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淑娟(河北省青龍滿族自治縣肖營子總校肖營子初級中學,河北 青龍 066500)
?
關于初中語文以讀促寫、讀寫結(jié)合教學模式的思考與實踐
王淑娟
(河北省青龍滿族自治縣肖營子總校肖營子初級中學,河北青龍066500)
摘要:閱讀和寫作是語文教學的兩大重點,提高學生的讀寫能力更是語文教學的主要任務。葉圣陶先生指出:“閱讀是吸收,寫作是傾吐,傾吐能否合于法度,顯然是與吸收有密切的關系。”這說明閱讀和寫作是一貫的。在初中語文教學中,教師應想方設法將“讀”和“寫”融為一體,以讀促寫、讀寫結(jié)合,切實提高學生的讀寫能力,最終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
關鍵詞:初中語文;以讀促寫;讀寫結(jié)合
“讀”指的是閱讀教學中語言文字的積累過程,包括理解和積累字、詞、句,讀懂課文內(nèi)容,理解文章所表達的思想感情。“寫”是指知識的運用,是“讀”的延續(xù)、延伸和發(fā)展。具體是指在理解語言文字的基礎上進行寫作訓練,包括遣詞造句、連句成段、連段成篇,把積累的知識運用到作文中去。葉圣陶先生指出:“讀寫是兩種能力、兩種活動,相輔相成。”讀寫結(jié)合,在初中語文教學中,談起來是個人人都重視的老問題。但從目前教學實際看,不僅措施不力,而且認識上也是有偏頗的。其實,初中語文課本所選的文章都是一些很好的范文,甚至有一些經(jīng)典文章,在思想教育、題材選取、體裁安排、布局謀篇、遣詞造句等方面,無不匠心獨運,是學生模仿習作的典范。教學中我進行了語文讀寫結(jié)合的嘗試,極大地提高了學生的書面語言表達能力。
蘇霍姆林斯基曾經(jīng)說過:“閱讀用形象的話來說,既是思考的大船,借以航行,也是鼓帆,也是帆前進的風,沒有閱讀就沒有帆,也就是沒有風?!遍喿x人家的文章要“讀”;寫作的基礎又在哪,還是離不開一個“讀”。目前語文課堂教學,生怕學生細讀課文“耽誤”時間,收獲不大,而把讀放在遺忘之角落,此乃語文教學之大忌。
語文新課程標準指出閱讀是語文課堂教學中最重要的訓練活動。通過各種形式的讀,增加語感,發(fā)展語言,幫助理解課文。置學生于讀書的語言環(huán)境中,無論是朗讀或背誦或默寫,都在于學生對語言的積累,特別是文質(zhì)皆美的文章,更應熟背于心,對于豐富詞匯、語言、拓展思路都是必要的手段。
大家都清楚,講解是死的,如同進行解剖;朗讀是活的,如同賦予作品生命;講解只能使人知道,朗讀更能使人感受。學生讀的少或不會讀,對課文的理解是膚淺的。原因是教師以“滿堂問”代替了“滿堂灌”,忽視了對學生讀書的指導和語言訓練。課堂上教師提出問題瑣碎沒有思考價值,學生回答教師提出的問題,基本上是以念代答,學生思維、理解能力得不到訓練和提高。聽課就像押寶、猜謎,對教師的口徑。這種“教師設框,學生猜謎,優(yōu)生代答,學生集體表態(tài)”的肢解式的“分析法”,把一篇文章——一個有血有肉的藝術整體,肢解為沒血肉的支離破碎的“骨頭”。把課堂上學生應該讀的時間均占用了,學生也無從讀起,更談不上去深刻感受。像現(xiàn)在學生“作文難”除因缺少體驗生活因素外,讀書少,缺少語言文字的感應力和語言累積,也是一個不容忽視的原因。
因此,語文課堂教學必須抓住“讀”這個根本,變繁瑣的分析為扎扎實實的讀書指導,把讀貫穿于整個教學之中,使學生在多讀、巧讀中掌握語言文字,探知課文的篇章結(jié)構(gòu)、寫作線索,理解課文的中心和重點,體味文章的思想感情,品味文章的藝術魅力,感悟文章的藝術境界,從而提高語文課堂教學效率。
讀與寫的結(jié)合,要有機結(jié)合,切不可分割開來。讀是寫的基礎,而寫則是為了更好地理解課文內(nèi)容,領悟表達方法。閱讀過程思維的形成和發(fā)展,是閱讀能力、質(zhì)量的重要標志,其根本有賴于語言環(huán)境的熏陶和正確指導下的多讀。
“多讀乃借人之功夫”,這里的“功夫”,主要是指別人的寫作方法,寫作經(jīng)驗。魯迅先生指出“不要相信小說做法之類的書”。教師也絕不能只憑向?qū)W生講一些理論性的道理,程式化的套路,就能教會學生寫作。初學寫作者模仿性很強,熟讀名篇范文,往往會從寫法上加以效仿。讀多了,寫多了,效仿的次數(shù)就多了,慢慢會掌握寫作規(guī)律。久之,把他們?nèi)跁炌?,就會成為自己的方法?/p>
既然人們學寫文章的直接方法一般是從書本上模仿文章的寫作。那么,可以說,一篇范文比十條寫作方法對人的啟發(fā)更大。古人寫文章的主要經(jīng)驗之一也是模仿。劉勰在《文心雕龍·物色》中說:“莫不因方以借巧,即勢以會奇,善于適要則雖舊彌新矣?!闭f的就是寫作要經(jīng)過模仿階段,雖模仿但不抄襲,在模仿中不斷創(chuàng)新,“青出于藍而勝于藍”。寫一篇文章如此,掌握某種文章體裁,某種文章式樣也是如此,因為“體裁”也好,“樣式”也好,都各有特點,各有傳統(tǒng)?!胺膊偾髸月暎^千劍而后識器”。郭沫若在談到讀書時,也曾借用俗語說:“《文選》爛,秀才半。”都明確中肯揭示了讀對寫在遣詞造句,立意謀篇等方面潛移默化的作用。
不會讀書或讀書少的學生,寫文章首先遇到的就是語言文字的困難,或是詞匯貧乏,或是詞不達意。多讀書,勤思考,還應注意累積吸收前人的語言,在用語言時認真提煉加工。另外,學生寫作能力高低的重要標志,就是能否熟練地運用書面語言。剖析學生寫作的思維過程不難發(fā)現(xiàn),學生運用書面語言這一環(huán)節(jié)缺乏在教師指導下的專門訓練,許多情況下有這樣的認識:學生的寫作水平,即書面語言水平是教師改出來的,批改是最及時、最有效的訓練。與口語相比,書面語言主要特征是講究語句銜接、組合的邏輯性。抓住這個主要特征,強化指導下的閱讀、理解、訓練和批改,才能實現(xiàn)讀寫的有機結(jié)合。
總之,讀寫結(jié)合是語文學習的重要方式,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該結(jié)合自己的語文課堂深入思考,用心琢磨,爭取讓“讀寫”的結(jié)合達到最高境界。語文課閱讀必須與作文教學緊密結(jié)合,讀時想著寫,寫時想著讀,課堂教學必須以寫作為目的,從閱讀入手,把課堂上閱讀的內(nèi)容運用到平時寫作實踐中去,鞏固閱讀中學到的知識,又能訓練學生的寫作能力,使他們學有所得,學以致用,逐步提高學生的閱讀和寫作能力,以適應社會的需求。
參考文獻:
[1]袁潔.初中語文課前自主學習的實踐研究[D].蘇州大學,2011.
[2]王璇.促進初中語文課外經(jīng)典“悅讀”的策略研究[D].魯東大學,2013.
[責任編輯田彩霞]
Thinking and Practice in Junior High School Chinese Teaching Mode of Reading-Enhancing-Writing,Reading-while-Writing
WANG Shu-juan
(Xiaoyingzi Middle School,Manchu Autonomous County,Qinglong Hebei,066500,China)
Abstract:Reading and writing are the two major focus of the Chinese teaching.And the main task in Chinese teaching is to improve students' ability of reading and writing. Mr. Ye Shengtao once said:“reading is to absorb,writing is to pour our,whether pouring out could be combined in the testimonies,it apparently has a close relationship with absorption.”This suggests that reading and writing are consistent. In the junior high school Chinese teaching,teachers should try to combine“reading”and“writing”in an organic whole,to promote reading-enhancing-writing,reading-while-writing,and to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students' ability to read and write,and ultimately improve the students' Chinese accomplishment.
Key words:junior high school Chinese;reading-enhancing-writing;reading-while-writing
中圖分類號:G6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132(2016)18-0168-45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6.18.0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