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韜卉 劉嬌艷
【摘要】近幾年,微博、微信、博客等自媒體的飛速發(fā)展深深影響了大學生的學習和生活,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也遇到了前有未有的機遇和挑戰(zhàn)。通過總結自媒體的特征,分析自媒體給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帶來的影響,指出新形勢下高校輔導員的應對策略。
【關鍵詞】自媒體;思想政治教育;對策
近年來,以互聯(lián)網(wǎng)、手機為載體的自媒體越來越廣泛的應用于實際,使得信息傳播方式發(fā)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個人信息傳播的影響力越來越大。在如此復雜多變的新形勢下,大學生的學習、生活方式以及思想觀念等都受到了巨大的影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也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機遇和挑戰(zhàn)。高校輔導員作為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是大學生成長成才的指導者和引路人。在自媒體時代,如何利用自媒體平臺創(chuàng)新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開拓思想政治教育新陣地,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實效性、針對性,是高校輔導員亟待思考和解決的課題。
一、自媒體概念
最早提出自媒體(We Media)概念的是美國硅谷IT專欄作家丹·吉爾莫,他在2003年發(fā)表了題為《下一時代的新聞:自媒體來臨》的文章。隨后在2003年7月,美國新聞學會媒體中心出版了由謝因·波曼與克里斯·威理斯共同撰寫的“We Media”研究報告。該報告定義:“自媒體是一個普通大眾經(jīng)由數(shù)字科技強化,與全球知識體系相連之后,一種開始理解普通大眾如何提供與分享他們本身的事實、他們本身的新聞的途徑?!弊悦襟w概念的提出為普通民眾提供了一種新的傳播思想觀念的媒介途徑,如微博、微信、個人博客、個人主頁等都屬于自媒體??梢哉f,自媒體的出現(xiàn)和應用改變了以往人們交往和信息交流的方式,這一翻天覆地的變化也正在影響著越來越多的普通民眾。與傳統(tǒng)媒體相比,自媒體具有操作簡單、大眾化、互動性強、多元化、傳播速度快等特征。
二、自媒體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影響
1948年,拉斯韋爾在《傳播在社會中的結構與功能》一文中首次提出了構成傳播過程的五種基本要素,即“五W模式”,以此來描述傳播行為,即回答以下個問題:Who(誰)?Says what(說了什么)?In which channel(通過什么渠道)?To how(向誰說)?With what effect(取得什么效果)?如果我們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看做一個完整的傳播系統(tǒng),應用“五W”模式,那么這個系統(tǒng)的基本要素組成是:思想政治教育主體,即教育者,本文指高校輔導員;思想政治教育內(nèi)容;思想政治教育載體、方式;思想政治教育客體,即受教育者,本文指高校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外部環(huán)境、傳播效果。下面我們將應用傳播學理論的“五W”模式,就自媒體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影響加以分析。
1、自媒體對高校輔導員的影響
(1)弱化了輔導員的教育主體地位,輔導員權威性受到挑戰(zhàn)
在傳統(tǒng)的思想政治教育中,輔導員具有更加豐富的理論知識,處于理論優(yōu)勢地位。輔導員與大學生教育者和被教育者的角色相對固定,輔導員作為整個教育活動的組織者和實施者,具有一定的權威性。然而在自媒體時代,獲取信息的多元化使得傳統(tǒng)的教育方式不再是唯一獲取知識的方式,大學生與輔導員之間逐漸處于相互促進、相互學習的平等地位。
(2)輔導員自身素養(yǎng)有待提高,工作經(jīng)驗逐漸匱乏
相比于傳統(tǒng)的說教式的教育方式,大學生更喜歡通過網(wǎng)絡自主的獲取自己想要的知識。輔導員想要利用網(wǎng)絡實現(xiàn)指導大學生的目的,就必須具備一定的網(wǎng)絡基本技能,良好的媒介素養(yǎng)等,新媒體時代給輔導員開展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自媒體對高校大學生的影響
(1)自媒體改變了大學生的生活學習習慣
根據(jù)中國互聯(lián)網(wǎng)絡信息中心(CNNIC)第36次《中國互聯(lián)網(wǎng)發(fā)展狀況統(tǒng)計報告》現(xiàn)實,截止2015年6月,中國網(wǎng)民規(guī)模達6.68億,網(wǎng)民中學生群體的占比仍是最高。很多大學生每天都會花大量的時間在自媒體平臺上,“微信控”、“微博控”無處不在。
(2)自媒體影響了大學生的價值認知和道德觀念
自媒體在擴寬大學生信息獲取渠道的同時,也使他們需要面對越來越復雜多變的網(wǎng)絡環(huán)境。大學生甄別信息的能力是有限的,這勢必會使大學生受到虛假的、不健康的信息影響,從而影響了他們形成正確的人生觀、道德觀、價值觀,給思想政治教育帶來了不利的影響。
3、自媒體豐富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內(nèi)容
自媒體多元性、開放性的特征促使了思想教育內(nèi)容的多元性,使思想政治教育涉及的范圍更加廣泛。自媒體龐大的信息資源也有助于開闊了視野,豐富知識的獲取。輔導員也可以利用這些信息資源全方位的向學生進行有關愛國主義、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教育。
4、自媒體對思想政治教育方式的影響
(1)自媒體創(chuàng)新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
傳統(tǒng)的思想政治教育主要在課堂上,以說教式的方式,學生們往往處于被動接受的狀態(tài)。而新形勢下,輔導員可以應用自媒體新技術,運動文字、圖片、視頻等素材豐富理論知識的教育,增加學生學習的自主性、積極性。
(2)自媒體為輔導員與大學生的交流提供了更廣闊的平臺
自媒體強大的交互性拉近了師生之間的關系,為師生之間搭建了一個平等的、及時的互動交流的新平臺,有利于心靈和思想上的交流。輔導員可以利用這些平臺傳播自己的教育理念,提高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實效性;同時,輔導員也利用這一平臺及時了解大學生的思想動態(tài),更好的因材施教。
三、自媒體視閾下創(chuàng)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對策
由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自媒體也是一把“雙刃劍”,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既有積極的作用,也有消極的影響。自媒體時代,高校輔導員要應當轉變教育觀念,把握機遇、迎接挑戰(zhàn),不斷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實效性、針對性、創(chuàng)新性,為更好的指導大學生成長成才而不斷努力。
1、輔導員應構建自媒體思想政治教育新領地
首先,輔導員在日常工作中應提高大數(shù)據(jù)意識,對學生在自媒體上發(fā)布的信息加以關注,借此分析學生的思想動態(tài)和生活習慣。其次,輔導員應當認識到自媒體給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帶來的重要作用,充分利用自媒體補充自己的教育手段。第三,輔導員應當不斷提升自身的媒介素養(yǎng),主動學習網(wǎng)絡、自媒體相關的知識,并進一步承擔自媒體思想政治教育的構建和發(fā)展。
2、輔導員應著力提升自媒體平臺內(nèi)容質量
自媒體豐富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內(nèi)容,因此自媒體內(nèi)容質量的提升有助于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影響力。在自媒體平臺的運用過程中,不應把自媒體簡單地當做新聞發(fā)布的平臺,一方面內(nèi)容應當更加精心設計,打造精品專欄,滿足學生的多元化需求;另一面要增加與學生之間的互動,增強學生參與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動性。
3、引導大學生正確使用自媒體
首先,應當注重大學生媒介素養(yǎng)教育。自媒體雖然給大學生帶來了豐富的視野,但是由于大學生在信息的辨別上能力有限,容易受到異化思想的影響。因此加強大學生的媒介素養(yǎng)教育,引導學生在面對復雜的信息時保持客觀的立場,去偽存真。
其次,應當注重培養(yǎng)大學生“意見領袖”。培養(yǎng)自媒體學生意見領袖,無論是現(xiàn)實學習生活,還是自媒體環(huán)境下,都可以起到先進模范帶頭作用。
【參考文獻】
[1] 湯力峰, 王學川. 自媒體環(huán)境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創(chuàng)新[J]. 中國青年研究, 2012(3).
[2] 邵培仁. 傳播學4版[M].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0:46.
[3] 閆俊霞. 傳播學視角下自媒體時代大學生網(wǎng)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J].牡丹江學報, 2015, 10:69-70.
[4] 中國互聯(lián)網(wǎng)信息中心. 第36次中國互聯(lián)網(wǎng)絡發(fā)展狀況統(tǒng)計報告[EB/OL]. 中國互聯(lián)網(wǎng)信息中心(CNNIC), 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