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文青
摘 要: 本文從欄目形式與數(shù)量、欄目內(nèi)容及功能角度對我國高中生物蘇教版教材《遺傳與進化》和美國高中生物主流教材《生物:生命的動力》中的“遺傳學”、“生命的演化”進行比較,分析歸納出美國教材在欄目設置上的特點,展示國外富有個性特色的中學生物教材設計及編寫的同時,以期對當前不斷深入的新課程改革有所啟示。
關鍵詞: 中美 高中生物 欄目設置 比較
一、用于比較的兩套教材的介紹
本文以美國《生物:生命的動力》和中國《生物(蘇版)》中的“遺傳與進化”部分為研究對象。《生物:生命的動力》是美國高中主流理科教材之一,《生物(蘇版)》是我國第八次課程改革,汪忠主編的高中實驗教科書之一。
二、中美教材中欄目設置的比較
(一)欄目形式及數(shù)量比較
中美教材都設置了各具特色的欄目配合正文說明和教學,見表1。
(二)《生物(蘇版)》必修2教材中的主要欄目內(nèi)容及功能
“積極思維”主要提供了許多生物科學發(fā)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義的科學實驗,目的是引導學生感知思維過程,體驗科學探究的真諦。例如,第五章第一節(jié)“生物進化理論”中,通過“樺尺蛾與自然選擇”的“積極思維”活動,分析樺尺蛾黑化現(xiàn)象的原因。
“邊做邊學”主要是讓學生在做中學,通過驗證性實驗及制作、觀察等操作性活動學習新知識。例如:第四章第二節(jié)“DNA分子的結構和復制”中,通過“設計和制作DNA分子雙螺旋結構模型”的“邊做邊學”活動,讓學生在制作中進一步學習鞏固DNA分子雙螺旋結構模型。
“課題研究”主要是讓學生親歷科學探究過程,嘗試提出問題和假設、設計實驗、交流合作、得出結論和反思。例如,第三章第三節(jié)“染色體變異及其應用”中,通過“低溫誘導染色體數(shù)目加倍”的“課題研究”活動,讓學生在了解教材相關知識的基礎上,進一步研究低溫誘導染色體數(shù)目加倍的方法。
(三)《生物:生命動力》教材中主要欄目內(nèi)容及功能
“本節(jié)預覽”主要是列出學習本節(jié)內(nèi)容需要的關鍵術語和知識背景,明確學習目標。例如,第23章第1節(jié)“靈長類動物的適應和演化”中,“本節(jié)預覽”包括學習目標:了解靈長類的適應性;知識回顧:簡要介紹物種的形成;關鍵術語有靈長類、對握拇指等。
“折疊式學習卡”是美版教材的特色,學生根據(jù)要求將紙折疊剪裁并填上相應內(nèi)容,理清本節(jié)課大綱,使學生在動手中體驗學習的樂趣。例如,第17章第1節(jié)“孟德爾的遺傳規(guī)律”的節(jié)首,要求按照步驟制作折疊式學習卡片,并歸納孟德爾遺傳定律的相關信息。
“詞源”是對關鍵術語增加的解釋,因為很多英語來源于拉丁語和希臘語,所以對關鍵術語詞源的解釋,便于學生理解概念術語的內(nèi)涵。例如,第17章第1節(jié)“孟德爾的遺傳規(guī)律”中,解釋遺傳、等位基因等術語。
三、美國教材在欄目設置上的特點
我國蘇教版生物新教材欄目的設計符合建構主義教育理論的要求,各個欄目的設計讓學生學到基礎知識的同時學習科學探究方法,提高學生自主學習能力。通過對比,美國教材欄目設置有如下特點:
1.實驗多元,突出科學探究
每節(jié)都涉及實驗且根據(jù)目標不同,實驗形式有“迷你實驗”、“技能實驗”。實驗內(nèi)容設計中非常重視科學探究基本方法,從數(shù)量上看,僅“遺傳學”與“生命的進化”兩個單元實驗達30個之多,可見該教材對科學探究的重視。
2.加強與自然科學的聯(lián)系與滲透
每章課文中都涉及“與自然科學的綜合”,學生通過閱讀可以及時將正文知識與其他學科結合起來。涉及物理中的熱的傳遞、化學中的化學鍵和元素周期表及地理中的板塊運動等,知識面很廣。
3.強調(diào)生物與技術的關系
“生物與技術”欄目講到了DNA結構的發(fā)現(xiàn)、新疫苗、分子鐘等,多方面展示了生物學與現(xiàn)代技術的相互聯(lián)系與促進。內(nèi)容的挑選既有發(fā)生于學生身邊的,又有關于高科技的,雖然內(nèi)容跨度非常大,但深度及難度適合高中學生的閱讀。
雖然我國在高中生物教材編制上積累了豐富的經(jīng)驗,形成了自己的特色,但也存在一些與現(xiàn)代教育理念不完全適應的地方。新一輪基礎教育課改,生物教材的編寫不僅要著眼于國情和教育現(xiàn)狀,更要以國際比較視野審視和反思我國生物教材,研究開發(fā)出更優(yōu)秀的高中生物教材。
參考文獻:
[1]黃楊埔.中美高中生物教材的比較研究[D].山東:山東師范大學,2015.
[2]汪忠.高中生物學課程的目標是提高公民科學素養(yǎng)——蘇教版高中《生物》新教材簡介[J].生物學通報,2006.41(4):22-24.
[3]殷寧,汪忠.蘇教版高中《生物》教科書的結構與特色[J].基礎教育課程,2006.12(36):40-41.
[4]韓晶.從BSCS到科學發(fā)現(xiàn)者——美國高中生物學教材的比較研究[D].陜西:陜西師范大學,2012.
[5]于遠遠.中美高中生物主流教材的比較研究[D].陜西:陜西師范大學,2011.
[6][美]奧爾頓·比格斯,等,著.廖蘇美,等,譯.科學發(fā)現(xiàn)者叢書生物:生命的動力上冊[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8.
[7][美]奧爾頓·比格斯,等,著.廖蘇美,等,譯.科學發(fā)現(xiàn)者叢書生物:生命的動力中冊[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8.
[8]汪忠,主編.普通高中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生物必修二遺傳與進化[M].第八版.江蘇:江蘇鳳凰教育出版社,2014.
[9]沈國強.中美兩套高中物理教材欄目設置的比較研究[J].物理教師,2010.31(6):2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