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雪
【摘要】改革開放后我國經濟發(fā)展迅速,為了培養(yǎng)出更多優(yōu)秀人才進行社會主義事業(yè)建設,全國各地各級院校都開展了大規(guī)模的課程改革活動。音樂課程是培養(yǎng)學生音樂能力和綜合素質的重要課程,在新課改的過程中教師應當對傳統的觀念和思路進行創(chuàng)新,進而推動音樂課堂教學成效的有效提升。
【關鍵詞】新課改;音樂教學;新思路
一、對音樂課堂教學改革的認識
課堂教學的主體是學生,課程教學的靈魂也在于此,教師需要通過學生這個主體去落實一切教學活動。教師應當讓學生主動進行音樂知識的學習,將學生學習積極性充分調動起來,進而有效落實學生主體作用。若是學生只是被動的接受知識,沒有實現對教學活動的真正參與,那么就會嚴重影響教學成效。
課堂教學改革的重點是培養(yǎng)學生的基本能力,教師應當對教材和大綱進行認真的研究,并將每節(jié)課的教學內容和教學目標確定,使學生更好的運用基本技能和掌握基本知識,并將目標設定為學生是否真正掌握了基礎知識和培養(yǎng)了基本技能。
教師應當認識到音樂是一門綜合性學科,不應當僅僅是進行唱歌、音樂知識的簡單學習,應當以不同的歷史背景和人文環(huán)境為基礎,通過對每節(jié)課內容進行深入了解,使得學生能夠掌握音樂帶給我們豐富內涵。音樂教學改革應當讓學生真正動起來的同時,讓我們對課本教材進行深入的了解,通過多媒體手段的運用將更加生動和新穎音樂課堂呈現出來。
二、影響音樂課堂教學的幾種因素
1、沒有充分理解將學生作為教學主體的含義
音樂課堂教學是圍繞學生展開的,可以說學生是課堂的主體和中心,教師應當采取有效措施將學生學習音樂的積極性充分的調動起來。讓每一個簡單的知識和音符都能夠經學生深深的吸引,同時還應當對音樂技能學習進行強化,只有通過一定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的引導,學生才能夠真正的了解音樂進而產生濃厚的興趣,讓學生在快樂中學習、在學習中感受快樂,教師才能夠將學生創(chuàng)造的欲望激發(fā)出來,將學生學習音樂的熱情充分的挖掘出來。總之,教師應當做到圍繞發(fā)揮學生主體作用進行一切教學活動。
2、對學生的啟發(fā)不夠
在音樂教學中教師的主要作用是指導和啟發(fā)學生,學生在教師營造的氛圍中進行音樂的體驗,同時學生還隨著音樂做出各種各樣的動作,教師常用的一種參與體驗的方法就是聆聽音樂語言和用肢體表達自己對音樂的感受。課堂上應當將學生的主體作用充分發(fā)揮出來,但這并不代表著將教師的主導作用削弱或者否定,而是要求教師應當從學生的實際情況出發(fā),運用不同教學形式對學生進行引導和啟發(fā),讓學生這個過程進行充分的思考和學習,最終實現對學生思路的有效引領。
3、缺乏對課堂教學的經常性反思
課堂教學改革過程中一項非常重要的內容就是進行課堂教學反思,教師應當通過教學反思對教學中的閃光點進行認真總結,并且還需要對教學中的遺憾和不足進行及時的反思,進而對自身教學觀念進行更新,推動教學效率的提升。在音樂教學實踐中,教師如果缺乏課堂教學反思的關注,只講課前的備課和研究作為重點,對課后的互動交流缺乏應有的重視,就會對提升和完善課堂教學質量造成影響。
三、推動教學改革不斷創(chuàng)新
1、應當對基本技能學習進行強化,對音樂課堂教學觀念進行創(chuàng)新
在音樂課堂教學中,教師應當根據教學主線確定教學方法,進而實現對學生情感中樞的直接觸動和對學生情感世界、道德觀念、思想情操的滲透和影響。實際當中如果課堂氛圍很熱鬧,但是音樂學科的特點沒有體現出來,學生從音樂中獲得知識和能力的目標就不能夠實現。教學實踐改革不能夠籠統的進行,而應當將學生特性重點突出出來,教師應當將新課程作為引領,對基本技能學習進行強化,將音樂課堂教學的新觀念樹立起來。通過新的教學模式和教學方法的引領,應當讓學生掌握自主學習的能力,學會對知識的不斷探求和運用,真正實現豐富音樂課堂和統一新課改形式與實質的目的。
2、營造意境對自學能力進行有效培養(yǎng)
教師在課堂教學中應當充分重視意境和活動氛圍的營造,同時還應當對學生的自學能力進行有效的培養(yǎng),例如本節(jié)課歌曲、相關背景音樂、樂器相關資料的收集,讓學生首先對本節(jié)課的內容進行了解,然后通過課堂創(chuàng)設的意境對相應知識內容更好的理解和吸收,將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更好的激發(fā)出來,推動學生音樂興趣的提升。其次,開展小組合作和配合評比,實際當中一種非常重要的學習方式就是合作學習,它既能夠實現對團隊協作精神的激發(fā),又能夠推動學生創(chuàng)編能力的提升,能夠提升教學強化練習的吸引力,推動學生對課堂內容認識的加深,最終達到提升學生綜合素質的目的。
3、強化繼承創(chuàng)新,努力開創(chuàng)新的音樂課堂
以往教學積淀是進行音樂課堂教學創(chuàng)新的基礎,教師應當在繼承中發(fā)展,在發(fā)展中創(chuàng)新。在創(chuàng)新音樂課堂的過程中,教師對于以往的教學傳統并不應當持完全否定的態(tài)度,而是應當進行發(fā)展、創(chuàng)新、借鑒。應當將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作為音樂課堂的重點,但是并不代表著將接受性學習全盤否定,而是應當實現有機的結合和大膽的創(chuàng)新。在進行音樂課堂教學改革的過程中,要將學生的主體作用充分發(fā)揮出來,又要實現對傳統評價觀念和方法的創(chuàng)新,讓音樂課堂教學變得更加和諧和陽光。
四、結語
音樂課程是各級院校教學中的重要課程之一,在培養(yǎng)學生綜合素養(yǎng)和能力的過程中發(fā)揮了重要作用。但是當前的音樂課程教學仍存在的一定問題,這對于提升音樂課堂教學水平造成了很大影響。實際當中各級院校教師應當在新課程改革中運用新的教學思路的方法,進而推動教學成效的有效提升。
【參考文獻】
[1] 張思斌. 淺談新課改下高中音樂課堂教學實踐的研究[J]. 音樂時空, 2015,01:160+175.
[2] 史雅靜. 淺談新課改下的高中音樂教學與探索[J]. 音樂天地, 2013,04:30-32.
[3] 焦 斌. 淺談新課改下高中音樂鑒賞教學中學生創(chuàng)新能力的培養(yǎng)[J]. 中國校外教育, 2013,29:84.
[4] 俞 虹. 淺談新課改下如何有效開展小學音樂教學[J]. 學周刊,2016,01:44-45.
[5] 梁世廣. 淺談新課改下高中體育教學思路及其方法創(chuàng)新[J]. 中國校外教育, 2014,22:148.
[6] 張 紅. 淺談新課改下如何加強音樂欣賞課教學[J]. 中國科技信息, 2008,16:229+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