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欣(河北省寧晉縣第二中學,河北 寧晉 055550)
?
高中政治構建“自主學習、合作探究”教學模式初探
羅欣
(河北省寧晉縣第二中學,河北寧晉055550)
摘要:新課改要求改“被動學習”為“自主、合作、探究”學習,倡導學生主動參與、樂于探究、勤于實踐,培養(yǎng)學生搜集和處理信息的能力、獲取新知識的能力、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合作、交流的能力,從而轉變師生角色,實施課堂有效教學。因此,我們不能用一刀切的方法對待所有的學生,應該獨具慧眼,善于發(fā)現(xiàn)學生的長處和優(yōu)點,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
關鍵詞:自主;合作;探究
“自主學習,合作探究”模式的特點是學生的自主性、獨立性、合作意識得以培養(yǎng)。作為政治教師,我們必須從“以學生發(fā)展為本”的角度出發(fā),重視審視、定位我們的教育教學,樹立“人本意識”,確立學生的主體地位,培養(yǎng)學生搜集和處理信息的能力、獲取新知識的能力、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交流與合作的能力。
樹立“人本意識”,確立學生的主體地位,關鍵在于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精神。創(chuàng)新是一個民族進步的靈魂,是一個國家興旺發(fā)達的不竭動力。教育在培養(yǎng)創(chuàng)新精神和創(chuàng)造性人才方面肩負這特殊的使命,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關鍵在于教育。新課程改革明確要求“倡導學生主動參與、樂于探究、勤于動手,培養(yǎng)學生收集和處理信息的能力、獲取新知識的能力、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交流與合作的能力,以改變課程實施過于強調接受學習、死記硬背、機械訓練、效率低下”的現(xiàn)狀。為此,筆者以課程標準、高考考試說明為指導,以課本為依據(jù),進行課堂教學改革,增強了政治課的針對性和實效性,在實踐中形成了“自主學習合作探究”的教學方法。
(一)精心設計教學過程
思維是從疑問和驚奇開始的。明代學者陳獻章說過:“學貴有疑,小疑則小進,大疑則大進。疑者,覺悟之機也,一番覺悟,一番長進?!睂W生的思維往往是從疑問開始的,只有當學生對所學問題產生疑問時,才能點燃他們思維的火花。
(二)善于把握隨機課堂
實施“自主學習合作探究”教學的課堂是一個開放隨機的課堂,在這樣的課堂上,學生提出一些不在教師準備范圍之內的問題在所難免,關鍵是教師如何去應對和處理這樣的問題,與此相關的便是教師的應變能力和知識積淀。在開展教學前,教師雖然會盡可能完善教學設計,但是這個框架卻很可能被突如其來的狀況所“破壞”,而教師的應變能力便是處理這種狀況的關鍵。對于有探究價值的問題,教師可以改變原來的探究設想;對于沒有什么探究價值的問題,教師也要能妥善處理,一方面要提倡和鼓勵學生不斷提出問題,另一方面能緊緊圍繞課堂教學重點展開教學。當然,這種應變能力是需要有深厚的知識功底和自信心作支撐的。
(三)以練促學歸納提高
當堂練習是訓練學生思維品質的最佳途徑,通過練習一方面能發(fā)現(xiàn)學生學習過程中存在的不足和問題,另一方面也能通過訓練來發(fā)現(xiàn)和總結各知識點相互間的規(guī)律,積累方法和技巧,還能讓學生體驗成功的喜悅,增強學習的信心和動力。
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必須努力改變思維定勢,加強科學的思維方式訓練,培養(yǎng)學生的逆向思維、求異思維、多向思維、辯證思維等能力。古代的司馬光看到小孩掉入水缸,他不是按常規(guī)讓人脫離水,而是打破水缸,讓水脫離人。這啟示我們在教學中善于培養(yǎng)學生的逆向思維和求異思維。
(四)合理評價激發(fā)興趣
德國教育家第斯多惠說過:“教的藝術在于激勵、喚醒、鼓舞?!痹谡n堂教學中恰當?shù)剡\用激趣技巧,能有效地激發(fā)學生的自信心和學習興趣,并融洽師生關系。比如講解《因果聯(lián)系》時,可選用酒駕致人死亡的漫畫,引導學生討論:
1.酒后駕車與去火葬場之間存在什么關系?
2.體現(xiàn)了什么哲學道理?對我們有什么指導意義?
這樣既可以激發(fā)興趣,引起學生思考,打開智慧大門,引起學生質疑,又可以讓學生把知識從一個情境遷移到另一個情境中,舉一反三、觸類旁通,從而培養(yǎng)求異創(chuàng)新能力。
實踐證明,“自主學習合作探究”為政治課教學開辟了嶄新的道路。合作探究是一座精神相融、心足交匯的橋梁,在合作探究這一方沃土上,培養(yǎng)出絢麗的花朵,他們必能“躍”得更高,“飛”得更遠!
[責任編輯金東]
The Construction of "Autonomous Learning, Cooperative Inquiry" Teaching Mode in Senior High School Politics Teaching
LUO Xin
(No.2 Middle School,Ningjin Hebei,055550,China)
Abstract:new curriculum reform demands to change the "passive learning" to "independent,cooperative,inquiry learning. It asks students to actively participate,willing to explore and diligent to practice. It trains students’ability to collect and process information,access to new knowledge,analyze and solve problems,thus changing the roles of teachers and students,and implementing effective classroom teaching. Therefore,we cannot use one size fits all approach towards all the students. We should have unique insights,and be good at finding the strengths and advantages of students,and promote students'all-round development.
Key words:autonomy;cooperation;inquiry
中圖分類號:G6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132(2016)21-0260-61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6.21.0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