晏國瓊
【摘要】和諧德育是學校的重點,學校的德育是全校性開展的,遍及校園每個角落,慧及每個學生。幫助學生樹立正確人生觀、價值觀,成才又成人。
【關鍵詞】英語課堂 和諧德育 策略
學生是否成才,德育是關鍵,德育做好是提高學習效率的保證,針對99%的學校都有少數(shù)同學上課睡覺、講話,做與課堂無關事的現(xiàn)象。為改變、規(guī)范學生的行為習慣,根據(jù)筆者近十三年的教育教學經驗,總結了一些英語課堂中構建和諧德育的策略。
一、明確紀律制度提高學生德育
所有學生都有一個特點,害怕原則性強的教師。所謂原則性,其實就是教師上課的課堂紀律制度,英語教師在上課之前首先規(guī)定課堂紀律制度,上課必須認真聽講,認真做好課堂筆記等,另外教師每堂課所上知識點應留足夠的時間給學生操練并掌握。比如記憶英語單詞,規(guī)定5分鐘記住5個英語單詞并用這些詞造句,五分鐘之后教師應進行檢查,讓學生有明確的具體易完成且有效的任務,而不是只布置不檢查,這樣產生的教學效果欠佳。
只明確規(guī)章制度,鑄就和諧德育還不夠,還應有一些能激發(fā)學生靈感和產生共鳴的方法。
二、幫助學生樹立明確的目標提高學生德育
1.選擇適合自己的目標。英語這一學科的特殊性,決定了英語的目標比其他任何學科的目標都要定小一些。比如每學期完成兩冊初中英語單詞和兩冊高中課本,每天只需讀一篇文章,并做好第二天所上課的預習就行了。預習過程中找出不懂的問題,并勾畫出五個重點生詞和五個重點短語。
2.持之以恒。
3.經常反省自己為實現(xiàn)目標所做的事是否正確,是否有需要改進的方面。
4.分段實現(xiàn)小目標,其實目標的實現(xiàn)是有方法的,很多人剛開始都樹立了遠大目標,最后都是因為無法實現(xiàn)而以失敗告終。比如跑步,如果要一口氣跑完2500米,那很困難,如果我們把每一圈定位為500米,那么自己心里默默數(shù)圈,跑完第一圈,跑第二圈、第三圈、第四圈、第五圈逐一跑完,跑每一圈的時間以自己最大的努力去縮短,這樣跑完5圈后所用的時間一定會有所縮短。培養(yǎng)學生的德育也是一個道理,不能一開始就想著把學生培養(yǎng)成多么強大的偉人。在平時的英語教育中適當教會學生學會健體、學會做人、學會求知,這樣的教育教學效果會更好些。學會健體甚至比學會求知重要,因為人如果沒有健康的身體,一切的活動都顯得無意義。人如果具有1000000(一百萬),1就相當于人健康的身體,如果沒有1,后面的0無論它是多少位都顯得沒有意義。教學生學會做人,就是一種德育。如果培養(yǎng)出來的學生連基本的做人都不會,還指望他會愛自己的父母嗎?不愛父母的人,又指望他會愛別人嗎?只有學會了健體、學會了做人、學會了求知,才能發(fā)展成一個健康的、健全的社會人,才能敢于承擔社會責任,家庭責任和國家責任。
5.排除一切干擾實現(xiàn)目標。在平時的英語教學中,不能只是講英語專業(yè)知識,應在適當?shù)臅r候穿插一些實現(xiàn)自己人生目標的方法。比如:學生就應該關掉手機、關掉QQ、關掉微博,排除一切干擾,哪怕是每學期進步一點點教師都應鼓勵和肯定學生。
三、強化學生的英語口語和聽力提高學生德育
當今社會交流是非常重要的,既然學生學習英語,就應該用英語交流,不能只是學習“啞巴”英語,因此教師在教授英語時應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聽說能力,讓學生找到自信,找到成就感,找到生命的價值,提高生存能力。一旦學生真正意識到英語的重要性,體會到英語的幸福感,就會努力學習,也就沒有時間去做有損個人形象的壞事,慢慢就養(yǎng)成了好的習慣,學生的德育也會得到提高。
四、英語課堂中注入“三生教育”提高學生德育
“三生教育”是指生命教育、生存教育和生活教育。為何要引入“三生教育”呢? 因為“三生教育”把人真正引向生命領域,引向生活未來,是真理教育、能力教育、自由教育、尊嚴教育。它使受教育者知生理,調心理,曉事理,明倫理,懂哲理。
以外研版高中英語必修1為例,必修1中的模塊3 My First Ride on a train(我的第一次火車旅行),講到這一課時,教師可以適當擴展學生旅行時應帶水瓶、干糧等生活必需品,掌握遇到緊急情況如突發(fā)心臟病的急救方法等,教會學生一種生存的能力。
講到必修1模塊5 A Simple scientific Experiment (一次簡單的科學實驗)時,就可以講解一些生命教育的知識,讓學生懂得珍惜自己的生命,珍惜他人的生命,珍惜大自然中每個生命體的生命,哪怕是一只螞蟻和一棵小樹,他們都是有生命的。讓學生明白生命的形成是來之不易的。以人為例,從最初的受精卵始到形成人,要經歷很多復雜的過程,而這個過程要經歷至少270天才能完成,早產嬰兒違背自然規(guī)律,七個月就與媽媽見面,那么這個小孩的身體素質會受到不同程度的影響。通過這些知識點的引入,讓學生明白遇到困難要迎難而上,不能遇到一點挫折就悲傷泄氣,心理承受力差一些的還尋死覓活;讓學生明白遇到困難,自己不能獨立解決,可以團結集體的力量共同解決,因為從古至今,即使是很簡單的事也脫離不了集體。
通過以上方法在英語課堂中貫穿合理的德育,讓學生感受到和諧德育的美,感受到學習英語的美,感受到教育的美,感受到良好師生關系的美,感受到興義市第二高級中學的美,感受到二中人的美。
參考文獻:
[1]陳琳.高中英語第一冊必修1[M].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06.7(2012.7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