師生關系,采取新型教學方法,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性,才是提高學生的文言文閱讀能力的關鍵環(huán)節(jié)。教師應該注意以學生為中心,采取情景法、課堂活動法、自主探究法、角色扮演法等各種創(chuàng)新型教學方法,帶領學生走進文言文奧妙的古典世界,使學生感受到文言文之美和文言文獨特的價值,激發(fā)學生的想象力和思考力,積極鼓勵學生大膽思考,勇于表達,將文言文教學變成學生自主探索文言文精神價值的研討課堂,使學生對文言文的“懼”轉化成對文言文的“趣”。
2.加強文言文基礎知識積累,增加課外閱讀量
初中階段的文言文教學是學生第一次接觸到文言文,初步掌握文言文學習方法,體會文言文成文特征的教學時期,很多初中階段的語文教師過分強調(diào)文言文閱讀能力的教學,卻忽視了學生的接受水平限制,對于剛剛對文言文有所認識的初中生而言,積累文言文知識,逐漸形成學生學習文言文的知識結構和系統(tǒng),才能在后續(xù)的教學中增進學生的文言文分析能力和文言文靈活運用的能力。因此,初中階段的文言文教學應該立足課本,通過知識總結和知識歸類的方法使學生夯實基本功。學生在立足課本的同時,教師應該適當增加學生的課外閱讀量,采用課文難易程度相當?shù)奈谋荆龑W生自主學習,將課內(nèi)的基礎知識運用到課外文本的閱讀過程中,鞏固學生的文言文知識,實現(xiàn)學生文言文閱讀的舉一反三、知識遷移能力的初步建立[1]。
3.合理采用多媒體等教學設備,增強文言文教學的表現(xiàn)力
很多初中階段的語文教師頭疼于文言文不如現(xiàn)代文易懂好教,學生對于文言文的學習熱情和學習興趣遠遠不及對現(xiàn)代文學習的程度。初中語文教師只要能夠轉變這種心理,就可以利用文言文的自身特殊性促進教學水平的提高。教師可以通過多媒體設備將文言文傳達的詩意世界以動態(tài)直觀的方式展現(xiàn)給學生,學生在音、畫、境結合的動態(tài)影像前很容易受到觸動和沖擊,從而獲得學習文言文的動力和靈感,使初中文言文教學產(chǎn)生事半功倍的效果。
4.合理運用記憶術促進文言文教學效果的實現(xiàn)
很多初中階段的語文教師認為文言文背誦十分重要,因此將教學的重點全部集中在背誦環(huán)節(jié),凡是文言文課文不分大綱一律要求學生背誦記憶,而且檢查十分嚴格,不許學生背錯一字,甚至為此耗費文言文課堂的大部分教學時間。還有的初中階段語文教師認為死記硬背對于提高學生的文言文閱讀能力沒有絲毫助益,因此不主張學生背誦文言文,只要求其加深理解即可,或者將文言文教學的重點放在課外文本的拓展上面,企圖通過增加閱讀量來提高學生的文言文閱讀能力,相對于課文中的文言文卻重視不足[2]。這兩種做法都是沒有合理利用記憶術的例證,不但不會提高學生文言文閱讀的能力,反而會造成一定的阻礙。所以初中文言文教學必須合理利用記憶術,教師應該采取多種考查方法,比如角色扮演提示法等幫助學生加強記憶,減輕學生的心理負擔,另外還要注意背誦的量和鞏固背誦的時間,合理運用遺忘規(guī)律,展開有節(jié)奏的集體復習。
5.加強文化背景熏陶,挖掘文言文的歷史價值
文言文有其自身存在的特殊性,那就是歷史文化含量。初中階段的文言文教學將對學生的一生產(chǎn)生影響,學生能夠掌握文言文的閱讀精髓全在此時期的培養(yǎng),因此初中文言文教學決不能只注重字詞講解和不重視文化熏陶。教師在教學中應該積極引導學生查閱各種資料,建構起文言文字詞背后的文化系統(tǒng)認識,使學生在博大的歷史文化元素中感悟學習文言文的重要性和趣味性。
參考文獻:
[1]嚴 慧.初中文言文情感情境教學法實踐[J].語文教學通訊·D刊(學術刊),2013(3):61-62.
[2]熊 瑛.初中文言文的教學思路和教學方法[J].文學教育(下),2013(9):60-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