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檢察院不起訴決定的救濟機制為中心"/>

亚洲免费av电影一区二区三区,日韩爱爱视频,51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91视频爱爱,日韩欧美在线播放视频,中文字幕少妇AV,亚洲电影中文字幕,久久久久亚洲av成人网址,久久综合视频网站,国产在线不卡免费播放

        ?

        犯罪被害人權利保障的困境與出路
        ——以檢察院不起訴決定的救濟機制為中心

        2016-07-21 07:50:44任建苗
        山東工會論壇 2016年3期

        任建苗

        (山東大學 法學院,山東 濟南 250100)

        ?

        犯罪被害人權利保障的困境與出路
        ——以檢察院不起訴決定的救濟機制為中心

        任建苗

        (山東大學 法學院,山東 濟南 250100)

        [摘要]長期以來,我國犯罪被害人參與訴訟的地位和功能并沒有受到重視。被害人在檢察官的代位追訴和程序擠壓之下,實際上淪為了被遺忘的角落。雖然刑事訴訟法賦予了被害人自訴權及針對檢察院不起訴的救濟機制,但由于立法沖突、“公訴轉自訴”證據門檻高及法院與檢察院的制約力不高等原因,面對檢察院不合理的不起訴決定,被害人的權利仍無法得到有效保障。因此,強化被害人起訴權范圍,對檢察院不起訴決定建立事前與事后救濟并行機制,并完善檢察機關內部的相關立法,應當是保障犯罪被害人權利的可行之策。

        [關鍵詞]犯罪被害人;權利保障;不起訴;自訴

        一、引言:被遺忘的被害人權利

        我國的刑事訴訟以公訴為主,自訴為補充。公訴是由檢察院代表國家和人民向法院起訴,追究被告人刑事責任。自訴是由犯罪被害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親屬等以個人名義向法院起訴,要求追究被告人刑事責任,旨在維護自身合法權益的訴訟活動。1996年修訂后的刑事訴訟法首次對被害人自訴的范圍進行了大幅擴張,賦予被害人對其認為應當追訴而未被追訴的案件以自訴權,形成了自訴對公訴的監(jiān)督制約機制。

        雖然刑事訴訟法規(guī)定了檢察院決定不起訴的條件,但由于判斷標準不明確,實踐中甚至出現了檢察院對是否起訴掌握絕對決定權的亂象。一旦案件被決定不起訴,不論其決定的原因是否合法,理由是否充分,被害人只能走上遙遙無期的申訴道路。對于犯罪被害人而言,起訴權是至關重要的訴訟權利,不僅關系到被害人受到的不法傷害能否得到法律救濟,而且關系到公平正義能否在社會上得到伸張和實現。盡管刑事訴訟制度的初衷是為了保護被害人的利益,但法律設計和司法實務卻使人產生刑事訴訟制度是為了保護犯罪人的權利而建立的錯覺,被害人的權利反而成了被遺忘的角落。

        二、被害人行使起訴權的現實困境

        刑事訴訟的終極目的,是通過嚴密謹慎的程序來保證國家追訴犯罪的活動依法有序進行,防止公權力超越界限行使,從而使公民個體的人權得到保護。[1]然而在實踐中,被害人的權利并沒有得到有效的保障,使得法律成為“空頭支票”而形同虛設。

        我國刑事訴訟法第2條規(guī)定,“以尊重和保障人權,保護公民的人身權利、財產權利、民主權利和其他權利為原則”。關于犯罪被害人的自訴權,第204條規(guī)定了以下三種情況:(1)告訴才處理的案件;(2)被害人有證據證明的輕微刑事案件;(3)被害人有證據證明被告人侵犯自己人身、財產權利,而公安機關或者人民檢察院不予追究被告人刑事責任的案件。關于檢察院做出不起訴決定時的法律救濟,刑事訴訟法第176條進一步規(guī)定,對于有被害人的案件,決定不起訴的,人民檢察院應當將《不起訴決定書》送達被害人。被害人如果不服,可以自收到決定書后七日以內向上一級人民檢察院申訴,請求提起公訴。人民檢察院應當將復查決定告知被害人。對人民檢察院維持不起訴決定的,被害人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訴。被害人也可以不經申訴,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訴。人民法院受理案件后,人民檢察院應當將有關案件材料移送人民法院。

        (一)公訴轉自訴的立法沖突

        依上文所述,我國刑事訴訟法關于公訴轉自訴有兩條規(guī)定,分別為第176條和第204條。這兩條規(guī)定的相同點是以被害人對檢察機關的不起訴決定不服為前提,不同之處為第204條第3款對被害人起訴的范圍作了限定,即只能針對侵犯其人身、財產權利的犯罪。因此,當被害人針對侵犯人身、財產權利犯罪以外的其他犯罪提起自訴時,人民法院既可依據第176條予以受理,也可依據第204條而不受理。有學者認為可以將其當作個別條款和一般條款加以適用,也有學者認為對國家放棄公訴權的一切公訴案件,被害人都可以行使救濟權,不論案件如何都可以列入公訴轉自訴的范疇[2]。此立法沖突在1996年的刑事訴訟法中就已存在,分別為第145條和第170條第3款,但在新修訂的刑事訴訟法中依然沒有得到修改,可謂一大遺憾。

        (二)“公訴轉自訴”的證據門檻高

        第204條第3款有關“公訴轉自訴”規(guī)定,被害人有證據證明被告人侵犯自己人身、財產權利的行為應當追究刑事責任,而公安機關或者人民檢察院不予追究被告人刑事責任的案件可以轉為自訴。然而在實踐中,由于被害人大多為各行各業(yè)的普通人,沒有收集證據的專業(yè)技術,更沒有相應的調查取證權,因此無法達到公訴轉自訴的前提條件——“有證據證明”。我國有學者專門對自訴人舉證困難做過實證分析,①本文以《刑事自訴制度研究——基于文本與實證的雙重分析》一書中,2007-2011年四川省A縣法院受理的全部35件案件與陜西省B縣法院受理的全部18件案件為例,對其中自訴人提交的證據材料進行分析整理形成的兩個表格做簡要分析:

        12 7 2 1-2 5 3 4 4 9 5.06 6 8四川省A縣 山西省B縣1 1-2 0 0 35 5.71 2.86 100 4 6提交證據的數量(件)自訴案件數量(件)占全部自訴案件的比例提交證據的數量(件)自訴案件數量(件)占全部自訴案件的比例11.43 25.71 5 7 3 1 0 0 6 2 22.86 5.22 11 7 1 18 31.43 13合計平均11.11 5.56 33.33 38.89 5.56 5.56 100 1合計平均

        由上表可知,A、B縣自訴人提供證據的數量比例大多分布在4-6件左右,其中A縣提供最少和最多的證據數量分別為3件和12件,B縣為3件和13件,平均每起案件中自訴人提交的證據分別只有5.06和5.22件。而與此形成鮮明對比的是無論A縣還是B縣的公訴案件中,公訴人提交的證據至少為10余件,而證據最多的1起為56件。雖然僅僅一組數據并不能以偏概全,但該材料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法律對自訴人證據要求過高而自訴人取證困難的現狀。

        (三)人民法院對人民檢察院不起訴的制約力度不高

        人民法院對人民檢察院不起訴的制約主要表現在被害人對不起訴提出自訴后對案件的審查。但由于被害人專業(yè)技能手段的缺乏或者文化水平不高等原因,被害人往往因無法取得有力的證據而導致狀告無門。刑事被害人無法成功將公訴轉為自訴,也就意味著人民法院無法對人民檢察院的不起訴決定進行有效的制約。其次,被害人要提起自訴,需要符合法定的條件,如持有檢察機關送達的《不起訴決定書》。然而實踐中,尤其是偏遠或經濟文化落后的地區(qū),司法工作人員的職業(yè)素質不高,很多程序并不按照正當程序辦理。且由于法律并沒有明文規(guī)定檢察機關人員違反職責的法律后果,因而導致被告人可能連《不起訴決定書》都無法得到。被害人提起自訴需要同時符合實質要件和程序要件,欠缺任何一個條件都是無法實現自訴權的。

        (四)人民檢察院內部缺乏有效的制約

        根據刑事訴訟法的規(guī)定,被害人如果不服人民檢察院的不起訴決定,可以自收到決定書后七日以內向上一級人民檢察院申訴,請求提起公訴。上一級人民檢察院對不起訴決定有權撤銷,但必須是該不起訴決定“確有錯誤”。法律賦予上級檢察院很大的自主裁量權,使其對于被害人不服不起訴決定的申訴享有審查的權力,目的在于讓上級人民檢察院監(jiān)督下級人民檢察院,以維護被害人的合法利益。但怎樣是“確有錯誤”,“錯誤”達到什么程度便可以撤銷,法律并沒有加以規(guī)定;在法律適用過程中,極易出現檢察人員濫用職權、違紀違法的現象。且在自偵案件中,對案件的偵查責任源于檢察機關本身。檢察機關做出不起訴決定之后,沒有來自于其它機關和被害人的不起訴制約機制,所以制約途徑主要是通過復議復核等進行,此種機關內部互相制約的機制明顯存在不合理,難以確保有效的制約。根據《人民檢察院刑事訴訟規(guī)則》第289條規(guī)定,法定不起訴由檢察長決定外,酌定不起訴和證據不足不起訴均由檢察委員會討論決定。然而實踐中,檢察委員會的組成人員往往是由于政治待遇安排而非專業(yè)人士,且會議規(guī)則不夠民主,討論流于形式,無法切實有效地發(fā)揮對不訴裁量權的監(jiān)督制約。

        三、國外相關制度借鑒

        在歐美,檢察機關或附設于行政部門內(如德國),或附設于法院系統(tǒng)內(如法國),或與行政機構合署(如美國)。而中國則受前蘇聯(lián)的影響,采取審、檢并立且直接向人民代表大會負責的體制。[3]因此,鑒于國內外不同的司法體制,雖然不可照抄照搬,但其司法審查模式仍具有一定的借鑒意義。

        德國在賦予檢察機關不起訴決定權的同時,為被害人、法院、州司法部以及監(jiān)察系統(tǒng)內部設置了相應的制約權。如檢察院不支持提起公訴或者偵查終結后停止程序的決定必須通知被告人和告訴人。被告人對該決定不能上訴,如果告訴人是被害人,則有權申請復議。總檢察長復議后如果同意地方檢察官的決定,則告訴人有權向州上訴法院提出上訴。如果州上訴法院在提審被告人之后,認為被害人的申請成立,就對檢察官發(fā)布強制令,要求他對被告人提出指控。然后檢察官有責任提起公訴,告訴人可以作為輔助檢察官參加案件,[4]此所謂強制起訴程序。

        在法國,對檢察院不進行追訴的限制來自于“紀律層面上的義務”,即共和國檢察官的上級首長有權要求其發(fā)動公訴。來自于“自動效力的法律義務”,即受到損害的當事人向刑事法院提起民事訴訟可以使檢察官本不想發(fā)動的公訴自動發(fā)動時,刑事法院也因此受理案件。還有上訴法院預審庭,可以就檢察院在立案偵查意見書中并未指出的主要犯罪事實或者與之關聯(lián)的事實,命令對受到控告的人進行追訴,或者命令對尚未受到檢察的人提起追訴。[5]如果在特定的案件中,共和國檢察官將某些人或某些事實排除在已經提起的追訴之外,上訴法院起訴審查庭可以命令,甚至可以依職權命令,對已經移送其審查的所有人的案卷的各項事由進行偵查。

        日本的檢察體系雖然從裁判所體系處理出來,但仍屬于司法行政體系的一部分。為了避免檢察官濫用不起訴權力,制約檢察官權力的外部機制和內部機制,檢察審查會制度和準起訴制度應運而生。外部機制是指上級檢察機關根據不起訴裁定書對檢察官的不起訴進行裁決的制度,內部機制包括檢查審查會和準起訴制度。檢查審查會的主要職責就是審查檢察官不起訴是否適當。修訂后的《日本檢察審查會法》規(guī)定,檢察審查會做出起訴決定后檢察官仍不起訴的,檢察審查會可以再次決定起訴,并由裁判所指定的律師代替檢察官提起公訴。[6]另外的準起訴制度是借鑒德國的強制起訴而建立的。

        四、保障被害人起訴權的路徑

        (一)強化被害人權利保障

        1、統(tǒng)一被害人起訴權范圍

        刑事訴訟法第204條第3款有關被害人“公訴轉自訴”的范圍應當予以擴大,而不僅限于侵犯其人身、財產權利的犯罪。世界上主要國家如德國、奧地利等也都是將一切案件的公訴權行使都置于被害人的監(jiān)督之下,這符合法的基本理念。[7]因為同一部法律中對被害人起訴權的范圍有不同規(guī)定本身就是立法的疏漏,再加之限定只對侵犯人身權、財產權的犯罪才賦予起訴權的規(guī)定本身存在不合理。如果被害人被侵犯的是該范圍之外的其他權利,而檢察機關做出不起訴決定,被害人的權利便無法得到應有的救濟。因此,筆者建議去掉該限定范圍,對被害人的起訴權不加以任何種類的限制。

        2、賦予被害人收集證據的權利

        “公訴轉自訴”的證據門檻高,導致被害人無法越過“有證據證明”這一道坎而被人民法院拒之門外,或是承擔敗訴的風險,權利保障再次陷入不能的境地。在公訴案件中,收集證據的主體為公安機關及人民檢察院,其收集證據的權力有來自法律的支持和保障。然而當案件被公訴機關做出不予追訴決定之后,案件證據材料收集的主體法律并沒有明確規(guī)定。如被害人是否有權利收集證據?被害人的代理人是否也有權利收集證據?沒有哪一群體愿意進入一種長久性和完全性地無權利的程序中,或許所謂的長久性和完全性并不代表這“永遠”,但的確有些群體發(fā)現他們的權利長時間地處在被剝奪的狀態(tài)中而無法保護自己。[8]因此為了保障被害人起訴權,法律應當賦予被害人以及其代理人相應的取證權。每個公民的合法權利都應受到保護,當法律賦予其自訴權并以有證據證明為條件時,便應當賦予其收集證據的權利。否則,這種規(guī)定不是對被害人權利的救濟,而是一種殘忍的限制。

        (二)加強事前監(jiān)督與事后救濟

        1、建立不起訴聽證制度

        刑事訴訟法對被害人不起訴決定的救濟方式為事后救濟,這就導致不起訴制約機制不能及時地發(fā)現和糾正錯誤,更不能在事前對不起訴進行評價。而且不起訴的確立過程是由檢察機關一手完成,高度行政化而缺少民主性,使得民眾對于不起訴結果存在一定質疑,不利于樹立司法權威。事后救濟有其存在的合理性,但事前監(jiān)督也同樣不可忽視?,F在很多地區(qū)已經開始實行不起訴聽證會,以期增加司法的民主性和公正性。檢察院在聽證會上,應組織相關人員通過質詢、辯論、評議等方式,公開聽取各方意見。遵循公開、公平、公正的原則,以透明的形式聽取嫌疑人、辯護人、被害人等各方聽證參加人的意見,以便保障各方的陳訴和申辯的權利。這樣,不僅可以促進被害人合法權利的實現,促進司法的公開與透明,公平與民主,也可以避免不必要的司法資源的浪費。

        2、建立強制起訴制度

        強制起訴制度是德國富有特色的一項制度,在此制度下檢察官不是沒有自由裁量權,只是其裁量權會受到刑事訴訟法的嚴格限制。[9]并且,現日本、韓國及我國臺灣地區(qū)的刑事訴訟法都賦予了被害人申請法院強制起訴的權利。當被害人不服檢察院上級官員的裁定時,可以申請法院裁定。法院認為應當提起公訴時,有權命令檢察院提起公訴。正是法院這一中立的、不偏倚的裁判者的存在,由它行使司法審查,才能切實保障被害人權益免受立法規(guī)定先天缺陷的侵害。[10]并且,此種制度相比于我國被害人“有證據證明”的訴訟條件更易于被害人權利的實現。因其調查收集證據是由法院在檢察機關移交的證據的基礎上,自行開展或再委托他人進行調查,而不需要被害人自行提供證據而大大減輕了其舉證責任。

        (三)完善檢察機關的不起訴制度

        1、完善相關立法

        對于具有抽象性的法律,美國瑟亞·P·辛哈曾說:正義在抽象法律實現的過程中,會出現不正義的結果。因此,不可不加批判地完全依賴于抽象法律以期實現公正。[11]我國刑事訴訟法對何謂“確有錯誤”沒有加以細化,也沒有對違反職責、不向被害人送達不起訴決定書規(guī)定相應法律后果,造成檢察人員行使權力的隨意性較大。因此,本文建議對不起訴案件應當建立一套體系嚴謹、內容具體的復查規(guī)范,嚴格依法對不起訴決定進行有效復查。

        2、將自偵案件納入審查范圍

        在自偵案件中,機關內部互相制約的機制明顯存在不合理,建議將自偵案件也納入不起訴審查的范圍。因為自偵案件社會影響力往往較大,社會的關注度更高,將其納入不起訴審查能夠有助于防止檢察機關自由裁量權濫用的可能,以增強司法公信力和權威性。

        3、完善檢察機關內部的制約機制

        對酌定不起訴和證據不足不起訴有決定權的檢察委員會的組成人員,應當進行專業(yè)知識及素質的培訓與提升,只有在知法、懂法的基礎上,才能正確守法、用法。并對會議規(guī)則的民主性加以提升,反對人云亦云、沒有實際意義的形式主義。

        五、結語

        檢察機關的每一個不起訴決定都事關被害人的切身利益,司法實踐表明,現有的理論基礎已無力應對紛繁復雜的實際案情。因此,為被害人探尋權利保障的出路已刻不容緩,建立檢察機關不起訴決定的救濟機制已勢在必行。保障犯罪被害人的訴訟權利不僅是國家尊重和保障人權的體現,也是實現社會公平正義、促進社會和諧穩(wěn)定的要求。犯罪被害人不僅在人身權、財產權方面會遭受不同程度的損害,心靈也會受到創(chuàng)傷。在檢察院決定不起訴的情況下,如果被害人認為應當追訴,卻得不到法律救濟的途徑,就無法形成對檢察機關起訴權有效的監(jiān)督制約,難以實現懲罰犯罪與保障人權的統(tǒng)一和司法的公平正義。因此,國家應認識到保障犯罪被害人行使訴訟權利的重要性,完善犯罪被害人合法權益的保障和對檢察機關不起訴決定的制約機制,使犯罪被害人有權利將案件訴至公堂,進而維護社會的和諧與安定。

        注釋:

        ①劉峰:“論我國刑事自訴制度的完善——以比較的方法和實證的方法”;唐清華、鄧渝:“開縣法院2002年-2008年刑事自訴案件統(tǒng)計分析”;吳小軍:“刑事自訴案件審理的困境與出路——一個實證角度的分析”.

        參考文獻:

        [1]卞建林.中國刑事司法改革探索[M].北京:中國人民公安大學出版社,2007.58.

        [2][7]甄貞,汪建成.中國刑事訴訟第一審程序改革研究[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7.437.437.

        [3]張千帆.憲法[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2.461.

        [4][德]托馬斯·魏根特.德國刑事訴訟程序[M].岳禮玲、溫小潔譯.北京: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2004.49.

        [5][法]貝爾納·布洛克.法國刑事訴訟法[M].羅結珍譯.北京: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2009.342.

        [6]卞建林,劉玫.外國刑事訴訟法[M].北京;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2008.252.

        [8]JohnHartEly.DemocracyandDistrust—ATheoryof Judicial Review[M].New York,London,England:Harvard UniversityPress,2001.84.

        [9]JoachimHerrmann.TheRuleofCompulsoryProsecutionandtheScopeofProsecutorialDiscretioninGermany [M].41U.CHI.L.REV.1974.468.

        [10]周偉,萬毅.刑事被告人、被害人權利保障研究[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9.249.

        [11]Surya Prakash Sinha.Jurisprudence:Legal Philosophy[M].Beijing:LawPress:2004.126.

        (責任編輯:洪芳)

        [中圖分類號]D925.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7416(2016)03—0076—04

        收稿日期:2016-04-20

        作者簡介:任建苗(1991-),女,內蒙古呼和浩特人,山東大學法學院2014級法律碩士在讀。

        91极品尤物国产在线播放| 国产精品自在拍在线拍| 99热久久精里都是精品6| 人妻精品丝袜一区二区无码AV| 日本精品久久中文字幕| 日本精品视频二区三区| 韩日午夜在线资源一区二区| 正在播放国产多p交换视频| 搡老女人老妇女老熟妇69| 91成人国产九色在线观看| 无码爆乳护士让我爽| 又黄又爽的成人免费视频 | 亚洲精品一区二区三区播放| 大屁股流白浆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精品a免费一区久久电影| 国产精品国语对白露脸在线播放| 女同成片av免费观看|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视频地址 | 中文字幕人妻丝袜乱一区三区| 人妻少妇一区二区三区| 射进去av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98色在线 | 国产| 蜜桃臀无码内射一区二区三区 | 国产精品亚洲一区二区三区| 精品人妻伦九区久久aaa片69| 久久99精品中文字幕在| 水蜜桃视频在线观看入口| 亚洲国产精品久久电影欧美| 少妇高潮喷水正在播放| 日本久久精品在线播放| 国产91清纯白嫩初高中在线观看| 骚小妹影院| 国产精品日日摸夜夜添夜夜添| 无人视频在线播放免费| 欧美人妻少妇精品久久黑人| 日韩成人精品在线| 亚洲综合中文一区二区| 免费国产在线精品一区| 欧美情侣性视频| 中文字幕av人妻一区二区| 日韩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