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靜
(內江市青少年宮 四川內江 641000)
試論中國古典舞的身法韻律
肖靜
(內江市青少年宮 四川內江 641000)
“中國古典舞”是中華民族文化的結晶,在中國舞蹈史上占有及其重要的地位,可以堪稱為中國舞蹈的代表舞種,其獨特的表現(xiàn)形式和韻味是中華民族精神氣質的完美表現(xiàn),中國古典舞神韻融合了中華舞蹈文化神韻的精華,在中國古典舞蹈史上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在中國古典舞發(fā)展過程中的同時,北京舞蹈學院中國古典舞系研發(fā)出了身韻這一門獨立的課程,正是有了身韻的出現(xiàn),給中國古典舞身韻的當代建構帶來了兩個實質性的突破,也就是中國古典舞身韻當中的“形”和“神”,這才讓中國古典舞慢慢的成長起來,成為體現(xiàn)中國古典舞精神和肢體所追尋的核心。
身法韻律;古典舞;作用;重要
“中國古典舞”是中華民族文化的結晶,在中國舞蹈史上占有及其重要的地位,可以堪稱為中國舞蹈的代表舞種,其獨特的表現(xiàn)形式和韻味是中華民族精神氣質的完美表現(xiàn),中國古典舞神韻融合了中華舞蹈文化神韻的精華,在中國古典舞蹈史上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在中國古典舞發(fā)展過程中的同時,北京舞蹈學院中國古典舞系研發(fā)出了身韻這一門獨立的課程,正是有了身韻的出現(xiàn),給中國古典舞身韻的當代建構帶來了兩個實質性的突破,也就是中國古典舞身韻當中的“形”和“神”,這才讓中國古典舞慢慢的成長起來,成為體現(xiàn)中國古典舞精神和肢體所追尋的核心。
舞蹈表演不僅僅重視的是舞姿造型,動作規(guī)格這一類的,更重要的我認為還是中國古典舞身韻中的韻律和神貌,神韻作為一個概念和訓練要素,它及其富有中國傳統(tǒng)審美形態(tài)的精華,人們常說中國古典舞研究的是身法韻律,可以說身法韻律里面最重要的就是形和神,這兩個重要的部分而構成的。所謂“形”,就是指形體外部的動作,它表現(xiàn)為形形色色的體態(tài),多姿多彩的動作以及各個動作之間的連接,凡是能夠看得見的形態(tài)及過程均可以稱為“形”。它是一切形象藝術最基本的特征,也是古典舞舞魅的依附,更是古典舞美的傳達媒介。所謂的“神”,指的是內涵、神采、韻律及氣質,任何藝術如果沒有神韻,就沒有靈魂之說,在中國的文藝評論中,神韻占據非常重要的位置,不管是談詩、論畫,還是品評音樂及書法都離不開神韻二字,在古典舞中亦是如此,神韻是可以認識的,也可以感覺的。
在中國古典舞里面,形和神是非常重要的。因為有了形和神,接下來才有了古典舞獨特魅力的所在,使之在舞蹈領域里占有重要地位。身韻的出現(xiàn)做為一項重要的中國古典舞教學成果,使中國古典舞的訓練走向自身形式的規(guī)范化、舞種化。它不僅是完整的訓練體系,而且是訓練與創(chuàng)作、表演相互統(tǒng)一的舞蹈形態(tài)審美特征。就目前的教學而言,對古典舞神韻的作用與價值的認識,應該說在觀念上仍然處在模糊的狀態(tài),在教學中還沒能擺正它的位置,更沒有在教學的每一個過程、每一個細節(jié)中將“身韻”的教學滲透到基訓課的內容中,真正的將其作為古典舞的“核”來予以正確對待。“身韻”成為體現(xiàn)中國古典舞精神和肢體所追尋的核心。身韻教學的最終目的不是為身韻而身韻,它的目的是要將身韻溶化在古典舞的一切舞姿和技術技巧中,這一點集中表現(xiàn)在對節(jié)奏處理和舞蹈動作的連接上,以及點線處理,舞蹈動勢的渲染和表演者內在修養(yǎng)等諸方面。是舞者外部的技法范疇與表演的內涵的有機結合。它源于對中國戲曲舞蹈和武術中蘊含的中國傳統(tǒng)審美精神的提煉與創(chuàng)造,表現(xiàn)著中國傳統(tǒng)美學中“道”、“氣”、“意”、“神”的精神并以形象化的肢體語言進行展現(xiàn)。擰傾圓曲、剛柔相濟、動靜交錯、氣韻生動。“身韻”的出現(xiàn),讓我們看到了中國古典舞的當代建構實質性的突破:在舞蹈教學中,使中國古典舞從外部形態(tài)的認識切入內在神韻的認識,古典舞的審美風尚和藝術規(guī)范得到具有歷史深度的確立,甚至可以說,“身韻”教學法的確立,使中國從此有了自己的“國舞”。
中國古典舞的訓練走向自身形式的舞種化、規(guī)范化。它不單是一個完整的訓練體系,還是具有訓練與表演及創(chuàng)作相互統(tǒng)一的舞蹈形態(tài)特征。在對其基本功的訓練過程中,可以適當融入身法韻律等內容。依據不同年級特征,在課堂教學過程中,由淺入深地將身韻訓練貫穿到教學中。在對低年級的教學過程中,可以將基訓課與身韻課分開,在針對低年級身韻的訓練過程中,可以運用一些簡單的坐地呼吸方法來配合提沉等單元素加以訓練,例如,開始會先接觸到提沉,沖,靠,含,腆,移等基本元素。更為重要的是,教師應在學生中突出古典舞“無韻則神死,少律風格無”的原則,使得身韻能夠在低年級學生頭腦中牢固扎根。這樣一來,不僅使得訓練的目的性得以突出,也明顯提升了學生自然形態(tài)的基本能力。在實際教學過程中,隨著年級的提高,教師可以逐步將身韻融入在基本功課堂教學中,并將身韻有機揉進每個環(huán)節(jié),例如上扶把練習,尤其是在做單腿蹲及腰組合時,更需要加強呼吸韻律的配合。因為它們不但能夠將身韻和基訓融合在一起,還加大了擰、傾、圓、曲的訓練力度,更極愛突出了古典舞的審美特征。最后將高年級基訓課和身韻課要突出和諧統(tǒng)一。可以進一步加大難度,如單元素組合和綜合訓練等,由淺入深地將身韻訓練滲透在整個基訓課中。身韻課與基訓課的結合,有助于學生身體各部位的解放,有助于高難度民族舞技巧的完成;動作松馳流暢,肌肉線條可以拉長,表現(xiàn)力也會明顯增長。運用基訓與身韻的結合訓練,還可增強動作組合的規(guī)律性,加大動作幅度,增大中國古典舞動作的語匯量。
中國古典舞的身反韻律是有著獨特魅力的,比如從中國的戲曲,書法當中,都可以看到它們都遵循“三圓”這個運動軌跡和“動、靜”,“點、線”互含的審美原則,這一點集中體現(xiàn)了古典舞民族性的“形”“神”統(tǒng)一的藝術特征。
(1)以劃圓動律為主干的動作特征:在中國古典舞里面,有很多不同的舞姿路線和步伐的路線,例如,有平圓,立圓,和八字圓這三個最基本,最典型的運動路線。比如說我們的云肩轉腰這個動作,實質上它綜合了提沉,沖靠,含,腆,移的基本動律元素,并其串起來,使腰部橫向水平轉圓的一種運動形式,它是中國古典舞一切平圓動作的基礎,也是古典舞風格性,韻味性集中體現(xiàn)的動作之一。風火輪”在基本功訓練上腰部是一個三百六十度的大環(huán)動,所有擰、傾、圓都在其中,有很強的生命力,再加以繁衍,既有訓練價值,又有實用價值,它的路線就是立圓,在整個動作里面,然而搖臂路線就是八字圓,兩手在運動過程中互相交換著畫圓,在整個動作里面,它不僅練習了繞八字,還練習到了腰部的旋轉。在舞劇《小溪江河大?!防锩?,就用咯很多步伐流動的路線,有直線,斜線,S線還有Z字型的路線,在不同的路線流動中,就給人不同的視覺效果。
(2)以氣息來帶動韻律:提沉所帶動的身體中段和頭部的上下運動是呼吸與外部動作相配合的第一步,再配合以不同的節(jié)奏及身體方位不同變化。可以使其逐漸對呼吸與身體的關系有了體驗和認識,并掌握呼吸與外部形態(tài)相結合的方法,賦予動作以生命力,形成古典舞所特有的神韻。身韻把動作動態(tài)與內涵動作有機的結合起來,并且使身韻元素自身也達到了訓練性、審美性和適用性的統(tǒng)一。舞蹈中的呼吸和生活中的呼吸不一樣,在任何一個舞蹈動作當中,呼吸都起著很重要的作用,它與這些舞姿是相融在一起的?!疤岢痢弊鳛橛柧毜闹匾獌热葚灤冀K,它是將自然氣息藝術化的最簡單、最直接的方法。如果一段舞蹈里面沒有呼吸,那么這個舞蹈看起來就很僵硬,沒有生機,很不自然。因此,在中國古典舞里,身韻的基本元素——“沖,靠,含,腆,移,旁提”——沒有一個是不靠呼吸帶動的。
(3)動作的外形:在古典舞里,每個動作的外形都有它獨特的意義,例如:“燕子穿林”這個動作,它里面的韻律就是擰,傾,圓,曲,有仰,含,旁提等多種身法韻律的元素,從外形看來就好像是一只燕子從樹林里很快的穿過。而這一自然體態(tài)的形成,又受到社會文化,自然環(huán)境等諸多因素的影響。
總的來說,中國古典舞身法韻律是一門非常重要的內容,它是很具有中國古典舞特色的,正是因為有了身法韻律這一內容,這才讓中國古典舞更加的有影有形,色彩斑斕,在劇目《扇舞丹青》里面,舞者只借用了一把延長手臂表現(xiàn)力的折扇,演繹了中華民族書法藝術的神韻之美,動態(tài)地展現(xiàn)了“紙上的舞蹈”,可謂文治“舞”功。舞者在扇子的運用路線上運用的行云流水,迂回婉轉,閃轉騰挪,剛柔相濟,頓時的噶然停住等等這一系列的身韻動律。在氣息的運用上用了抑揚頓挫,快吸慢吐,快吐慢收。這就需要舞者具備相當扎實的身韻功底,在整個劇目當中,人與自然渾然一體中達到含蓄蘊籍,言有盡而意無窮的藝術境界,營造出了一個恬靜,雅致,高遠的意境。所以中國古典舞身法韻律是非常之重要的。這充分說明身法韻律的貫穿可以使舞蹈作品更具有審美價值和藝術價值。
[1]唐滿城,金浩,著.中國古典舞身韻教學法[M].上海音樂出版社,2004.
J722.4
A
1004-7344(2016)36-0031-02
2016-12-10
肖靜(1987-),女,漢族,四川隆昌人,二級教師,本科,主要從事舞蹈教學、指導方面的工作。