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慧靈
【摘要】在日新月異的E時代,兒童文學閱讀還是被擠在一個非常逼仄的角落。作為一名小學語文教師,如何幫助學生真正愛上閱讀?筆者用自己的閱讀、實踐與思考點亮一盞盞燈。教師先做讀書人,打造師生共讀環(huán)境,激發(fā)學生閱讀興趣。(1)“我讀故事給你 聽”——閱讀是件快樂的事;(2)“今天,你讀書了嗎”——閱讀像呼吸那么自然;(3)“我們一起來聊聊”——步入閱讀吧學園。師生共讀,親近文學,守護童年。
【關(guān)鍵詞】師生共讀;兒童文學;實踐
【中圖分類號】G622 【文獻標識碼】A
緣起:
兒童文學是兒童成長的“甘露”,它寄托著人類對兒童最深厚的情感、期望和祝愿。對兒童精神和心靈的成長,對想象力、藝術(shù)鑒賞能力、思維判斷能力、語言表達能力等有著不可替代的積極作用。近幾年來,越來越多的有識之士意識到兒童文學閱讀對兒童成長的重要性和緊迫性,各種閱讀推廣活動如火如荼地開展起來,真如一股暖暖的春風吹遍海峽兩岸、大江南北。我校也十分重視書香校園的建設(shè),多次邀請作家進校園,每年舉辦“春天詩會”等校園讀書節(jié)活動。但作為一名戰(zhàn)斗在一線的教育工作者,我很清楚,在這個日新月異的E時代,真正要讓閱讀走進每一位老師,每一名學生,每一個家庭,不是一件簡單的事;不是幾個活動,幾句口號就能改變的事。兒童閱讀推廣若只是風一樣地吹過,留下的只是一小段回憶。只有真正行動起來,播下幸福的種子,把春風化為甘露,才能真正滋潤心田,回歸閱讀的本質(zhì)。
一、現(xiàn)狀及原因分析—未雨綢繆幾多憂
開學新接了四年級的一個班級,我作了一次調(diào)查,發(fā)現(xiàn)90%的孩子喜歡電腦游戲,50%以上的學生每天看電視超過半小時。真正堅持每天課外閱讀的同學只有個別幾個。對于閱讀,多數(shù)孩子喜歡的是漫畫和笑話這些書;對于藏書,最多的是作文選,人人都有好幾本。部分同學家里有四大名著,但因為看不懂,還沒有看。少部分的兒童文學作品還是因為作家進校園的那幾次購買的。班里學生課外閱讀現(xiàn)狀令人擔憂。為何造成這樣的現(xiàn)狀?
(一)家庭環(huán)境影響
我校雖為實驗小學,但學區(qū)生只有一半,包括城南這塊城鄉(xiāng)結(jié)合地區(qū),還有一半是借讀生。像我班共54名學生,只有23名是城鎮(zhèn)居民戶口。其中絕大部分家庭屬于草根一族,家長在工廠、超市或個體上班,并沒有很穩(wěn)定的作息時間;家長的理念和素質(zhì)存在很大的差異。他們普遍重視的是學生的學科分數(shù),重視教科書的學習,愿意為學生報補習班,買教輔書,但并不理解課外閱讀的要義,致使學生課外讀物匱乏。他們忙于生計,下班后又忙于家務(wù),和孩子在一起的時間也不多,更不必說坐下來看書學習,良好的家庭閱讀氛圍難以形成。
(二)大眾媒體干擾
隨著現(xiàn)代科技的迅猛發(fā)展,閱讀已突破了紙質(zhì)載體這一單一形式。E時代的孩子面臨資訊多元化的閱讀環(huán)境,電腦、電視、VCD等大眾傳媒的普及,對學生的課外閱讀有很大的沖擊。學生學習興趣轉(zhuǎn)移,有的迷戀動漫作品,電視連續(xù)劇;有的迷戀電腦游戲,上網(wǎng)聊天;真正喜歡課外閱讀的學生不多。事實上,有不少學生放學回家,放下書包就坐在電視機前看個沒完沒了,有的還迷上了影星、歌星。有的家長不在家,也沒有玩伴,作業(yè)之余,便以玩電腦游戲來打發(fā)時間。學生過分地依賴聲像材料,根本沒有課外閱讀的習慣。
(三)教師指導缺乏
由于長年來推行應試教育的濃重陰影,許多教師還是難以打破圍著教科書轉(zhuǎn)的模式,心里只想著教學的意義,那些功課和成績,把很多時間花在聽寫、背誦、寫作……卻沒有能真正從教育學的角度去關(guān)注孩子的終身發(fā)展,很少真正花時間去開展一些課外閱讀活動。而且,教師自身包括以前的我,沒有與時俱進地閱讀優(yōu)秀的兒童文學作品,無法站在兒童文學發(fā)展的前沿來向?qū)W生們推介,無法對學生的課外閱讀進行科學有效的指導。倘若把課外閱讀作為一種任務(wù)硬壓給孩子,便影響了他們的閱讀興趣和求知欲望,使課外閱讀成為負擔;倘若不合時宜地把一些高深的文學作品提前放到了他們的跟前,便增加了他們的畏難情緒,經(jīng)典便被束之高閣。
正是這種種原因使得這些溫暖兒童心靈的優(yōu)秀文學作品受到無辜的冷落,使得期待點燃智慧火花的孩子與讀書之樂無緣。我不禁汗顏,作為一名小學語文教師、班主任,我該如何改變現(xiàn)狀?
二、師生共讀——八千里路云和月
梅子涵先生說:“一個希望優(yōu)秀的人,是應該親近文學的,親近文學的方式當然是閱讀。閱讀那些經(jīng)典和杰作,在故事和語言間得到和世俗不一樣的氣息,優(yōu)雅的心情和感覺在這同時也就滋生出來;還有很多的智慧和見解,是你在受教育的課堂上和別的書里難以如此生動和有趣地看見。”我想成為一名優(yōu)秀的語文老師,我更想看見我班里的一個個孩子一步步地走進經(jīng)典,走近優(yōu)秀……于是,我開始行動……
(一)教師先做讀書人
“教師必須成為一本書,工資再低也要買書,工作再忙也要讀書,交情再淺也要送書,屋子再小也要藏書,為此,你才會成為一本永遠站著的厚重的大書?!保ㄑθ鹌迹?/p>
為了能成為一本書,使自己的閱讀能努力達到做學生引路人的水平,我開始大量地閱讀童書。以前聽從專家、老師推薦書籍,現(xiàn)在自己常常主動去書店、網(wǎng)站查閱;以前是一年才買幾百元的書,現(xiàn)在幾乎每個月都化幾百元買書;以前只會在需要書本知識時才會翻書,現(xiàn)在無論去哪里總是習慣性地在包里放一本書。
我從繪本閱讀到橋梁書,再到兒童小說的閱讀,《親愛的漢修先生》《時代廣場的蟋蟀》《小王子》《精靈小鼠弟》《腰門》彩烏鴉系列、曹文軒純美小說系列、沈石溪動物小說系列……粗粗一算,兩年來我讀過的童書竟也不下幾百本。我真正從這些優(yōu)美的、詩意的、感動我們心靈的兒童文學佳作中,感悟到了道德的力量、審美的力量、藝術(shù)的力量、語言的力量以及滋養(yǎng)我們精神生命成長的力量。
為了更好地引領(lǐng)學生閱讀,我還讀了吉姆崔利斯的《朗讀手冊》,艾登——錢伯斯的《打造兒童閱讀環(huán)境》,梅子涵的《閱讀兒童文學》,曹文軒等的《兒童文學5人談》……為了幫助自己記憶和積累,我還動筆作了閱讀摘記,不但摘錄一些印象深刻的語言,也記下了自己的所思所感。我驚喜地發(fā)現(xiàn),我的生活因為閱讀更加的豐厚而潤澤。而且我擁有了底氣和自信,可以為不同閱讀水平的學生做一些兒童文學的書目介紹、推廣和指導工作,帶領(lǐng)他們走進兒童文學的百花園。
(二)打造師生閱讀環(huán)境
除去雙休日,我們一天有十余個小時呆在學校,學校就是我們的第二個家,而教室就是我和孩子們的書房。
我為班級取了一個體現(xiàn)愿望和書香特色的名字?!断穆宓木W(wǎng)》被譽為“二十世紀讀者最多,最受愛戴的童話”。夏洛是書中的主人公,它是一只小小的蜘蛛,很平凡,但富有愛心和智慧。所以取名為“夏洛中隊”,寓意為我們每個隊員也很平凡,但要像夏洛一樣有愛心,充滿智慧。我們的中隊口號是:腹有詩書氣自華,快樂閱讀共成長!班名和口號都醒目地掛在教室門口。
一走進教室,你就會看到后墻黑板報上方,有八個藍色楷體大字“沐浴書香快樂成長”。兩邊的柱子上貼了兩幅同學們親筆書寫的對聯(lián),一幅是“讀萬卷書,行萬里路”,一幅是“書山有路勤為徑,學海無涯苦作舟”。教室前方添置了一個嶄新的書架,組建了圖書角。放上我為同學們準備的彩烏鴉系列書和國際大獎小說,以及同學們帶來共享的書籍。黑板左邊墻上貼有“清華附小5-6年級閱讀書目”,右邊設(shè)計了“書海遨游”欄目,不定期地展出同學們的閱讀卡。教室左后方的墻上設(shè)計了“星星點燈”欄目,其中一項就是閱讀之星的統(tǒng)計評比。一面面墻壁,無聲勝有聲,向?qū)W生們傳遞著讀書的信息,整個教室濃濃的書香氛圍,為師生的閱讀生活奠定了物質(zhì)基礎(chǔ)。
(三)幫助學生愛上閱讀
一本書就是一艘船,能帶我們?nèi)ミh方,我們家長和老師帶孩子到達不了的地方,書可以帶他們抵達。作家肖復興說:“能夠熱愛讀書并能懂得怎樣讀書,對于一個孩子真是最大的財富”。
(1)“我讀故事給你聽”——閱讀是件快樂的事
對于少年兒童來說,閱讀的首要之義是興趣和喜愛。有了興趣,喜歡書,才會養(yǎng)成閱讀的習慣。學困生之所以注意力分散,不會安靜閱讀是因為他們沒有興趣。所以我要做的最重要的事就是吸引孩子去接近書。就從讀故事開始,因為沒有孩子會不喜歡聽故事。
為孩子讀故事,本身并不困難,難在持之以恒。我經(jīng)常會利用做操前后的10-15分鐘時間進行朗讀,學生無論在干什么都會趕緊停下來,端端正正地坐好,等著聽故事。每個人臉上都洋溢著愉快的笑容,常常讓我感動。基于我班原先的閱讀視野比較狹窄,我從兒童讀物入手,選擇繪本和小說朗讀相結(jié)合。我讀過一些繪本比如《猜猜我有多愛你》《蚯蚓的日記》《愛心樹》……讀過彩烏鴉系列,比如《草地牧羊犬》《蘭心的秘密》《我是白癡》……讀過國際大獎小說《一百條裙子》《蘋果樹上的外婆》《撲克游戲》等等。我把精彩的兒童文學作品帶到他們身邊,和孩子們分享自己的閱讀心情。孩子們靜靜地聽著,聽到精彩的地方,或嘆或詫,或喜或憂,情躍于表,有時我就會說:“我剛好讀到這里,接下來發(fā)生什么事呢?”我讓他們猜測,有時干脆說“明天再告訴你們吧。”孩子們很感興趣,我讀過的書一下課總有孩子問我借,有的同學還馬上去新華書店買。通過讀故事,把孩子們的胃口吊得高高的,我就那么輕而易舉地把一本本的好書推薦給了他們。
“我讀故事給你聽”,我采用了一種最簡單最愉悅的方式在告訴孩子:閱讀是一件多么快樂多么享受的事情!而且,日久天長,蘊含于鮮活故事中的道理也會悄然地浸潤孩子們的心田。
(2)“今天,你讀書了嗎”—閱讀像呼吸那么自然
閱讀需要時間和環(huán)境。把課外閱讀完全寄托在學生回家以后的自覺閱讀上,其實很多時候是無法保證的。而在教室里就不一樣了,“你讀,他讀,我也讀”是一種氛圍,尤其對學困生而言。所以,就算學習任務(wù)再緊張,我們班也不占用這段時間來寫作業(yè),雷打不動進行午間靜讀。閱讀本來就是我們生活的一部分。
每天中午11:40—12:10,我班的學生便進行午間靜讀。這段時間學生們閱讀班級圖書角里的書本,自主選擇書目,是一段午后“休閑時光”。起初,總有些孩子貪玩得忘記了時間,還有一些學生人在教室,但是心猿意馬,需要老師不時地督促和提醒。后來,認真看書的孩子多了,教室更安靜了,這份靜靜地閱讀產(chǎn)生了強大的磁場。在這種環(huán)境下,貪玩的孩子感到有壓力做出看書的樣子,裝著裝著就成真了。
這段時間,許多孩子們運用默讀與速讀的技巧,大大提高了閱讀的速度與效率,每天都積累了一筆精神的財富。(每天,我都讓孩子們作好簡單的閱讀記錄。)當然也有極個別孩子總是不停地換書,讀得三心二意,但是,當我把女兒正在閱讀的橋梁書借給他們看時,他們立刻看得很投入。這種情形也提醒我,不是孩子不認真,老師要認識到學生閱讀能力的差距,幫助他們慢慢提高,也讓他們在閱讀活動中真正體驗到來自老師的關(guān)愛和快樂。
這段時間,我也會坐在高高的講臺上看書,沉浸于這份書香墨韻,這時候,我的心清澈寧靜。這書香潤澤的教室?guī)Ыo我和孩子們安寧、陽光的心態(tài),原來,閱讀可以像呼吸那么輕松自然。
(3)“我們一起來聊聊”——步入閱讀吧學園
閱讀心理學認為,當閱讀者讀完某一文時,總會有一種與人交流和對話的欲望,而這欲望的達成,可以促進其閱讀理解,刺激其閱讀興趣。
和以前相比,我班學生閱讀的熱情有了前所未有的高漲,可是他們讀了什么?理解了多少?有什么想說的?隔周我都會讓學生做一份讀書報告,讀書報告包括內(nèi)容簡介、主人公介紹、最感人的情節(jié)描述、自己的體會等等。我不計較長短好壞,只想讓他們有這個回顧的機會,養(yǎng)成感悟積累的習慣。然后我們會利用班隊課或閱讀課來與孩子交流讀書心得體會,讓孩子們共同參與,自由表達。
共讀《了不起的狐貍爸爸》,我們討論了“狐貍爸爸為什么了不起”;共讀《草房子》投票評選油麻地的“好孩子”,并講明自己的理由;共讀《一百條裙子》我們思考“一百條裙子意味著什么”;我們還開展了兩次國際大獎小說的推介會……我以學生為本位,營造和諧的話語環(huán)境,鼓勵孩子共享互動,充分展示自己在閱讀中的感受、體驗和快樂。這樣不但能讓他們體會到兒童文學的真正價值,還能幫助結(jié)交趣味相投的書友。孩子們一起聊書,一個孩子讀一本書覺得很好玩,說給其他的孩子聽他們就會覺得真好玩,如果大家都看過而且都喜歡相同的主人公,那么就會開心得不得了。有的孩子可能還沒有養(yǎng)成閱讀習慣,但當他們漸漸融入這個交流的氛圍,也會使自己的理解、思維、言語表達等諸多能力得到一定的提高。
還記得那個秋葉紛飛的日子,我們共讀了《一片葉子落下來》,交流了心中的感悟。吳天霖說:人的一生其實就像樹葉一樣短暫,可我們在乎的不是時間的長短,而是在有限的時間里能為別人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潘溢說:一片葉子在存在的時候,珍惜了生命,它知道了天上有星星、有月亮、有太陽,它知道了幸福、愛和快樂。石易涵說:生命是寶貴的,人活在世上只有一次,所以我們要珍惜生命,熱愛生命,用我們的生命去創(chuàng)造美好的未來……我們從小小的一片落葉感悟生命,我想,我們只有真正思考過死亡,才會更加珍惜生命、善待生命!
師生共讀交流,教師給予學生的是閱讀的拐杖,而學生掌握的是打開自能讀書的金鑰匙。當然,教師也需要通過不斷的學習和實踐,來提高自己組織兒童文學閱讀交流活動的能力,真正成為有協(xié)助能力的大人,更好地引導學生對優(yōu)秀作品的體驗、思考、欣賞與品評。
三、結(jié)語
“最是書香能致遠”,親近文學,守護童年,我們用自己的閱讀、實踐與思考點亮一盞盞燈。在未來的日子里,我們?nèi)詫⒉粩嗵剿鳎尦砷L的足跡沉淀更多的書香,閱讀的靈魂里有更多的幸福飛翔……
參考文獻
[1]張學青.點亮閱讀之燈[J].人民教育,2009(9).
[2][英]艾登——錢伯斯.打造兒童閱讀環(huán)境[M].??冢耗虾3霭婀?,2007(10).
[3]周益民.兒童閱讀與為了兒童的閱讀[M].長春:長春出版社,2009(4).
(編輯:龍賢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