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燕
(山東傳媒職業(yè)學院,山東 濟南 250200)
?
攝影技術數字化的影響探討
李燕
(山東傳媒職業(yè)學院,山東 濟南 250200)
[摘要]數字化技術應用于攝影,就是數字化攝影。較之傳統(tǒng)的攝影,數字化攝影具有多方面顯著的優(yōu)勢和先進性,因而數字化攝影得到迅速發(fā)展并取得巨大成就。作為信息化時代的產物,數字化攝影豐富了人們的生活內容,在某種意義上也改變了人們的生活方式。
[關鍵詞]攝影技術;數字化攝影;生活方式
攝影對人們生活、工作的方方面面都起到很大的影響。簡單來說,攝影就是指利用攝影機器和技術將人們生活和工作記錄下來。每個人每一天每一刻都在發(fā)生變化,攝影是幫助人們留住生活印跡的重要工作。隨著社會科技發(fā)展和人們對于攝影需要的增加,攝影技術發(fā)生了很大的變化,主要表現在攝影光度、亮度、清晰度和整體效果都在發(fā)生改變。攝影技術的變更會直接影響人們原有的生活和工作方式,曾經一統(tǒng)江山的膠卷已成昨日黃花。在攝影技術數字化逐漸發(fā)展的過程中,較低的攝影成本和快速獲得照片的便捷將延續(xù)了一百多年的膠卷推向了瀕臨滅絕的境地。例如,作為數字化技術的原創(chuàng)企業(yè)柯達因為攝影數字化而破產。攝影技術數字化的快速擴充,對人類社會到底產生了什么影響呢?[1]
數字化就是利用信息技術,將復雜難懂的各類信息變換成為人們可以進行量度的數據與熟悉的數字,通過平臺將相關的數據和數字聯系起來,從而構建數字化模型,并將其轉化為人們熟悉的一系列代碼(如二進制代碼),再結合計算機技術進行高度集中處理。在這個過程中,數字化可以將圖片中的線條或者錄像當中的聲音轉變成為一連串獨立的小單元,計算機將會用0和1來呈現。這些轉換過程常用轉換器來進行,實現了對文字、數字、聲音、圖像等各種信息的先獲取、再加工,然后進行處理,最后進行儲存的非常連貫能動性很強的技術加工過程。
每一種科學技術的進步都會引發(fā)一系列變化,現在人們只能通過文字了解到,蒸汽機的發(fā)明使得制造業(yè)發(fā)生變革,導致城市不斷地擴張;還有對人們生活方式變化影響巨大的汽車的發(fā)明以及普及,使得城市與郊區(qū)的界限越發(fā)模糊。[2]數字化這一概念對于每個人來說都是不陌生的,人們可以從生活、工作的每一角落找到它的蹤跡。例如,家里使用的數字化電視機、旅游使用的數字化照相機、工作辦公使用的數字化電腦和數字化辦公軟件等。這一切都在說明一個問題,就是數字化的普遍化和滲透化。對產品的設計通過電腦進行簡易化,生產從人工變成人工智能,快速與精準度也達到了一個前所未有的高度。[3]
攝影是藝術與技術相結合的產物,對攝影和圖像通信技術的發(fā)展進步起著決定性的作用。攝影從無到有,從黑白到彩色,從膠片到數字。在科學技術飛速發(fā)展的今天,數字技術革命徹底改變了傳統(tǒng)攝影模型,提供了一種更方便的創(chuàng)作方式。攝影藝術的發(fā)展主要體現在攝影空間和語言兩個方面,在一定程度上擴大了攝影空間,增加了人們的想象力,同時豐富了攝影的藝術語言,使一張照片表達出無限的語言內涵:不同的人看同一張照片時可以看見不同的世界,不同的價值觀和人生觀。
作為信息時代的產物,傳統(tǒng)的攝影技術和數字化的攝影技術的根本性質就存在不同。具體主要體現在以下五個方面:
第一,對于數字化攝影技術而言,其核心要素是“數字”。數字是一個特別神奇的技術,在使用這個技術的過程中,當人們拿著攝像機對景物進行攝影結束后,通過小孔成像形成的光學影像可轉換為數字信息直接記錄在存儲介質(CF卡或SD卡)中;其成像可被生成標準的位圖圖像格式,既可以直接展示,也可以轉換為各種適用的格式用于網絡發(fā)布或電子郵件傳送。這是數字攝影和傳統(tǒng)攝影最大的區(qū)別,也是數字化攝影優(yōu)于傳統(tǒng)攝影的最大所在。采用數字化攝影技術,將攝影的時間縮短了許多,與計算機的圖片處理功能相結合,使得后期處理圖片的方式變得很簡單。在傳統(tǒng)攝影中使用的膠片,需要使用各類化學藥品方能達到預定效果,而數字化攝影技術取代了這些技術工序,從而使得環(huán)境得到了一定保護。
第二,對于圖像成像效果,傳統(tǒng)的攝影技術想要將圖像轉變?yōu)檎掌男问綍r,會受到很多方面的影響,如使用的藥水品質、沖洗照片的技術、膠片的品質以及相紙的品質等。這些方面只要在某一環(huán)節(jié)有些許問題就會損壞圖片或影響圖片效果。而數字化攝影技術是以數字的形式儲存圖片,當它與其它電子設備進行聯用時,圖片呈現的場合變多,而且圖片在這些過程當中不會受到損壞。對于圖像成像效果而言,攝影技術數字化顯得比較客觀,不會因為外界環(huán)境的改變而有所影響,易于保存和管理,易于進行相片處理。但是對于傳統(tǒng)技術而言,沖洗照片過程中會受環(huán)境的限制,而在日常生活中周圍環(huán)境有時是不可控制的,所以數字化技術相對更加適應人們現實生活的需要。
第三,對于操作環(huán)節(jié),數碼相機在按下拍攝鍵的那一刻人們幾乎也能同時在相機的顯示屏上查看圖片的品質,并根據照片的質量及時進行修正或者選擇重拍,這樣就可以節(jié)省很多時間和精力,保證了攝影的時效性。而對于傳統(tǒng)的照相機而言,成像的品質人們只有經過耐心的沖洗過程后才能看出,即便拍攝效果不盡人意也無法重來。尤其對于講究時效性的新聞攝影而言,拍攝失敗所造成的損失是不可估計的。
第四,對于管理與存儲,數字化的攝影技術只需要取出相機的內存卡,將人們所拍攝的照片轉存到更大的儲存空間中,以便空出相機的儲存空間,再進行其他拍攝儲存。幾千甚至上萬張的照片能輕易地收錄在內存卡中。人們可以方便地挑選自己需要的照片并且與他人進行分享,也能輕易地將這些照片制成各種風格的電子形式的相冊。在這種可以大量管理和儲存照片的基礎上,人們還可以對這些照片進行修理,因為每個人或多或少都會有缺點,例如臉上有斑、臉上有黑痣或臉型比較大等。人們面對照片的時候都希望可以看到非常完美的自己,因此數字化攝影技術就可以滿足人們愛美的需求和心理。對于傳統(tǒng)的膠片相機,人們雖然也可以進行后期修圖等處理,但在經歷過這些程序后,圖像的質量會或多或少受到損壞。除此之外,雖然還有物理儲存這一方式,但是相片質量的損壞程度將會更為嚴重。
第五,是人們較為關注的費用問題。數碼相機的費用并沒有比傳統(tǒng)相機的費用高很多,并且內存卡以及電池的可重復使用使得其對環(huán)境保護也作出了一定的貢獻。相反在購買傳統(tǒng)相機的時候,額外的膠片費用、沖洗費用還有電池的費用也是一筆不小的開支。單純就費用問題而言,數字化攝影機肯定會比傳統(tǒng)攝影機在價格上高出一點,但是隨著社會的發(fā)展和科技的進步,兩者之間的價格差價會越來越小。因此,費用不是一個特別關注的問題。
1975年的10月7日,世界上第一臺數字相機及第一張數字照片在位于美國紐約的柯達實驗室里誕生,而創(chuàng)造這一重大技術突破的就是柯達的工程師斯蒂文.賽尚。雖說數字攝影至今經歷了不到半個世紀的時間,但發(fā)展速度之快則是出乎發(fā)明者的意料之外。隨著技術的不斷創(chuàng)新,3000萬分辨率及以上的數碼相機已面向全球推廣。現在的數字攝影,所有環(huán)節(jié)都與數字化有關。[4]從開始拍攝、圖片的儲存、與電腦結合進行修飾、圖片的自動掃描,再到圖片的各類傳輸系統(tǒng)或者打印到紙張上,這些過程都與數字化無不相關。攝影技術實現數字化,不僅對于人們日常生活、工作有一定影響,還為各種相關行業(yè)發(fā)展攝影成像提供方便。影響成像質量的不再是拍攝技術,而是數字產品及修圖軟件。
在攝影藝術方面,影像的數字化讓影像藝術的表現變得更加多元化,藝術的創(chuàng)作變得前所未有的自由。人們的意識是非常具有意義的,很多事物在實現之前都已經在人們的頭腦中浮現,只有在人們意識中存在的東西,在將來的某一天才有可能實現。攝影者只要有想法、有好的創(chuàng)意,而且能夠嫻熟地使用圖像處理軟件,結合使用圖像處理軟件濾鏡、渲染以及組合等功能,精美絕倫的數字影像就可以層出不窮地被制作出來。在影像數字化的今天,人們表達審美的想法、情感的宣泄都變得比較容易。
《人生的兩條道路》(又名《兩種人生》,如下圖),
這幅藝術造詣極高的攝影作品,是被后人譽為“藝術攝影之父的奧斯卡·古斯塔夫·雷蘭德大師(1813—1875)在1857年使用了25個模特兒、通過30張不同的底片、在暗房里經過繁瑣的處理方式花費了大量時間和精力才制作好的。這在那個年代這可是一項非常復雜的工程。但如果運用現代數字化的處理方式,或許付出當時10%的精力就可以完成這樣一幅攝影作品。
多年前人們學習如何使用傳統(tǒng)的照相機,曝光是最為重要的部分,焦點的清晰調節(jié)也需費很多功夫,更需要學習怎么運用構圖、光線、相紙、膠卷等因素來制作出好的作品。但是隨著信息技術的快速發(fā)展,數碼相機具有各種自動功能,如在拍照時自動曝光及自動調焦,使得原本高大上的攝影變得越來越簡單易行。隨之而來的學習重點也發(fā)生了很大的變化,從基本的攝影拍攝技術轉變?yōu)楹笃诤铣杉夹g,從學習如何攝影轉變到學習如何做圖。這不單是量的變化,更是一種質的變化?,F在,人們可以隨時隨地拍攝出一張讓自己滿意的照片。對于那些具有一定攝影專業(yè)知識的人,更是隨意都能拍出具有某些意境的照片。[5]從表面上看,這是科技的進步,但是人們會發(fā)現,這些進步在一定程度上已經不斷地改變著自己的觀念,很少人愿意再去使用那些老式照相機,而且在使用這些新技術時也在不斷啟示人們對新技術的開發(fā),這對于人類創(chuàng)新能力的激發(fā)起到了重要的推動作用。
攝影技術的數字化,使得攝影藝術的表現手法更加豐富多彩,表達空間有了前所未有的開闊度、自由度。只有拍攝者想不到的,沒有攝影技術結合數字化技術所做不到的。在照片經過一定技術拍下來后,與計算機技術相結合,經過專門的圖像處理,如圖像的組合、濾鏡等功能的輔助,一張張具有不同情感或者氛圍的絕美圖片就會呈現在我們的面前,從而使得人類的審美欲望得到滿足,不同的情感得到表達。
同時,也要看到,攝影新技術的采用和發(fā)展,導致這項技術功能和作用發(fā)生變化,對傳統(tǒng)攝影功能作用形成較大沖擊。例如,使用傳統(tǒng)攝影技術所拍攝下來的照片,由于后期處理方法有限,雖不能做到隨意修改,但卻能更好更多的還原被攝體原有的面貌。相比之下,數字化的攝影技術則可以很輕易對圖片進行后期處理,使得圖片很容易被修改而被造假。又因為軟件的日益強大,人們能夠對數字化攝影照片按照自己的想法進行多方面修改、創(chuàng)作,這就導致膠片時代的照片所具有的客觀表達性在數字化進程中被擊潰,使現在的照片與繪畫的功能越來越相似。[6]
現在,人們在看到很多攝影藝術作品的時候。往往會帶上一層懷疑的眼光,質疑其到底是后期制作還是渾然天成。對于新聞記者來說,現在不需要再象以前那樣花費較長的時間才能發(fā)表一篇文章,而在一臺手提電腦的協(xié)助下就可以變成現場直播。但這也對新聞工作者的職業(yè)操守提出了新的要求。新聞是為了讓人們知道真相,了解事實,如果一旦對攝影產品進行人為的篡改,就會使新聞報道的內容失真,從而變成欺騙公眾。這是需要引起高度重視的。
綜上所述,數字化攝影技術的到來,使經歷了一百多年的傳統(tǒng)攝影技術受到了強烈沖擊。數字化攝影較之傳統(tǒng)攝影,具有無可匹敵的優(yōu)勢和先進性,因而得到迅速發(fā)展;但也要看到,由于數碼相機中電子元件本身的問題,常常會產生“噪點”和“光溢”等現象,這就使數字攝影在沒有后期制作的條件下,不論在清晰度、質感還是層次或飽和度上,都無法與傳統(tǒng)攝影相媲美。許多世界頂級攝影大師,如尤金·史密斯等,至今仍堅持用膠片拍攝,也是有原因的。
參考文獻:
[1]岳優(yōu)蘭,王琛.攝影技術的發(fā)展與展望——從傳統(tǒng)攝影到數字攝影[J].焦作大學學報,2009,(01):33-34.
[2]傅平.創(chuàng)建傳統(tǒng)攝影與數碼攝影相結合的攝影實驗室[J].實驗室研究與探索,2010,(03):92.
[3]耿洪杰.PHOTOSHOP創(chuàng)意攝影后期調色經典案例之25光影重塑成就車展魅力[J].照相機,2016,(02):285.
[4]李煥軍,冷靜.探析數碼攝影成為時代主流攝影技術的原因[J].數字與縮微影像,2010,(04).
[5]朱曉麗,吳中福,李穎.基于MATLAB實現石刻浮雕圖像“數字拓片”技術的研究[J].計算機科學,2009,(02).
[6]楊凱,江泓,談旭東,吳捷,汪洋,岳建國.雙能量減影標準胸片和軟組織像及MSCT對肺轉移癌檢出率的比較[J].中國醫(yī)學計算機成像雜志,2005,(02).
(責任編輯:張希宇)
[中圖分類號]TB8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7416(2016)03—0112—03
收稿日期:2016-04-25
作者簡介:李燕(1976-),女,山東濟南人,大學學歷,山東傳媒職業(yè)學院講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