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立忠?張文光?包春英
[摘 要]識字是進行一切語文學習活動的基礎,掌握漢字字音、字形才能更好地閱讀、寫作,才能實現語文教學中提高學生語文綜合能力的目標。因此,提高小學語文識字教學成效是基礎也是重點,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師的教學方法、學生的學習方法都會影響識字教學效果。
[關鍵詞]小學語文;識字教學;成效
識字教學的成效關系到教育水平,也影響到全民族的科學文化素質。提高識字教學成效已經成為語文課改的重點。隨著課程改革的大力推進,課堂教學的方式方法發(fā)生了根本的改變,傳統(tǒng)課堂上教師講,學生學,教師寫,學生抄的單調的課堂教學方式已不復存在了。怎樣提高小學語文識字教學成效呢?下面我就談談我的幾點粗淺的看法。
一、以多種形式激發(fā)學習興趣
在興趣的帶領下,學生才能輕松愉快地學習。因此,在識字教學中,教師要注意激發(fā)學生興趣,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讓學生主動參與到識字學習中來,從而提高學習效率。怎樣激發(fā)學生興趣呢?
(一)采用直觀教具或現代化教學手段激趣
小學生以直觀形象思維為主,單靠教師用語言講述漢字的結構,學生無法對漢字產生深刻印象。教師可以遵循教學直觀性原則,恰當使用各種教具,或者多媒體等電教手段使復雜、抽象的教學內容更加簡單、明確、具體。例如,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展示漢字的書寫筆順,將漢字的偏旁用不同顏色表示出來。這樣學生在艷麗的色彩、生動的形象的吸引下,對漢字學習充滿興趣,從而大大提高了識字的效率。
(二)利用游戲導入
在識字教學中,教師要講究教學方法,通過靈活、多樣的教學方法吸引學生注意力,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望,從而提高識字教學成效。根據小學生活潑好動、喜歡玩的特點,教師可以在教學中引入游戲這種形式,讓學生在玩中學,這種寓教于樂的方式符合新課標的要求,能夠讓學生喜歡上漢字,進而對漢字產生濃厚的興趣。教師在日常教學中要注意觀察學生喜歡哪些游戲,并思考這些游戲怎樣運用到識字教學中,根據教學目標設計游戲活動。比如,在識字教學中,我采用了猜謎語的形式引導學生猜出要學習的字是哪個,我先為學生出示謎題:“千條線,萬條線,落在水中看不見。”讓學生猜猜這是什么。學生猜出是“雨”后再講解雨的書寫。這樣學生的思維火花瞬間被點燃,從而活躍課堂氣氛,積極參與學習。
二、教會學生識字的方法
識字教學不但要讓學生認識漢字,更要讓學生掌握識記漢字的方法。下面我就談幾種較常用的識字方法。
(一)形象記憶法
在識字教學中,教師可以利用漢字的象形意義引導學生記住漢字,明白其表示的意思。例如教學生學習“哭”字時,教師可以找到該字的甲骨文形象,解釋其意義。甲骨文(哭)(向蒼天高舉兩手的人)(兩個口,表示不停地高聲呼喊),表示向蒼天伸冤或求助,后來發(fā)展到篆文,至今,楷書書寫時,加上了一點成為了“哭”。通過為學生講漢字的演變過程,學生興趣盎然,對漢字有了更深刻的認識。這樣學生找到了識字的技巧,因而多漢字印象也更深刻。
(二)引導學生在觀察、發(fā)現中識字
學生認識和記憶漢字需要通過積極主動的觀察和思考來發(fā)現漢字的外形特點,并不是被動地死記硬背漢字。在教學中,教師要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引導學生通過觀察和對比掌握漢字書寫,達到自主學習漢字的目的。例如,在教學中教師可以讓學生通過比一比“人—大、日—目、十--土”,來讓學生發(fā)現形近字之間的區(qū)別,進而通過為漢字加一筆、減一筆來記憶漢字。這樣學生在對比觀察中發(fā)現了學習方法,體會了學習的樂趣和成就感,也能增強學生的自信心。此外,還可以通過讓學生給形近字組詞的方法,讓學生明確形近字形相近,意不同。如在學習“蜜“和密”時,通過組詞“蜜蜂”“茂密”,學生明白了兩字在意思上的巨大差異,以后遇到了就不會對其混淆了。
(三)尊重學生的興趣
教師在識字教學中要鼓勵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識字,激發(fā)學生識字的興趣。每個學生都是獨立的個體,他們有自己獨特的發(fā)現眼光,能夠從新穎的角度來認識漢字和記憶漢字,教師要保護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和熱情,不要強行統(tǒng)一學習方法。如,有的學生在學習“玩”字時,有的學生采用“王”加“元”的形式記憶,有的學生采用“王”加“二”加“兒”的形式記憶。教師對這兩種識記方式都應給予肯定和鼓勵。
(四)將識字活動延伸到課外
漢字不僅僅出現在課本中,還出現在我們的生活中。從學校的標語、大街上的廣告、電視、報紙上我們都可以看到漢字。因此,識字教學 延伸到課外,延伸到生活中,引導學生樹立大語文觀,增加識字量。為了讓學生積極主動地在生活中認識漢字,教師可以讓學生自己做黑板報、宣傳畫等,促進學生積累漢字。
三、在課文情境中識字
在情境中學習漢字是一種有效的教學方法,在課文教學中,教師可以完成識字教學。
(一)初讀課文,找出生字
在學生預習階段,教師可以為學生布置找出生字的作業(yè),讓學生在讀的過程中發(fā)現生字,并對照生字表圈畫出來,然后讓學生在讀通順課文的同時解決生字讀音問題。這樣有利于學生初步認識漢字的使用情境。
(二)細讀課文,掌握字義
學生讀通課文后,教師還要引導學生思考漢字表示的意義。例如,可以用“字寶寶自我介紹”的形式,引發(fā)學生的興趣,使學生對學習漢字意思產生內驅力,從而促使學生自主地進入課文中聯系課文思考漢字的含義。
(三)讀完課文,引申運用
當學生學完課文后,教師可以讓學生學習回憶和運用漢字。如,可以通過讓學生“帶字寶寶出去玩”的游戲,讓學生對剛學習的漢字進行回憶和默寫,并用漢字組詞。在游戲情境中學生的主體性得到了發(fā)揮,激發(fā)了學生的認知情感。
綜上所述,在識字教學中,語文教師要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用有效、有趣的手段激發(fā)學生學習漢字的興趣,引導學生挖掘漢字的奧秘,創(chuàng)新使用適合小學生的各種教學方法,通過有效途徑使學生在快樂中掌握漢字,明白其意義,學會運用漢字。這樣,識字教學就會更有成效,語文課堂效率也才會更高。
參考文獻:
[1]鄭禮立.對小學語文識字教學方法的研究[D].陜西師范大學 2013.
[2]韓玲.小學語文低年級識字教學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 2010.
[3]姜波.新課程理念下的小學語文識字教學探究[D].東北師范大學 2008.
[4]張亮.我國小學語文識字教學的反思[D].蘇州大學 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