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海燕
【摘 要】 從拓展訓練與體育課程的聯系、拓展訓練在普通高校的發(fā)展應用及實例、拓展訓練課程的基本內容、過程及方法等方面分析了已成功開展拓展訓練課程高校的案例,證明高校開展拓展訓練課是必要的。此課題的開展,對高校體育改革和素質教育提供了一定的理論參考和方法借鑒。
【關鍵詞】 高校;拓展訓練;課程;必要性
【中圖分類號】G63.2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6)18-0-02
拓展訓練這種新的教育方式符合《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動素質教育》的指導思想,對大學生整體素質教育的提高具有重要意義。拓展訓練自傳入我國以來發(fā)展很快,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余暇時間增多,拓展市場非?;鸨?,拓展需求亦逐年遞增,同時拓展訓練作為素質教育的有效手段也越來越引起高校的注意。高校開設拓展訓練課程的呼聲越來越多。
拓展訓練包括單純的體能訓練、生存訓練、心理訓練、人格訓練、管理訓練等,是一種全新的體育課內容,把原有的僅限于學校體育課堂的、競技性很強的跑、跳、投、攀爬、跨越等基本內容,擴展到社會和大自然中,將體育活動與社會、自然、環(huán)境融合在一起。它是通過各種“高峰體驗”的內容,讓學生在激動中、在恐懼中、在猶豫中、在喜悅中不斷提升對生活的感悟,對挑戰(zhàn)的向往,通過親身體驗來培養(yǎng)自己的體育精神。以此來達到培養(yǎng)學生敢于挑戰(zhàn)自我極限。具有克服困難的毅力、培養(yǎng)健康的心理素質和積極進取的人生態(tài)度、增強團結合作的團隊意識、熱愛自然和服務社會的目的。
它將體育課程中的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和社會適應能力兩個價值發(fā)揮得淋漓盡致??梢哉f拓展訓練是高校體育教學課程的拓展,是體育活動的有益補充,是進行大學生素質教育的新課堂。
在我國,真正讓拓展訓練植根校園,是從2002年起,將拓展訓練作為一門課程,修建專門的訓練架,并開始制定大綱,北京大學應該是最早的學校之一,此后我國許多高校開展了不同形式的訓練課程,此課程在學生中引起極大反響,深受學生們喜愛。
2002年拓展訓練課進入北京大學本科生的課程設置,由體育教研部與心理行為訓練學專家、社會培訓機構共同策劃進行了大綱的制定、課程內容的選擇與場地的建設,然后以“體育綜合素質課”開始進行拓展訓練,后來課程定名為“素質拓展”。在北大,素質拓展課程使用拓展訓練的基本課程模式,在校園里模擬各種情境對學生進行訓練。在原有的求生情境活動之外,在幾年的教學實踐中,合理地引入一些適合校園特色的活動項目,典型的有“高臺演講”,它是讓學生在特殊的情境下,運用有限的時間,按照要求站在高臺上表達問題的能力,這對學生心理的放開能力是一個很好的鍛煉;還有“挑戰(zhàn)150”項目讓學生在其中的五個項目(不倒森林、集體跳繩、諾亞方舟、能量傳輸與同步仰臥起坐)中一遍又一遍和時間比賽等等。
再一個就是坐落在寧波的寧波職業(yè)技術學院。它是“大學生素質拓展計劃”浙江省五所試點高校之一,它在一定程度上很好的開展了拓展訓練課程,在各個年級都安排了不同的內容和目標,分階段實施拓展教學。該學院是項目化課程體系改革的示范,它緊緊圍繞職業(yè)能力的要求,以項目為載體,切實提高學生的素質、培養(yǎng)學生的能力。一年級組建素質拓展營,編制素質拓展手冊。文化基礎課程與素質拓展課程結合,培養(yǎng)學生的團隊合作精神、積極向上的心態(tài)、勤奮刻苦的品質和靈活有效的溝通能力。二年級開展技能訓練營,編制技能訓練手冊。課堂以實訓場所為主,實踐教學與理論教學結合,講練結合,重在訓練。三年級實施頂崗實習,企業(yè)人才培養(yǎng)基地與學校生產性實訓基地結合,培養(yǎng)學生具有崗位所需的專業(yè)能力。
拓展訓練課程的內容是為解決參訓者的心理問題而設定的各種練習項目。主要包括個人及雙人項目、溝通項目、破冰項目、團隊協作項目。通過這些項目的練習,達到相互溝通、共同面對問題、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法,體驗成功的喜悅,認同團隊精神的重要性,聯系生活中遇到的問題,從而產生遷移,達到提升心理健康水平和適應社會生活和競爭的能力。
拓展訓練課程的基本方法是從活動中進行體驗和感悟,讓參訓者在各種活動中,遇到困難和問題。在面對困難和問題時,體驗和感悟自己的心理狀態(tài),學會解決問題的方法,增強克服困難的信心和勇氣。
下面以“空中斷橋”為例,講解一下項目實施的整個過程及其注意事項[14]。
空中斷橋
項目名稱:空中斷橋
項目類別:個人心理挑戰(zhàn)項目
場地:基地綜合架
器材:10.5毫米主繩3條(2條用于橋上保護,1條用于攀爬保護),帶鎖鐵鎖3枚,鋼鎖5枚(也可用帶鎖鐵鎖替代),上升器1枚,安全帶4至5條,安全帽2頂,(雨天大毛巾1條)。
項目目標:
克服心理障礙,增強自我控制能力。
建立自信心,增強判斷力。
學習換位思考。
項目布置:
召學員至場地布置項目名稱和進行方式。要求學員果斷躍出。
講解器材的使用:安全帶、安全帽、上升器。
要求全體完成,躍出前要將起跳腳探出腳尖,再將保護繩向前打,然后躍出。
學員到橋上先站穩(wěn),然后由教練為其扣上保護繩鐵鎖,再摘去上升器鐵鎖。
開始,全體鼓勵。
注意事項:
由于教練在橋上,故必須安排一名學員檢查安全帶穿戴情況。
必須使用安全帽和上升器。
不可先摘上升器再扣保護繩。
如學員極度恐懼不敢躍出,教練可先躍到對面增加學員信心,甚至以手拉扶學員,但學員返回時一定要求學員自己完成。
引導討論:
對比看別人做與自己站在橋上的感受。
突破心理障礙瞬間的感受和過程。
突破心理障礙與發(fā)揮自身能力甚至潛能,與抓住機遇,獲得成功之間的關系,相互理解和鼓勵的重要性。
從這一課程基本方法來看,這一課程也是易于操作的,在高校完全可以開展。
拓展訓練以它“先行后知”的體驗式學習方式打破了傳統的以“教”為主的教育模式,讓學生在愉快、積極的參與中學到知識、領悟道理,通過親身體驗來挖掘自己的潛能,培養(yǎng)創(chuàng)新精神和實踐能力,促進果敢、頑強、自信、團結等優(yōu)良品格的形成。拓展訓練課程是一種非常好的素質培養(yǎng)方法,高校開設拓展訓練課符合高校人才培養(yǎng)的要求,符合高校素質教育的要求,為高校體育改革和素質教育提供了一定的理論參考和方法借鑒。我們開展這一課程確實是有必要的。
參考文獻:
[1]王崇彩,冉斌.瘋狂勁草——素質拓展訓練[M].深圳:每天出版社,2006:46-50.
[2]陶宇平.戶外運動與拓展訓練教程[M].成都:電子科技大學出版社,2006,8:289-310.
[3]桑志芹,鄧旭陽.大學生心理素質訓練[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8:256-2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