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志茹
摘 要: 小學階段是整個學習生涯的一個初始階段,也是學習習慣的養(yǎng)成開端,還是學習方法的培養(yǎng)開端。如果在小學階段還不能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掌握科學的學習方法,那么,勢必會影響到未來的學習。有的學生學習起來十分輕松,有的同學十分費勁,探究這種現(xiàn)象的緣由,我們發(fā)現(xiàn)一個根本的原因就是是否懂得運用科學的學習方法。因此,掌握科學的學習方法,對于提高語文學習能力來說是至關重要的。
關鍵詞: 語文學習學習方法 預習復習 學習計劃
看到這個論文題目,很多人可能會提出這樣的疑問:小學的知識這么簡單,也需要讓孩子掌握學習方法嗎?答案是肯定的。小學階段是整個學習生涯的一個初始階段,也是學習習慣的養(yǎng)成開端,還是學習方法的培養(yǎng)開端。如果我們在小學階段,還不能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掌握科學的學習方法,那么,勢必會影響到未來的學習。我們在教育教學過程中,經(jīng)常會發(fā)現(xiàn)這樣一種現(xiàn)象,就是有的學生學習起來十分輕松,而有的同學則十分費勁,探究這種現(xiàn)象的緣由,我們發(fā)現(xiàn)一個根本的原因就是是否懂得運用科學的學習方法。因此,掌握科學的學習方法,對于提高語文學習能力來說是至關重要的,我十分重視這一方面的教學。
一、教學生學會預習和復習是一種重要的學習方法。
我曾經(jīng)教過的一個順利考入重點大學的孩子,后來他到學校來看我時對我說了這樣一個故事:從上小學一年級開始,家長就有意識地讓他學會課前預習、課后復習,當時自己的年齡還小,十分貪玩,認為這樣做十分麻煩,于是經(jīng)常與家長鬧別扭。但是,家長沒有放棄對他的要求,想盡各種方法讓他把預習和復習的習慣保持下來。隨著進入初中,他才漸漸體會到家長的良苦用心。面對和小學完全不一樣的初中生活,面對迅速增多的科目、難度驟然增加的知識,當很多同學感到學習吃力的時候,他卻感到異常輕松,因為他有預習和復習的良好習慣。這種良好的學習習慣一直保持到高中畢業(yè),對于競爭更加激烈的高中來說,它保證了暢通無阻地前進。
以上這個學生的經(jīng)歷啟發(fā)我們,讓孩子在小學階段就掌握良好的學習方法,不僅可以提高他們的學習能力,更可以為他們將來的學習生涯打下良好的基礎。因此,我在教學中就十分注重對學生預習和復習習慣的培養(yǎng)。
1.教學生掌握預習的方法,培養(yǎng)預習的習慣。我要求孩子們在學習新課之前,一定要進行適當?shù)念A習。為了減輕學生的學習負擔,我的預習任務一般在課上進行,一節(jié)課的時間為四十分鐘,我就拿出十分鐘用于預習任務的完成。在這十分鐘內(nèi),我讓學生通讀課文一遍,找出其中的生字、生詞,并通過努力認識這些生字、生詞。再有時間,就可以對整篇文章進行大致的分段歸納,看看各段所講的主要內(nèi)容是什么。再進入課堂教學中。隨著學生們預習能力的提高,等到了小學高階段,我就給學生布置更高級的預習任務,比如,提出若干思考的問題,讓同學們帶著這些問題閱讀課文,把所思所想記錄下來,等老師上課時,對照老師的講解,看看自己的理解差距在哪里。經(jīng)過一段時間的訓練,預習時,我就不再提出具體的預習任務,而是直接把十分鐘的時間交給學生,讓他們在預習過程中自己發(fā)現(xiàn)問題、思考問題并試著解決問題。經(jīng)過這樣的訓練,學生們初步掌握了預習方法,提高了學習能力。
2.教學生掌握復習的方法。如果說預習是學習新知的前提和基礎的話,那么,復習就意味著對舊知的鞏固。復習的一條重要原則就是趁熱打鐵,及時復習。因此,我一般在課堂上最后拿出五分鐘的時間進行當堂復習。利用這五分鐘的時間,同學們對本堂課所學習的內(nèi)容進行簡單的梳理,看看今天自己學到了哪些新的東西,解決了哪些問題,還有沒有解決的問題需要請教老師或者自己進行進一步思考,等等。事實證明,這樣的教學環(huán)節(jié)是十分必要的。
我經(jīng)??吹揭恍┙處熢谝还?jié)課的四十分鐘內(nèi),講得口干舌燥,效果卻不理想,原因就是在這個過程中,學生始終處于被動的聽講的地位,而沒有主動參與到教學中。我的一堂課,安排十分鐘用于學生自主預習,我只講二十五分鐘,剩下的五分鐘用于復習。我講得少了,效果反而好了。這就是學生掌握了科學的預習和復習方法帶來的改變。
二、教學生學會制訂學習計劃,學會輕松學習。
制訂科學的學習計劃,是一種十分重要的學習方法,掌握了這種方法,可以讓學習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這一點用在學生自主完成作業(yè)的過程中是最有效的。
當結束了一天的學校學習之后,學生們回到家中,這時,學生的主要任務就是完成一定的家庭作業(yè)。當然在小學階段,家庭作業(yè)一般都是象征性地留一些,一般各科作業(yè)都大致控制在半小時之內(nèi)就可以完成。但是通過對一些學生的了解,很多學生經(jīng)常做作業(yè)到很晚的時候,這時家長就會打電話詢問教師是不是作業(yè)布置得太多的緣故,事實上并非如此。我建議家長留意孩子的作業(yè)習慣。我告訴家長,在做家庭作業(yè)時要讓孩子制訂一個簡單的計劃:比如,大約什么時候開始做作業(yè)?讓孩子預估自己做每一科作業(yè)大致要多長時間?然后,決定自己想做哪一科的作業(yè)?然后,家長就按照學生的計劃做好監(jiān)督。比如,給孩子計時,讓孩子在做作業(yè)的時間內(nèi)一定要集中注意力,認真完成作業(yè)。此時,我們一定要糾正孩子們作業(yè)拖拉的毛病,爭取每一科作業(yè)都要一鼓作氣地完成。然后在完成作業(yè)之后迅速地對自己的作業(yè)進行復查,看看有沒有明顯的錯誤的地方。這些都是很好的習慣,這樣的學習習慣的養(yǎng)成,對于以后應對考試是十分重要的。
總之,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掌握科學的學習方法,對于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十分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