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承彬
【摘要】朗讀教學是初中語文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學生的朗讀能力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其語文綜合能力。如何提升初中語文朗讀教學質(zhì)量,提高學生朗讀能力已成為了廣大初中語文教師的共識。基于此,筆者將結合自身教學經(jīng)驗,談談初中語文朗讀教學的幾點體會。
【關鍵詞】初中語文;朗讀教學;體會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A
朗讀指的是將書面語言用發(fā)音規(guī)范的有聲語言表達出來的過程,是一個由文字到語義、語音,由表層意識到潛在情感的感知過程。在語文教學過程中,講解一篇課文,尤其是語言優(yōu)美、情感豐富、朗朗上口的文章,只有讓給學生大膽地去朗讀,去品味,才能讓學生更好地感悟到文中的奧妙之處,因此,在初中語文教學中,朗讀教學有著極為重要的作用。然而,受到應試教育的影響,當前大部分語文教師都不太重視學生的朗讀,更多的將教學重點放在文章構架以及語句分析之上,這無疑不利于學生綜合素質(zhì)的提高。朗讀不但是一種語言能力,更是學生學習語言的重要途徑,是學生一種綜合、高效的學習方式,因此,初中語文教師應當對朗讀教學予以充分重視。筆者認為,初中語文朗讀教學可從以下幾方面著手:
一、合理選擇朗讀材料
朗讀并不意味著濫讀或亂讀,在初中語文教材中,并不是所有的文章都適合用來進行朗讀,只有選擇適合的朗讀材料才能收獲良好的朗讀效果。例如,部分文章適合速讀、部分文章合適圈點并進行精讀,所以,在進行朗讀教學時,教師應全面掌握教材內(nèi)容,并精心選出適合的朗讀材料。例如《金黃的大斗笠》一文適合精讀;《羚羊木雕》適合速讀;《詩詞五首》適合適當使用重音來朗讀;《背影》適合帶著感情去朗讀;《這不是一顆流星》適合分角色進行朗讀。
二、講授朗讀方法和技巧
首先,應教會學生如何確定重音。在朗讀教學過程中,教師應有意識地讓學生掌握一些基本朗讀知識,例如課文中的修飾詞、謂語動詞、對比詞等,讓學生可以在朗讀過程中快速找準重音,以增強朗讀表達效果。并且選用重音輕讀的方式更能夠將文章中的悲傷或歡快之感表達出來。其次,應教會學生如何掌握語速。一般情況下,激情高亢、歡快激動的文章的語速應適當加快;悲傷低沉或是抒情的文章語速應適當放緩,所以,非常有必要教會學生語速的掌握方法,并讓學生在不斷的朗讀訓練中正確掌握語速,并做到收放自如。再次,應教會學生如何掌握語調(diào)。語調(diào)是語氣、語音以及語速的綜合體現(xiàn),正確把握語調(diào)可以將文中的感情基調(diào)很好地表現(xiàn)出來。所以,教師在朗讀教學過程當中應教會學生把握語調(diào),例如在朗讀歡快、激情澎湃的文章時應采用慷慨激昂的語調(diào);在朗讀悲涼、寂寥的文章時應采用深沉、舒緩的語調(diào)。
三、注重朗讀訓練
在朗讀教學過程中,教師應注重朗讀訓練,訓練應從易到難,由簡入繁,從普通訓練到實用訓練,層層推進,切不可一蹴而就。朗讀訓練可以從以下幾點著手:用普通話正確朗讀—咬字清 晰—發(fā)音響亮—適時停頓—語氣連貫—言辭達意—心領神會。朗讀訓練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同時也是學生不斷接受知識、補充、整合以及構建的過程。因此朗讀訓練應當進行反復練習、對比與觀察。朗讀訓練可從以下幾方面著手進行:①范讀。優(yōu)秀的范讀可以為學生提供一個朗讀的榜樣。例如,在學習《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一文時,教師可利用不同的語調(diào)、語氣以及語速來進行范讀。如:在朗讀百草園部分內(nèi)容時,教師應采用活潑、歡快的語調(diào)進行朗讀,并可適當增加下語速,讓學生感受到作者的愉悅、自由、無拘無束的童年生活;在朗讀三味書屋部分內(nèi)容時,教師應采用略微低沉的語調(diào)以及緩慢的語速來進行,讓學生感受到作者在書屋中那段乏味、無聊的時光等等。通過科學的朗讀處理,可以讓學生深刻的了解課文的主體。并讓學生現(xiàn)學現(xiàn)仿,反復練習,從而引起學生情感上的共鳴。②表演。在進行朗讀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讓學生以表演的方式,并對文中的情節(jié)進行揣摩,并進行角色扮演,將文中情節(jié)生動地展現(xiàn)出來,可以讓朗讀教學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在學習《白兔和月亮》一文時,教師可以讓班中的一位女同學來將小白兔得到月亮前后的變化表演出來。表演完畢后,將學生帶回到課本中,讓學生再次朗讀課文,讓學生都明白只要用平常心來對待生活,生活才會更幸福。在此過程中,學生不但能夠從生動有趣的表演中感悟到文章中所要表達的思想感情,同時也增強了學生的朗讀語感。③配樂。在多媒體技術高度普及的今天,教師可以利用各類多媒體教學設備來進行朗讀教學。例如,通過演示圖片、配樂等方式,創(chuàng)設特定的朗讀情境。例如,在學習《沁園春·雪》一文時,教師可以在課前制作教學課件,將宏偉壯觀的長城、銀裝素裹的雪景以及令人尊敬的英雄通過課件展示出來,在配上優(yōu)美的音樂,將學生引入到美妙的情境當中。學生在美的熏陶下都會不期而然的將朗讀作為一件快樂的事情來完成。
四、結語
總而言之,朗讀教學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切不可一蹴而就。初中語文教師在進行朗讀教學過程中,應合理選擇朗讀材料,重視朗讀方法與技巧的傳授,并加強對學生的朗讀訓練,讓學生不斷掌握朗讀技巧,養(yǎng)成良好的朗讀習慣,從而達到提升學生朗讀能力的教學目的。
參考文獻
[1]寧德君.淺析如何提高中職語文朗讀教學的有效性[J].吉林省教育學院學報(中旬),2015(3).
[2]肉先古力·依米提.朗讀中品味語文學科的“韻味美”[J].赤子(上中旬),2015(14).
[3]王桂芹.如何使用朗讀訓練提高學生語文素養(yǎng)——新課標下朗讀教學的體會[J].青年文學家,2014(02).
(編輯:龍賢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