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奕琪
摘 要:員工的職業(yè)幸福感是影響員工工作積極性、企業(yè)競爭力、凝聚力的重要因素。而銀行業(yè)的員工正面臨著幸福感的日益缺失。文章認為,可以通過一些手段諸如有效溝通、心理輔導、加強員工職業(yè)規(guī)劃管理等方式挽救銀行業(yè)員工日益缺失的幸福感。
關鍵詞:銀行業(yè)員工 職業(yè)幸福感 缺失 挽救
中圖分類號:F24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4914(2016)02-252-02
幸福感是指人類基于自身的滿足感與安全感而主觀產生的一系列欣喜與愉悅的情緒。而員工的職業(yè)幸福感是影響員工工作積極性,企業(yè)競爭力、凝聚力的重要因素。
最近,銀行員工的幸福感調查似乎顛覆了社會以往的認知。銀行一直以來被視為風光的職業(yè),銀行員工收入體面、生活有保障且工作時間固定。通過一些記者在多家銀行的調查了解,銀行基層員工確實在很多方面處于弱勢,幸福感非常低。建議做調查研究,統計分析在行員工的幸福指數。
就幸福感的研究理論表明,幸福感與以下三個方面有著重要的聯系。一是心理參照系,就社會層面而言,其成員的幸福感將受到他們心理參照系的重大影響。二是成就動機程度人們的成就需要決定他們的成就動機程度,成就動機程度又決定其預期抱負目標。三是本體安全感,它指的是個人對于自我認同的連續(xù)性、對于所生活其中的社會環(huán)境表現出的信心。馬云曾經用一句非常簡單的話,生動具體地表現了以上三個因素在影響員工工作幸福感上的表現,他說,員工離職的原因很多,只有兩點最真實:一是錢沒給到位,二是心委屈了。
而這兩個因素也是影響銀行員工幸福感的首要原因。
特別是進入2015年,存貸差的不斷縮小,銀行已經進入了實際意義上的負利潤時代。據16家上市銀行公布的2015年3季度報表顯示,中國銀行業(yè)的情況加速惡化。低成本攬錢,高利息放貸的盈利模式將徹底被淘汰,一場殘酷的競爭淘汰正在這個曾被稱為最穩(wěn)定、最賺錢的行業(yè)里悄然開始。銀行一方面面臨新興金融業(yè)態(tài)的沖擊,另一方面由于自身受制于不良率的影響,凈利潤下滑。很多銀行只能把員工的工資降低來補貼利潤。員工收入也呈下滑趨勢,而由此導致的幸福感降低也是必然性的。
而另一方面心理的委屈,特別是基層員工自我價值認同感伴隨著銀行社會地位的降低,都是導致員工幸福感缺失的重要因素?;久刻於紩l(fā)生一些客戶惡意刁難的事件,面對這些大概率事件,為了避免引起與客戶的紛爭,一些員工選取的都是忍氣吞聲。這些“委屈”的日益積累,必然導致自我認同與員工自尊心的創(chuàng)傷。特別是剛入職的一些大學生,理想與現實的落差,與同時期伙伴對比的心理不平衡感,很容易讓他們失去對這份工作的熱愛與信心,進而導致流失一些高素質的人才。
面對這些種種會影響員工主觀能動性,進而影響以后的工作開展的諸多不利因素,提高員工的幸福感這一工作顯得至關重要。本文提出一些實際可操作的辦法。
一、相互傾聽,用溝通達到信息對稱
一貫以來,員工通過文件報道,例會來接受上方傳達的思想。而員工的思想卻無法順暢地自下而上地傳達給上方領導。單方面的傾聽缺失容易引發(fā)員工的不良情緒。所以我們才時常在開會時出現臺上滔滔不絕,臺下昏昏欲睡的情況。特別是一些知識培訓,只需要發(fā)送ppt課件安排員工自行學習,然后建立網上小組提問討論,運用這種省時高效更有留底的手段即可。不但可以隨時翻閱還節(jié)約人力物力,完全沒必要將一些困累勞頓的一線員工晚上組織學習,然后出現一大部分員工人在心不在的低效接受信息的情況。
我們要通過一些有效的手段暢通員工心聲與訴求表達渠道。如可以創(chuàng)辦一些員工論壇、組織問卷調查和諫言征文活動等方式,鼓勵員工合理表達意見訴求,并耐心做好員工思想解疑釋惑工作。認真對待員工的來信來訪,建立行長信箱、行長接待日等制度,鼓勵員工開展誠信舉報,同時加大信訪核查力度,對每一封信訪件都提出明確的核查要求。只有暢通渠道才能使員工增加信任感,也會避免一些外來媒體的壓力。
二、重視員工心理健康,開展心理健康教育
首先要開展員工定時的心理健康測評。通過網絡、紙質問卷等方式對員工的心理健康狀況開展評估,及時地了解員工心理狀況。針對金融服務行業(yè)工作壓力大、節(jié)奏快、強度高的職業(yè)特點,可以加大心理健康教育培訓力度,使廣大員工了解和掌握必要的心理調適方法,自覺保持健康、平衡的心態(tài)。
三、完善員工的休假制度
銀行的工作辛苦,加班也就不可避免。提高員工的幸福感與滿意度,讓員工不再對加班充滿怨言很重要,但加班后要完善及時補休的制度更切實,不要讓員工產生加班容易補休難的負面情緒。同時,建立一筆旅游專用基金,實現團隊出游的計劃。因為在休閑放松的狀態(tài)下,不但有助于員工減壓,提升幸福感,還能更好地調節(jié)建立領導與員工的正面關系。
四、創(chuàng)新企業(yè)文化,增強員工歸屬感
良好的企業(yè)文化對提升員工“幸福指數”、推進“幸福銀行”建設至關重要。要不斷創(chuàng)新文化內涵和載體,豐富員工精神文化生活,創(chuàng)造良好的企業(yè)文化氛圍。做到這些,一方面是要不斷豐富員工業(yè)余文化生活??梢悦磕昱e辦一些企業(yè)文化節(jié),開展豐富多彩的企業(yè)文化活動,積極組織文藝晚會、歌唱比賽,以及運動會、撲克牌比賽等等員工喜聞樂見的活動,發(fā)揮員工特長,展示員工風采,可以培養(yǎng)員工健康向上的生活情趣,進一步增強員工對銀行的認同感,提升全行的凝聚力。
另一方面,持續(xù)健全員工關愛和慰問制度,可以組織各層級的職工之家,廣泛開展節(jié)日慰問、生日慰問、傷病慰問等等多項關愛活動,同時組織動員各方面力量切實幫扶困難職工,著力解決員工實際困難,使廣大員工時刻感受組織關懷,感受銀行大家庭的溫暖。密切關注員工思想動態(tài),加強員工心理疏導。
五、注重成長成才,增強員工幸福感
根據馬斯洛的需求理論,成就和自我實現是人的最高需求。要注重增強員工內心深處的幸福感,調查員工的職業(yè)滿意度。保證員工工作有激情、干事有舞臺、壓力有疏導,幫助員工成長成才。抓好員工職業(yè)管理,幫助員工設立清晰的職業(yè)規(guī)劃,完善公開、公平、公正的人才選拔機制,形成人盡其才、才盡其用的良好環(huán)境。
參考文獻:
[1] 楊強.建設幸福銀行的思考.金融時報,2012.11.19
(作者單位:中國農業(yè)銀行股份有限公司臺州黃巖支行 浙江臺州 318020)
(責編:賈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