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云山
摘 要: 高中物理是物理學習的關鍵期,不僅有對基礎物理的深入補充,而且有對新領域的淺層探討,越來越多的生活實例走進物理教材,讓學生用科學的思維揭開多彩世界的面紗。本文從高中物理新課程的體系構建方法探討入手,系統(tǒng)地闡述物理教師的重要作用,提出開放式物理教師教育模式,為高中物理新課程改革提供理論參考。
關鍵詞: 高中物理 新課程 物理教師
物理作為理科生學習生涯中重要的科目之一,受到各個院校的重視。當前高中物理教育改革的推進,已成功完成理論與實例的并軌,在實例的啟發(fā)下,越來越多的學生對物理產生濃厚的興趣,有效拓寬學生的物理學視野。然而當前高中物理課程還存在注重面而忽視深度的情況,許多物理知識點的課堂透析力度有待加大,因此,本文提出關于高中物理新課程取向與物理教師教育研究有一定的積極意義。
一、師生共建機制下的高中物理課程探討
當前高中物理新課程主要包括兩個模塊和三個選修系列,其中必修課的教學目的是針對全體學生的科學素養(yǎng)培養(yǎng)需求,挖掘學生自己的興趣,為物理學深入學習打基礎。選修的目標是分項實現(xiàn)對物理學的深層次探討,掌握運用物理知識解釋自然現(xiàn)象的能力,培養(yǎng)學生的科學素養(yǎng)。
在物理課堂中,師生共同經歷和體驗物理研究或探究的基本活動:“提出問題”、“猜想與假設”、“制訂探究計劃與方案”、“搜集證據(jù)”、“分析與討論”、“評估”和“交流與合作”等。為了強調研究性物理學習或科學探究,重視過程與方法,目前一些高中物理《新課標》教科書主要采取三種措施:第一,讓學生在教師引導下進行物理探究;第二,讓學生自主進行物理探究;第三,為學生展示人類物理探究的歷史過程。在這些體驗探究活動中,學生既把握了公開的物理文化科學”(以專著、刊物、教科書等媒介公開出版的物理文化科學成果),又體驗了人類先驅“個人的物理文化科學”(個人層面的、常規(guī)的和非常規(guī)的思考,探索的艱辛和激動人心的高峰體驗等)。
師生共建機制,就是要調動學生學習物理的積極性,發(fā)揮學生的創(chuàng)造力和合作能力。將教材的話題拓展開,以探討和活動的方式將物理知識轉化到學生的頭腦中,讓師生間的互動更輕松,課堂氛圍更融洽。師生共建機制使高中物理課堂內容更豐富,不僅包括人類文明、科技成果,還包括社會發(fā)展和經驗分享,讓物理學和其他學科的滲透作用更強。例如:有些高中物理《新課標》中就有介紹人造地球衛(wèi)星、時空探測、量子論和現(xiàn)代航天技術等科技成果;分析“時間延緩效應的實驗驗證”、波粒二象性等現(xiàn)代物理問題。也許物理學的發(fā)展讓科學與人文的距離更近,但始終無法打破思維與現(xiàn)實的鴻溝,人類探索知識是無止境的,知識已不僅僅局限于既定的事件和現(xiàn)象,而是集一切思維活動與實踐之大成的東西。知識的交流并不是無休止的融合,而是各有規(guī)律的彼此補充,將原汁原味與新品匯分開咀嚼也許才能探索出最想要的味道。
二、物理教師的作用
新課改后的物理教科書內的教學內容不僅豐富,更需要教師通過創(chuàng)新性教學提高學生的注意力和熱情,使學生在課上學習之余通過教師講解內容的理解和分析,提高對物理的興趣。物理學在人類社會發(fā)展中發(fā)揮了巨大的作用,將物理成果“轉換”成物理課程可以說是對物理文化的一種拓展。物理教師作為物理課程的教授者不僅要具有扎實的物理知識基礎,還要有一定的物理探究經驗。教師把控著物理課堂的主要動脈,引導著學生的學習思路和問題拓展,給學生以足夠的基礎鋪墊,關注學生的認知策略、情感態(tài)度、價值取向,要跨越學科的界限,幫助學生實現(xiàn)科學精神與人文精神的完美結合。
三、開放的物理教師教育模式
教師是學生攀登知識高峰的領路人,教師的科學素養(yǎng)對學生的影響作用是巨大的,因此,教師的教育模式對教師的塑造作用很關鍵。新課程改革過程中,我們既不能夠只強調“師范性”,又不能夠一味地突出所謂的“學術性”,在“師范性”與“學術性”之間尋找恰當?shù)钠胶恻c,維持它們之間必要的張力。課程教學與技術實驗的結合不失為一種好辦法。一般師范院校的優(yōu)勢是教育學科發(fā)展比較完善,對中小學物理教育實際比較熟悉,具有較高水平的教育學、心理學和基礎物理教育實踐研究的傳統(tǒng);一般綜合大學的優(yōu)勢是物理學科的“高學術性”和“有濃厚的物理學研究氛圍”,加之綜合大學的“多學科性”特點。
新課程改革對高中物理課程教學提出新的教學要求與教育目標,對高中物理老師提出更高的要求,針對新課程的物理課程需要,各大師范院校要加強高中物理教師教育,為培養(yǎng)出高素質的物理教師作貢獻。
參考文獻:
[1]朱亞平.分析高中物理新課程取向與物理教師教育[J].現(xiàn)代閱讀,2013.1:128.
[2]曹金元,母小勇.高中物理新課程取向與物理教師教育[J].教師教育研究,2004.9:59-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