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耀紅
摘 要:新的語文課程標準對朗讀教學格外重視,提出了非常明確的要求。小學語文教學必須從低年級開始重視朗讀教學,充分挖掘?qū)W生的朗讀潛力,激發(fā)學生的朗讀興趣,培養(yǎng)并提高學生的朗讀水平。
關鍵詞:語文;朗讀
中圖分類號:G62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7661(2016)15-221-01
語文課程標準明確要求“各個學段的閱讀教學都要重視朗讀和默讀?!痹诘湍昙壚首x教學中挖掘?qū)W生朗讀的潛力、讓學生感受到朗讀的樂趣就愈加重要了。那么,小學低年級語文教學應該如何去挖掘?qū)W生朗讀的潛力,提升學生的朗讀水平呢?
一、誘發(fā)學生強烈的好奇心
低年級學生年齡小,天生活潑,好奇心強,想象力豐富。教師如果以巧妙的懸念安排,創(chuàng)設不同的情境,組織學生喜愛的活動形式,讓學生產(chǎn)生強烈的好奇心,就能將其注意力轉(zhuǎn)向?qū)W習活動。在教學《蝸牛的獎杯》一文時,我在黑板上畫了一只蝸牛,請同學們想想蝸牛會做什么,這下可熱鬧了,有的說:我想蝸牛在爬樹;有的說:蝸牛在散步;還有的說:蝸牛一家在慶祝生日。那么到底是怎么回事呢?你們想知道蝸牛在干什么嗎?想了解故事的內(nèi)容嗎?請你們自己閱讀課文。于是學生一頭扎進了課文中,急切地朗讀起來,可謂興趣盎然。在這種興趣的指引下學生可以說是如饑似渴,教師此時應給足學生讀書時間,讓學生正確地讀課文,要求用普通話,聲音響亮,吐字清楚,讀準字音,不讀破句,特別是自學性朗讀,要讓全班學生都讀完、讀好,充分感受課文帶給自己的信息,能從文中找到答案。切不可只做個讀的樣子,讓學生一知半解而草草收兵。
二、加強范讀,引導學生探究和領悟
教師在學語文、用語文方面應起到示范作用。范讀形神兼?zhèn)?、聲情并茂,是教師在孩子和文本間搭建的一道橋梁,是進行語文教學的有效途徑,在小學低年級,范讀是必不可少的。教師藝術(shù)性的范讀比聽錄音更讓學生感到親切,更能激起學生對所學內(nèi)容的興趣,調(diào)動學生學習語文的積極性。所以,教師在教學中要進行范讀。范讀可以指導朗讀方法,我不贊成關于朗讀技術(shù)性的生硬指導,但融于范讀之中則很容易讓孩子接受。段與段之間的停頓,標點符號的語氣,這些不用生硬的說明,你的范讀就是最好的例子。低年級的課文童話故事多,兒童口語多,語言生動、有趣,學生喜歡聽,很適合老師有感情地范讀。如學習《春雨》一文時,老師用清新、輕柔的聲音,伴隨著輕快的音樂范讀課文,讓學生感受到春天的到來使萬物生機勃勃。這樣,向師性極強的孩子就這樣和我一道步入了課文的意境,也激發(fā)了學生的表現(xiàn)欲,大家爭相上臺朗讀。可見,教師的范讀,以聲傳聲,以情激情,引發(fā)了學生情感上的極大共鳴。
三、賞圖,充分享受語言的美感
低年級課文中,與課文密切聯(lián)系的插圖不少。在朗讀訓練中,我千方百計地把語言和插圖結(jié)合起來,通過語言來感受形象及生活畫面,激發(fā)學生理解課文內(nèi)容的積極性,啟發(fā)他們想象課文圖景,邊朗讀邊思考,讓課文所描繪的圖景像鏡頭一樣浮現(xiàn)在眼前,使學生對朗讀始終保持濃厚的興趣。如《美麗的蝴蝶谷》,通過對蝴蝶谷蝴蝶的描寫,形象地描繪出了蝴蝶谷的特色,贊美了祖國的錦繡河山,表達了作者熱愛祖國的思想感情。在教學中我通過投影,要求同學們邊看畫面,邊朗讀。這時,學生仿佛置身于如詩如畫般的蝴蝶谷景色之中,這樣情景交融,極大地激發(fā)了學生的朗讀興趣,并在朗讀中投入自己的情感,充分享受語言的美感。
四、表演,加深對語言文字的感受
低年級的小朋友活潑好動,自控能力差,如果讓其循規(guī)蹈矩地端坐,恐怕堅持不了幾分鐘,他們便不耐煩了。要是讓他們自己站起來,根據(jù)自己的理解、愛憎,自由地比劃自己認為合適的動作,同時頭腦、眼睛、嘴巴、雙手并用,相信他們朗讀的積極性會更高。這樣,學生不但讀得非常投入,非常有感情,還能調(diào)動多種感官共同參與,使他們有機會動腦想、動身演、動口講,豐富了對語言文字的深切感受,對提高低年級學生朗讀水平會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
教學中,我發(fā)現(xiàn)低年級的小學生特別喜歡展示自己,表現(xiàn)欲望極強。低年級語文教材中有許多故事性很強的課文,如《螞蟻和蟈蟈》、《蝸牛的獎杯》、《風和太陽》等文章適合表演。對于這類文章,可以讓學生擔當課本劇中的角色,進行繪聲繪色的表演。學生通過對文中人物說話的語氣和表情進行模仿,可以加深對課文的理解。有了理解,那么再回過頭去朗讀課文的時候,他們就能很好的把文中的感情表達出來。
除了表演,還可以在學生朗讀時放些相應的背景音樂,請學生配配畫外音,也可把學生的朗讀現(xiàn)場錄音進行比賽等,來激發(fā)學生的朗讀興趣。
五、評價,讓學生享受到成功的快樂
在多種讀的形式中,評價是不可缺少的。從孩子的發(fā)展出發(fā),需要教師用發(fā)展與欣賞的眼光來肯定與激勵學生,適時、適當?shù)募钣欣诩ぐl(fā)學生的朗讀興趣,樹立自信。每個學生,不管基礎如何,都有表現(xiàn)自己的愿望。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應適時組織一些朗讀比賽。對一些缺乏勇氣的學生多鼓勵。學生的表現(xiàn)欲激發(fā)了,都爭先恐后地參加比賽,這時就進行評比,選出“小小朗讀家”,予以表揚,讓大家以此為楷模,人人爭當朗讀先進個人。班上經(jīng)常進行這樣的朗讀活動,學生在學習中漸漸養(yǎng)成了朗讀習慣,對朗讀興趣也越來越濃。評議時可以自我評價,也可以互相評價。教師應特別注意評價的理念和方法,充分地尊重學生,使每一個學生在評價過程中領略成功的喜悅。學生的主體意志是在具有真正主體地位之后而漸漸形成的,有了主體意志,才有了自我探索,自我發(fā)現(xiàn),自我發(fā)展,也才有了自己的思想。每個學生都有自己的經(jīng)驗世界,加上朗讀材料本身內(nèi)涵的開放性,不同的學生對文本會作出不同的“解讀”。所以,教師要珍視學生獨特的感受、體驗和理解,逐步養(yǎng)成欣賞學生看問題的不同立場、方式、方法的習慣,提倡個性化朗讀。只要是學生讀出真情實感的,能準確理解和表達朗讀內(nèi)容的,都應該給予肯定。
指導學生朗讀,還要注意培養(yǎng)學生邊讀邊思考的習慣,把課文耐心讀完的習慣。同時在朗讀中也應該注意減少大聲齊讀,提倡輕聲朗讀。一個班出現(xiàn)幾個讀書出色的學生不難,難的是讓全班同學能夠有滋有味地讀書,愛讀書,這就不容易了。只要我們做有心人,掌握朗讀訓練的方 法與技巧,學生就會學會朗讀,就會愛讀書,愛語文,從而為學生以后的學習奠定好堅實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