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俊紅
摘 要:多元智能理論強調(diào),應該根據(jù)每個學生的智能優(yōu)勢和智能弱勢選擇最適合學生個體的教學方法。我們要關注學生差異,善待學生的差異,在教學中,根據(jù)學生的差異,運用多樣化的教學模式,促進學生潛能的開發(fā),最終促進每個學生都成為自己的優(yōu)秀。本文就語文閱讀教學中有效運用多元智能理論進行了有益的嘗試和探索。
關鍵詞:語文;閱讀教學;多元智能理論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7661(2016)15-058-01
一、多元智能理論概述
多元智能理論是美國哈佛大學研究生院發(fā)展心理學教授霍華德·加德納在1983年提出的,是指任何一個人的智能不像傳統(tǒng)教育中所說的那樣簡單,僅僅限于語言智能與邏輯數(shù)學智能,除此之外,還存在其它多種的智能,諸如音樂智能、空間智能、身體運動智能、自我認識智能(深入自己內(nèi)心世界的)以及人際智能(理解他人的)等。
二、運用多元智能理論有效指導語文閱讀教學
1、閱讀思維的多元化。由傳統(tǒng)教學觀點的一元化到多元化是教學思維上的一項重大突破。這是參與人員必須首先確認的,即確認每個學生的智能都是多元的,現(xiàn)在的應試教學不利于開發(fā)學生右腦,全面調(diào)動其內(nèi)在的積極性和自身的多元潛能。推行多元智能理論方法的最終目的就是要使所有學生的各種智能在語文閱讀過程中都能發(fā)掘出來,使得那些單元智商高的學生考得更好,而那些考差了的學生仍能充滿信心;學生不僅獲得了語文閱讀的課本知識,而且還獲得了社會實踐的能力。社會對人才的需求也是多元的,這樣培養(yǎng)出來不同智能強項的多元人才就能符合社會需要,真正印證了“天生我才必有用”的觀點。
2、閱讀目標的多元化?;诙嘣虒W理論認定學生智能的多元化,每個學生的個性、感悟、智能的展現(xiàn)興趣偏好都不會完全相同,如果用統(tǒng)一的目標去套用,本身就不合理,也不符合我們一貫強調(diào)的“因材施教”的理念。
目標多元化的實質(zhì)是,對于不同的學生和他的智能強弱展現(xiàn),應該賦予這門閱讀課程中不同階段的具體教學目標。從廣義講,課標所賦予“知識目標”的同時,我們還必須給學生提出明確的“能力目標”;完成考試要求的目標之外,還要求達到社會賦予的“實踐目標”。新課程標準中已明確提出了這一點,即三維目標的確定,從知識、能力、方法、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方面提出了要求??傊?,課程標準所要求的統(tǒng)一目標最終還是滿足不了不同學生具有的多種智能強項所產(chǎn)生的強烈求知愿望,也很難滿足學生在社會實踐方面的需求。
3、閱讀內(nèi)容的多元化。中學語文閱讀教學中,文本是主要的,但除了教材,與此配套的教學參考書、補充讀物一般比較開放和靈活,允許教師在一定范圍內(nèi)作些選擇。學生可以在教師指定的范圍內(nèi)進行選擇,使選擇的讀物既符合教學目標同時又符合學生個人興趣愛好,以達到較好的閱讀效果。此外,結合學生多元智能的強項,還可以根據(jù)教師指導或自行尋找適合自己感興趣的多種課外讀物,以及深入社會實踐必須學習的那些專業(yè)讀物。
總之,圍繞中學語文閱讀教材的多元化,內(nèi)容豐富,學生有比較廣闊的活動空間。
4、閱讀方法的多元化?!肮び破涫?,必先利其器”,學習方法是學習知識、掌握知識的重要工具,是入門的鑰匙,過河的橋梁。我們要堅持科學觀點,在語文閱讀中建立以學生為主體的新理念。
我國中小學語文課堂上提問很少,因為學生從小就接受了一種順從教育,師長的話,不容置疑,這在幼兒教育時期,有一定的合理性?!叭齊系統(tǒng)特效學習法”創(chuàng)始人朱松春教授認為:“教學系統(tǒng)中主要是三個主要環(huán)節(jié),即一是教育部門包括學校和教師一方;二是家庭和家長一方;三是學生一方。過去傳統(tǒng)的教學方法總是強調(diào)在家里是家長做主,在學校是教師做主,學生沒有自主權。‘三R系統(tǒng)特效學習法中特別明確學生是主體這個概念。道理是顯而易見的,是明確的。所以,在學習這個問題上,一定要以學習者本人——學生為主體?!?/p>
只有承認教學系統(tǒng)中以學生為主體的新理念,才能更好地在中學語文閱讀教學中貫徹多元智能理論。因為根據(jù)多元智能教育理論,只有建立以學生為中心的學習,才能在適當保留傳統(tǒng)教育優(yōu)點的基礎上,全面吸收和開展實現(xiàn)多元智能理論的教學工作。
此外,面對大量的參考教材和課外讀物,學生還必須善于結合學習目標,擇優(yōu)而讀,這樣才能事半功倍。
總之,學生必須掌握各種科學的學習方法,隨機而用,因此,自主學習中擁有多元學習方法確實對提高學習效果是極為重要的。
5、閱讀測評的多元化。多元智能理論指導下的語文閱讀教學,不僅可以檢驗學生的閱讀速度、閱讀質(zhì)量等方面的能力,而且還可進一步來檢驗學生未來運用這些閱讀知識來最終解決實踐問題的能力。
在當前的語文教學中存在著側重于單元智能的測評傾向,過分看重于文字答卷和教材的文字內(nèi)容,在中高考中仍然存在著一卷定乾坤的現(xiàn)象,這對于那些語言、邏輯思維能力不強而其他智能較強的學生來說確實存在著實際的不公平。更為嚴重的是這種傳統(tǒng)的教學考試方法,脫離當前就業(yè)的實際。因為工作中的能力檢驗絕不是像教科書和考卷中答題那么簡單,而眾多的其它智能諸如理解別人的人際智能與了解自己的自我認知智能以及空間智能等缺乏的話,那就確實很難適應社會實際工作對其智能的需求,而多元智能如能在中小學首先是從語文閱讀中開始進行運用與教學試點,使孩子開始接受從書本到社會實際的多元智能教學,展現(xiàn)自己的多元智能才能,不僅能夠應對考試測評,而且更重要的是能夠應對日后復雜的社會實際,學會生存。在中學語文閱讀中運用多元智能理論方法進行測評,可以鼓勵過去在單元測試中無論居于強勢或弱勢的學生都能逐步走向全面發(fā)展。
多元智能理論指出,沒有一個人所有各項智能都處于強勢,大多數(shù)人總是有幾項弱。多元智能理論主張強化優(yōu)勢使其在某一方面智能達到天才程度,而對于弱勢智能則予以補償,使之逐步由弱變強。這樣,就可以挖掘每個學生本能的潛力,特別是對于某些智能弱勢的學生,可以增強其信心。實踐證明,多元化的教學方法不僅增加了教學的公平性、合理性,而且還能夠激發(fā)學生的潛能,增強學生學習的主人翁地位,提高學生步入社會走上工作崗位的契合度,提高人才培養(yǎng)的成才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