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建芳
教育好學生既是學校的任務(wù),又是家庭的責任。如何帶動家長密切配合學校教育,真正使學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結(jié)合;如何普及、增強家庭教育理念,創(chuàng)設(shè)學生健康成長的最佳環(huán)境。我校積極探索家庭教育工作的新途徑、新方法,不斷總結(jié)提升經(jīng)驗,使家庭教育工作步入規(guī)范化、科學化、系統(tǒng)化的軌道。在成為“蘇州市中小學家庭教育課程項目拓展學校”一年多以來,學校成立“華小家庭教育指導中心”,先后在學校、社區(qū)開展了16場公益講座,5次向家長開放日活動,4期沙龍活動,解答家長電話、網(wǎng)絡(luò)、面對面咨詢五十多起,為促進家庭和諧、孩子健康成長作出了積極貢獻。現(xiàn)將一年來的家庭教育指導工作做一個總結(jié):
一、建立指導中心,確保工作開展
為使我?!凹彝ソ逃笇е行摹备咭?guī)范性和生命力,能開展經(jīng)常性工作,我校健全了“家庭教育指導中心”組織領(lǐng)導機構(gòu),成立了“領(lǐng)導小組”和“家長委員會”。組成情況為:由校長任組長,其他成員分別是學校黨、政、工、德育處、班主任、優(yōu)秀學生家長的代表。領(lǐng)導小組組織并實施家庭教育經(jīng)常性工作,做好信息收集、反饋、調(diào)研和決策工作,每學期堅持兩到三次會議,討論工作,使家庭教育工作落到實處?!凹议L委員會”主要由不同年級和班級優(yōu)秀家長組成,負責將家長的意見和建議及時反饋給學校,起到和學校溝通的紐帶作用。
二、舉辦專題講座,提升家教水平
一年來,“華小家庭教育指導中心”利用開學、期中、期末等時機,邀請專家、老師開展專題講座16場,內(nèi)容涉及“盡快適應(yīng)小學生活,做好幼小銜接”、“和孩子一起成長”、“讓家庭成為書香門第”、“好習慣成就好人生”等。老師們淵博的知識、幽默真誠的演講和一個個發(fā)人深省的故事,給家長們帶來了視聽震撼、思想啟迪和行動指南。如中國關(guān)工委專家王嵐為家長開設(shè)“孩子如何取得成功”講座,從分析學生思想和心理狀況出發(fā),指導家長善于傾聽孩子的意見和建議,唯有走進孩子的心靈世界,才能找到與孩子的交流點,才能讓孩子接受家長的教育,幫助家長轉(zhuǎn)變教育觀念,提高教育能力。
三、參與校園生活,增進親子感情
每年的三月份、六月份、十月份、十二月份,學校都要精心組織開放日活動,讓家長走近學校、走進課堂、參與活動、觀看表演,了解學校的教育理念,拉近家長和孩子之間的距離,增進孩子與家長之間的感情,幫助孩子健康快樂地成長。如每年三月份“家長走進課堂”,家長們早早來到學校,走進課堂,了解孩子的學習情況;四月份的“親子閱讀”,為倡導全民閱讀開了一個好頭;“六一文藝會演”,邀請家長觀看演出,孩子們的精彩表演贏得了家長們的熱烈掌聲;九月份的“棒球聯(lián)賽”、“田徑運動會”,孩子們在家長的加油、吶喊聲中,頑強拼搏;十月份“十歲成長禮”活動,通過父母講孩子小時候的故事、“爸爸媽媽對你說”等環(huán)節(jié),引導家長和孩子互相走近對方的心靈,感受父母的關(guān)愛,表達對父母的愛戴,讓濃濃的親情成為學生健康快樂成長的內(nèi)動力;十一月份的美食節(jié),熱情的家長與孩子們一起包餃子、下餛飩,為節(jié)日活動添上動人的色彩。
四、舉辦家長沙龍,分享家教心得
許多家庭在教育孩子方面有很多困惑,我們針對不同年齡階段孩子容易出現(xiàn)的問題,組織家長參加沙龍活動,通過彼此友好的交流,化解心中的郁悶,轉(zhuǎn)變家教觀念,學習正確的家教方法。如一年級孩子依賴性強,以《自己的事自己做》為主題,讓家長明白要培養(yǎng)孩子哪些生活習慣、學習習慣。到了二年級怎樣培養(yǎng)孩子愛看課外書的習慣,家長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二年級家長沙龍圍繞“家長如何培養(yǎng)學生讀書的習慣?”這個主題,讓家長相互交流學習如何培養(yǎng)孩子良好的閱讀習慣。孩子升入三年級,學習方面的要求高了,有的孩子出現(xiàn)了作業(yè)拖拉的毛病,家長、老師很煩惱,我們圍繞“如何改掉孩子的拖延”主題進行交流。四年級小學生在平時學習、做作業(yè)、考試時,因為粗心出現(xiàn)漏題、錯題現(xiàn)象,一些原本會做的題目因粗心而做錯。通過“怎樣幫助孩子改掉粗心的毛病”沙龍活動,家長知道如何正確引導孩子,早日走出粗心的陰影,學習上取得更大的進步。
五、暢通交流渠道,形成教育合力
1.借助多種渠道,做好接待工作。
學校歡迎家長來電、來人及來訪。每個月的1日定為家長接待日,可以給學校工作提意見建議,可以探討如何教育孩子,還可以為個別特殊家長做心理咨詢。此外,學校還開設(shè)校長信箱、郵箱,更及時、更全面地與家長交換意見。
2.印發(fā)告家長書,做好推薦工作。
通過印發(fā)告家長書,告知家長配合學校做些什么工作。如向家長提出“春天陪孩子走進大自然”、“孩子能做的事讓他自己做”、“親子共讀推薦書單”、“爸爸,你能與我一起運動嗎”等要求,向家長提出倡議、要求,指導家長轉(zhuǎn)變教育觀念,行動起來。
3.利用現(xiàn)代媒體,做好宣傳教育。
家教指導中心能充分利用新媒體,如家校路路通、學校網(wǎng)站、QQ群、微信、回家作業(yè)盒子等載體,拓展宣傳渠道和方式,宣傳教育理念,對家長們在家庭教育過程中遇到的問題予以悉心幫助,對那些希望可以更多了解家庭教育的家長給予更詳細介紹。如學校推行“快樂的星期四”賞識教育活動,要求班主任每周四把班里孩子取得的進步,發(fā)短信告知家長,表揚、鼓勵孩子不斷進步。學校微信公眾號每周五推送一組文章,有校園新聞報道,有家教文章推送,有法律法規(guī)解讀等,深受家長歡迎。特別是2015年嘗試英語網(wǎng)上作業(yè),學生回家做作業(yè)的興趣、正確率顯著提高。
4.認真組織活動,做好家訪工作。
每學期組織三次家訪活動,每個班里總有一些比較特殊的孩子,通過登門家訪了解到孩子們出現(xiàn)狀況往往跟家庭有關(guān)系,只有認識到這些,才能更同情、更有效地幫助、教育孩子。
六、取得成效
1.家長的教子觀念發(fā)生變化,家庭育人形式得以豐富。
通過一年來的努力,慢慢改變家長“重智輕德”的觀念。最明顯的變化莫過于家長會中,家長不再緊緊盯住孩子的學習成績,而開始問起孩子的個性發(fā)展、學校表現(xiàn)等。如參加各種社團、比賽、社會實踐等,許多家長給予了極大的支持。學校的棒球隊、足球隊、籃球隊、田徑隊,家長不再說會影響學習而不允許參加;美術(shù)、書法、合唱、舞蹈、樂器等社團學生踴躍參加,辦得有聲有色。
2.家長的教子方式得到提高,家庭育人方式得以優(yōu)化。
家長要認識到自己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是孩子的終身老師,從而增強家庭責任感,進一步認識到家庭和諧的重要性。許多五六年級學生家長深有體會地說:孩子已經(jīng)長大了,要尊重孩子、理解孩子,與他們平等、親切交流,不能再用簡單的、粗暴的教育方式。
3.家長的個人素養(yǎng)得到提高,家庭育人效果得以凸顯。
我校家庭教育內(nèi)容多樣、形式豐富、注重實效。活動中,感受到了家長建立和諧家庭關(guān)系、親子關(guān)系做的努力;密切了家庭與學校的關(guān)系,形成了教育合力;家長了解了學校工作,增強了家長對教師的了解、信任,更積極、主動地支持學校、教師的工作……
七、反思
回顧過去一年,為了使每一個孩子都能健康快樂地成長,努力幫助家長轉(zhuǎn)變教育觀念,改進教育方法,為孩子營造更加和諧、幸福的育人環(huán)境,做了許多工作,有特色、有亮點、有喜悅,但也存在一些不足:
1.缺少引領(lǐng)。
沒有教材,缺少專家引領(lǐng),家庭教育沒能做到系統(tǒng)化、均衡化、科學化,家庭教育任重道遠。
2.缺少指導。
缺少專業(yè)的家庭教育指導師,針對目前學生的心理變化與特點,對家長要開設(shè)系列心理輔導培訓,對部分特殊家庭,如單親、貧困家庭的幫助和指導不夠。
3.缺少時間。家庭教育形式有待進一步豐富,時間有待進一步保證,學習型家庭的形成是我們努力的方向。
著名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曾說:“沒有家庭教育的學校和沒有學校教育的家庭不可能完成造就全面發(fā)展的人這一極其細致艱巨的工程?!睘槿娲龠M小學生健康成長、終身發(fā)展、可持續(xù)發(fā)展而不懈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